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

鎖定
我國高血壓患病的人數眾多,平均每5個成年人中至少有1個高血壓患者,而且高血壓對健康危害很大,超過1/3的腦卒中(中風)和冠心病是由高血壓引起的,因此,高血壓給患者造成巨大的疾病痛苦和沉重的經濟負擔。國家之所以提出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項目,是因為管理方法簡便易行,通過指導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和合理使用療效好、副作用小的降壓藥物治療,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血壓水平,控制高血壓病情發展,減少併發症,改善生活質量,減輕家庭與社會的負擔。
社區常住居民中,無論户籍或非户籍,年齡在35歲以上(含35歲)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都可以享受到健康管理服務。
中文名
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
檢查項目
血液、尿液、腎、心功能及眼底等
注意禁項
飲食、飲酒、高鹽,
引發症狀
中風、心臟病和腎功能衰竭等
就診科室
內科,心血管內科
常見病因
遺傳,環境,年齡,肥胖等

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病因

高血壓分原發性高血壓(佔90%-95%)和繼發性高血壓兩種,納入健康管理的是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引起高血壓的原因有很多,有一些是患者自己不能控制的,比如年齡的增長和遺傳因素(父母有高血壓遺傳給子女);但大部分原因和患者本人的生活方式有關,通過努力是可以改變的,比如超重或肥胖、食鹽偏多、缺乏體力活動、大量吸煙、大量飲酒、長期的精神緊張或不良情緒等。

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危害

患了高血壓也許沒什麼症狀,但高血壓是“無聲殺手”,每時每刻都在損害着患者的健康。如果血壓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損傷到大腦,會引起腦卒中(中風)偏癱,造成半身不遂、痴呆等;損傷到心臟,會引起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損傷到眼睛,可引起眼底視網膜病變甚至可能導致失明;損傷到腎,可引起腎功能不全

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早期發現

凡年齡在35歲以上(包括35歲)的居民,原來沒有高血壓或者不知道是否患有高血壓,每年第1次到醫療機構就診時都應主動接受測量血壓,也可以每年在家裏至少測量1次血壓,這樣就能儘早發現高血壓,早期治療。當然,初次測量血壓偏高並不能確診,還應去除引起血壓升高的原因(如失眠、勞累、急性疾病、焦慮等)後,再預約複查。非同日測量3次,血壓都高於正常。可初步診斷為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內容

高血壓患者每年可以享受至少4次的面對面隨訪服務和每年1次較全面的健康體檢。健康體檢內容包括體温、脈搏、血壓、身高、體重、腰圍、皮膚、淺表淋巴結、心臟、肺部、腹部等常規體格檢查,並對視力、聽力和運動功能等進行粗測判斷。

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隨訪服務

(1)測量血壓並評估是否存在危機情況,如果血壓很高,或有危機症狀,或存在不能處理的其他疾病時,需要緊急轉診。
(2)對不需要緊急轉診的患者,要詢問上次隨訪至此次隨訪期間的症狀。
(3)測量心率、體重,判斷是否超重或肥胖。
(4)詢問患者疾病情況以及生活方式,瞭解患者服藥情況。
(5)做針對性健康教育,與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進目標,並告訴患者出現哪些異常時應立即就診。

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患者收益

參加健康管理的高血壓患者可以得到基層醫生主動的、連續的服務。患者會在醫生的指導下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使用降壓藥物,長期將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最大限度地減少高血壓給健康帶來的危害。在管理過程中醫生會及時發現其他健康問題,及時治療。當出現危急症狀或存在不能處理的其他疾病時,醫生會指導患者緊急轉院,為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

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防治目標

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基本目標

提高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

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追加目標

控制高血壓的同時,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其它危險因素。

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根本目標

儘快控制不斷上升的高血壓患病率。
預防和控制高血壓併發症,降低致殘率和死亡率。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機遇與挑戰

國家將高血壓患者管理納入基本公共衞生服務的重要內容之一,為全面推進高血壓防治工作提供了強有力政策和經費保障。
一方面促使那些以前沒有開展或沒有條件開展高血壓防治的地區行動起來,普遍開展高血壓人羣防治工作;另一方面對那些高血壓防治工作已經較為深入的地區提供了進一步發展的空間。
要切實做好高血壓防治工作,達到項目預期目標,仍需下大力氣抓落實,促進高血壓患者的規範化管理,有效遏制心腦血管疾病的危害,維護人民羣眾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