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鬱建偉

鎖定
鬱建偉 [3]  ,1974年生於江蘇淮陰。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獲藝術碩士學位。淮安市圖書館館長、一級美術師。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 [1] 淮安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江蘇省第五期“333工程”培養對象、淮安市第二期“533英才工程”拔尖人才、淮安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專家。《鬱建偉書法論文集》由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多次參加全國書法專業展覽並獲獎,曾在江蘇省現代美術館舉辦個人書法展覽。
中文名
鬱建偉
外文名
Yu Jianwei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中國江蘇淮陰
出生日期
1974年6月2日
畢業院校
南京藝術學院
職    業
文化工作者
代表作品
《鬱建偉書法論文集》
主要成就
書法作品在全國第四屆楹聯書法展覽中獲獎、入展全國第八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家作品展覽等。
藝術風格
書法

鬱建偉藝術風格

藝術剪影
藝術剪影(11張)
鬱建偉的書法創作以行草書和隸書為主。他的行草書從米芾入手,繼而對王鐸心摹手追,近年來又上溯魏晉,以“二王”為師。形式上擅長創作多屏條巨幅作品和小行草書長卷,章法有度,結構變化欹側,用筆多以中鋒為主,線條剛健古樸,筆勢灑脱峻峭,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動感十足。筆竭而勢不盡,墨枯而氣不斷,放達粗壯處不計工拙,收斂處緊約而不放縱,做到了“縱而能斂”。融合了米芾“八面出鋒”的筆法和王鐸變幻多端的墨法,在前人的筆意基礎上進而在險峻、魄力、變化、韻味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發展和創新。他的隸書則從漢隸入手,多年來堅持練習《乙瑛碑》、《鮮于璜碑》,旁參《禮器碑》、《張遷碑》等碑帖,雄渾蒼勁,古意盎然,用筆平直但不乏形態的變化,方圓兼施,近年又增加了漢代書簡的筆意,字體更加靈動鮮活,妙趣橫生。

鬱建偉藝術履歷

鬱建偉個人展覽

藝術家個人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19
清風與歸——鬱建偉書法展 [2] 
江蘇省現代美術館,中國

鬱建偉羣體展覽

藝術家羣體展覽
年份
展覽名稱及地點
地理區域
2019
“讓藝術走進美好生活”名家作品邀請展(南京第六空間中國文化館)
南京,中國
2018
中國書畫作品香港展(香港長德工業大廈)
香港,中國
2017
“楚風淮韻”書畫展(日本尼崎市美術館)
尼崎,日本
2016
墨明奇妙-淮安書畫院建院三十週年書法家四人聯展(北京798藝術街區青研會美術館)
北京,中國
2015
世界書畫藝術家中韓文化交流暨淮安市美術館書畫家作品展(韓國國會議事堂)
首爾,韓國

鬱建偉獲獎經歷

藝術家獲獎經歷
年份
獎項
地點
2002
全國第四屆楹聯書法大展最高獎
天津,中國
2019
淮安市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淮安,中國

鬱建偉公共收藏

藝術家公共收藏
作品
收藏機構
地點
書法
中國“水立方”國家游泳館收藏
北京,中國
書法
淮安市博物館收藏(2013)
南京,中國
書法
蚌埠市博物館收藏(2018)
蚌埠,中國
書法
江蘇省現代美術館收藏(2019)
南京,中國
書法
泰興市博物館收藏(2019)
泰興,中國

鬱建偉主要作品

藝術家主要作品
作品名
作品圖
作品信息
鬱建偉 行草林則徐詩條幅
鬱建偉  行草林則徐詩條幅 鬱建偉  行草林則徐詩條幅
200cm-60cm / 2019年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版權保護
鬱建偉 行草陸游詩條幅
鬱建偉  行草陸游詩條幅 鬱建偉  行草陸游詩條幅
200cm-60cm / 2019年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版權保護
鬱建偉 行草黃公望詩條幅
鬱建偉 行草黃公望詩條幅 鬱建偉 行草黃公望詩條幅
138cm-34cm / 2020年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版權保護
鬱建偉 行草杜荀鶴詩條幅
鬱建偉 行草杜荀鶴詩條幅 鬱建偉 行草杜荀鶴詩條幅
200cm-60cm / 2019年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版權保護
鬱建偉 行草老子句條幅
鬱建偉 行草老子句條幅 鬱建偉 行草老子句條幅
200cm-60cm / 2019年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版權保護
鬱建偉 行草李商隱詩條幅
鬱建偉 行草李商隱詩條幅 鬱建偉 行草李商隱詩條幅
200cm-60cm / 2019年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版權保護
鬱建偉 隸書毛澤東詞
鬱建偉 隸書毛澤東詞 鬱建偉 隸書毛澤東詞
40-40cm / 2014年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版權保護
鬱建偉 行草小品文徵明詩
鬱建偉 行草小品文徵明詩 鬱建偉 行草小品文徵明詩
30×42 / 2018年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版權保護
鬱建偉 行草許有壬詩小品
鬱建偉 行草許有壬詩小品 鬱建偉 行草許有壬詩小品
25cm-48cm / 2020年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版權保護
鬱建偉 行草論語句小品
鬱建偉 行草論語句小品 鬱建偉 行草論語句小品
37cm-50cm / 2020年
本作品圖片由藝術家本人提供,受版權保護
作品圖集:

鬱建偉出版物

藝術家出版物
出版時間
出版物
出版社
2019年
《鬱建偉書法論文集》
鳳凰文藝出版社
2013年
《淮安市美術館名家系列-鬱建偉卷》
2010年
《鬱建偉書法集》

鬱建偉人物評價

建偉敬畏經典,崇尚經典,主張師古不泥古,對傳統經典要具有一切為我所用的勇氣,要有站在前人肩膀上的膽識。要化古為我,融通古今,才具有創新能力,唯有建立在這樣基礎上的創新,才是有本之創新,才不會誤入“野狐禪”。如今建偉在書法創作上日臻成熟。他諸體兼攻,尤擅作行草書。其行草宗法“二王”以及米芾、董其昌、王鐸諸家,併兼融諸家風格,自成面目。他筆法精到嫺熟,一旦落筆便很快能夠進入創作情境,中鋒側鋒兼施,善於製造節奏,於是在他的筆下,或疾或徐、或縱或收、或張或馳、或長或短、或輕或重、或濃或淡、或枯或潤、或疏或密、或虛或實,在線條的跌宕起伏、搖曳變化之中,墨法的合理變化讓他通篇作品頓時氣韻生動起來。他用筆能在一陣快速的使轉變化之後,又能戛然而止,放得開,收得住。在製造了一連串矛盾後,又閃展騰挪合理規避衝撞,顯示出很強的駕馭能力。
李嘯 /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書法院院長)
鬱建偉筆性極好,筆法精到,啓承轉合,均揮灑自如,盡顯江左風流。他筆下總是那麼輕盈,彷彿四兩撥千斤,輕鬆、跳宕、靈動,富有朝氣,讓人賞心悦目。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那獨有的標識——“飄逸的長線條”,如青春飛揚的長髮,充滿活力。如今的建偉又將古楚的江淮風度融入法書,這種風度包含着凝練、渾圓、柔韌,甚至還有一種勁健。他強化了筆鋒入紙時的力度,鉸轉時的弧度更大,彈性更強,力量更足。因此他現在筆下的線條顯得更加厚實,線質更加勁道。作品中雖然少了一些動感、活潑,但多了一些沉穩與厚重。從輕靈到圓勁,建偉筆下多了一份温度和筋骨。
李嘯 / 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江蘇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江蘇省書法院院長)
鬱建偉是一個肯動腦筋、勤于思考的人。在書法學習上,他痴迷傳統但不拘泥固守傳統,力求在傳統的基礎上有所創新;他敬愛老師,但不簡單地模仿老師,而是學習老師的思想和方法;他崇尚創新,但不怪誕、花哨,力求新有所本、新有所出。他學書以顏書入手得廟堂之氣。後轉學行書,研米數年,略通筆法,遂易二王法帖,以追魏晉瀟散平和之趣。繼涉王覺斯、傅青主,以求雄偉瑰麗之態。兼學漢隸名碑,以增作品樸拙厚重之風。他又喜蘇軾、董其昌小行書,以其完善筆法。他自定書法的追求目標為“大”、“正”、“雅”。何謂“大”?即大氣,力戒小氣,小字也要寫出大氣象。何謂“正”?即氣息要正,雖極盡欹側之變,但要存正氣,力戒“鬼氣”、“邪氣”。何謂“雅”?即要符合傳統的審美規律,加之自己所思所想,以求書卷氣、文雅氣,力避“俗”、“野”、“油”。
胥廣福 / 淮安市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