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鬥魚屬

鎖定
鬥魚屬,Macropodus (Lacépède, 1801),鱸形目絲足鱸科鬥魚亞科的一屬魚類。本屬魚類通稱鬥魚。因喜鬥而得名。
中文名
鬥魚屬
別    名
中國鬥魚屬
拉丁學名
Macropodus (Lacépède, 1801)
二名法
Macropod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硬骨魚綱
亞    綱
輻鰭亞綱
鱸形目
亞    目
攀鱸亞目
鬥魚科
亞    科
鬥魚亞科
鬥魚屬
分佈區域
亞洲東南部

鬥魚屬分類地位

鬥魚屬(Macropodus,paradise fishes)是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硬骨魚綱鱸形目鬥魚科的1屬。該屬魚類通稱鬥魚。
鬥魚屬
鬥魚屬 鬥魚屬

鬥魚屬名稱由來

因喜鬥而得名。

鬥魚屬種屬分佈

鬥魚屬
鬥魚屬(3張)
分佈於亞洲東南部。中國有2種,即叉尾鬥魚,分佈於長江及以南各省;圓尾鬥魚,分佈於遼河到珠江流域。朝鮮亦產。

鬥魚屬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尾柄不明顯。僅前鰓蓋骨無鋸齒;鰓蓋膜癒合,不連於鰓峽;鰓上腔內有瓣狀輔助呼吸器官。背鰭基一般短於臀鰭基,二鰭均有較多鰭棘,前者第三至四鰭條,後者第六至七鰭條延長;腹鰭胸位,第一鰭條延長呈絲狀;尾鰭上下葉均延長。體側有10餘條藍綠色橫帶紋,帶紋之間暗紅;頭側略紅;自吻端經眼至鰓蓋有1褐條紋,其上下在眼後又各有1條;鰓蓋后角有1暗綠色圓斑,邊緣或有黃邊;背鰭與臀鰭灰黑而有紅邊;腹鰭第一鰭條及尾鰭紅色。雌魚體色較暗。

鬥魚屬生活習性

喜棲居於小溪、河溝、池塘、稻田等緩流或靜水中。雄魚好鬥,產卵期集草成巢,雄魚口吐粘液泡沫,雌魚產卵其中,卵浮性,受精卵在泡沫內孵化。雄魚尚有護卵和護幼現象。

鬥魚屬價值

一般作觀賞用。

鬥魚屬下屬物種

鬥魚屬(Macropodus)有以下物種:
  • 越南鬥魚(Macropodus baviensis)
  • 紅鰭鬥魚(Macropodus erythropterus)
  • 香港鬥魚(Macropodus hongkongensis)
  • 條紋鬥魚(Macropodus lineatus):?
  • 睛斑鬥魚(Macropodus ocellatus):又稱圓尾鬥魚
  • 寡鱗鬥魚(Macropodus oligolepis):?
  • 蓋斑鬥魚(Macropodus opercularis):又稱中國叉尾鬥魚。
  • 豐海鬥魚(Macropodus phongnhaensis):?
  • 施氏鬥魚(Macropodus spech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