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鎖定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建築本體興建於1938年(昭和13年),翌年9月16日完工啓用,為第二個「高雄市役所」所在地(初設「高雄市役所」成立於民國13年,位於鼓山區代天宮現址)。
中文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區    域
鹽埕
地    址
高雄市鹽埕區中正四路272號
建造者
高雄市役所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簡介

種類 市定古蹟創建年代 日昭和13-14年(1938-1939)
公告文號 高市府文二字第0930053474號
公告日期 93.10.18
管理單位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是否開放是否收費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歷史沿革

台灣光復後,改為「高雄市政府」仍為市政中心,直到1992年市府搬遷至苓雅區四維三路2號新建之「合署辦公大樓」,舊市府建築始完成階段任務。市府搬遷後,有鑑於舊市府為歷史性建築物,經市府規劃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於1998年10月25日正式開館,並以保存發揚高雄地區歷史文化為工作目標。其建築本體為帝冠式四樓建築物,主要建材為鋼筋混凝土、面磚等,外觀顏色採用所謂國防色系的淺青色,屋瓦則為類似軍用鋼盔的暗綠色。一樓大門設有門廊,是正式的公共建築作法,中間主體建築狀似「高」字,四樓塔樓空間位於建築物最高處,具有良好的瞭望功能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古蹟現狀

市府搬遷後,再經市府規劃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1]  ,並於1998年10月25日正式開館。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建築材料

樓層數為地上四層,建築本體牆身材料為磚牆;屋身則為柱樑與承重牆並用的混合式構造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建築風格

本棟建築採興亞帝冠式建築,在現代建築上迭加日本神社式的屋頂,以強調大和風格。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指定理由

本棟建築為日據時期第二個「高雄市役所」 [2]  。在台灣光復後,改為「高雄市政府」 [3]  ,在高雄市發展歷程上扮演重要角色。造型式樣為興亞帝冠式,強調大和風格,外觀主要裝修材的使用亦凸顯其時代意義及背景,具有高度文化資產價值。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定着土地之範圍

2011.58平方公尺,高雄市鹽埕區鹽埕新段9、13、19、26地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