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腔山歌

鎖定
高腔山歌是主要流行於瀘州市合江縣福寶地區的地方傳統音樂,產生於康熙年間,主要分佈在福寶鎮及周邊地區,少數曲調傳播到川南、黔北、渝西部分地區。 [4] 
2007年3月,高腔山歌被列入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 
中文名
高腔山歌
所屬地區
四川·瀘州·合江縣
遺產編號
Ⅱ-3
遺產類別
民間音樂
遺產級別
省級
申報人/申報單位
瀘州市合江縣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局
批准時間
2007年3月1日 [3] 

高腔山歌背景介紹

高腔山歌是福寶產生、流傳並向川南、黔北、渝西地區傳播的一種古老而獨特的原生態山歌。高腔山歌源於先民的農耕、漁獵、伐木等勞動。其基本特色是“腔高嗓亮”,兩句歌詞為一歌段,歌曲高音區反覆再現,以富有地方特色的虛詞襯句完成歌曲旋律的起、承、轉、合,形成古樸高亢的山歌。 [2] 

高腔山歌發展歷史

福寶位於合江縣東南面,地處川南、黔北、渝西結合部,幅員面積440平方公里。素稱“原始森林,夜郎古道”、“山歌嗩吶之鄉”。由於福寶地屬山區,森林廣袤,山高水曲,溝長谷深,唱歌人要在山水之間傳遞歌聲,必須“腔高嗓亮”,從而形成了山歌的“高腔”特質。
清康熙年間的“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中,大批楚、粵、閩、贛之民遷居福寶,實現了“湖廣”民間歌謠與福寶土生山歌的滲透和融合,豐富了高腔山歌的曲牌調式和表現內容。後人沿唱前人的山歌或以前人的曲調填詞歌唱,使高腔山歌代代相傳。 [2] 

高腔山歌文化特點

高腔山歌歌詞多采用比興手法和七字句。襯詞常用一連串的虛詞,多為開口音發聲。山歌體式有長調高腔和短調高腔,調式多漢族五聲調式中的徵調式和角調式。高腔山歌有近百個曲牌,表現內容豐富。演唱形式為“一領眾和”,部分曲調使用“邊音”、“假嗓”、“噓聲”技巧,唱腔高亢,穿透性強,感染力大。福寶高腔山歌適用於薅秧、插秧、薅草等勞動場合,也適用於廟會、慶典等文藝演出,並有完整的歌俗、歌禮、歌規。 [2] 

高腔山歌音樂節目

福寶高腔山歌的曲牌豐富多彩,有表現人物的,如《山樂魂》、《谷王腔》、《幺姑腔》;有表現器物的,如《嗩吶腔》、《打鑼腔》、《梆梆腔》;有表現宗教的,如《觀音腔》、《土地腔》、《道士腔》;有表現動物的,如《斑鳩腔》、《老鴰腔》、《牯牛震》。 [4] 

高腔山歌表演形式

福寶高腔山歌的演唱形式是“一領眾和”,領唱稱“抽腔”、“提腔”,合唱稱“幫腔”、“和腔”。具領唱技藝者稱“歌師”,和唱者為“吼巴兒”,歌賽中獲勝隊的領唱者譽“歌王”。
福寶高腔山歌演唱場合通常為薅秧除草時的田間地頭和閒暇時在院壩演唱,也在觀音會、川祖會、牛王會等廟會上和節慶演出中演唱。賽歌多在一個勞動場所有兩個薅秧隊或對河對坡有薅秧隊的情況下進行,專門歌賽結合廟會舉行。
福寶高腔山歌無論田間演唱還是歌台賽歌,都有固定的歌俗、歌禮、歌規。如在有姑娘從田間路過時,不能唱內容粗俗的山歌。登台賽歌時要身穿布褂,腰繫草繩,頭戴翎毛圈帽;賽歌開場腔多為《拜腔》,表示禮貌;賽歌結束,所有歌隊在歌王的提腔下齊聲唱和,表達團結,振奮人心。 [4] 

高腔山歌歷史價值

福寶高腔山歌是福寶先人勞動生活中的集體創造,是一種原生態的歌唱藝術,是川南、黔北、渝西地區歷史、社會、勞動生活、風土人情的反映,是認識該地區歷史、社會、民風民俗的寶貴資料,也是該地區文化源流及發展的載體。 [4] 

高腔山歌藝術價值

福寶高腔山歌曲牌調式眾多,長調短調並茂,歌詞采用比興手法,由兩句歌詞為一歌段,曲調高音區反覆再現,以富有地方特色的虛詞襯句完成歌曲旋律的起、承、轉、合,節奏舒緩從容,歌唱咬字細巧,潤腔連貫,以聲傳情,強調“高腔”風格和“邊音”、“假嗓”、“噓聲”技巧,腔高嗓亮,一領眾和,富有林野山風、行雲流水風韻,具有多方面的音樂藝術研究價值。 [4] 

高腔山歌民俗價值

福寶高腔山歌生動地反映了人們的勞動、生活、內心世界和地域風情,大家喜聞樂見,適用於薅秧、插秧、薅草等勞動場合和各種廟會、慶典等文藝表演,並有完整的歌俗、歌禮、歌規。 [4] 

高腔山歌傳承保護

2007年3月,被列入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 
2022年2月,被列入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