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爾基戲劇學校

鎖定
高爾基戲劇學校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教育人民委員部培養文藝戲劇幹部的專門學校。1933 年在瑞金成立。校長李伯釗。教學的安排和組織:(1)給學生以戲劇運動及革命文藝運動的基本知識;(2)有組織地分派到各地俱樂部、劇社、劇團去實習;(3)在學習期間組織各種研究會,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學生在校學習 4 個月。課程設唱歌、跳舞、活報劇、俱樂部問題、戲劇理論和政治常識等。 [1] 
中文名
高爾基戲劇學校
外文名
Golgi School of drama
成立時間
1933年4月4日
成立地點
江西瑞金
校    長
李伯釗

高爾基戲劇學校學校簡介

中國培養戲劇人才的學校。1933年4月4日成立於江西瑞金,由李伯釗任校長,是蘇區革命根據地創辦的一所新型藝術學校。它前期稱為藍衫劇團學校,後期改稱為高爾基戲劇學校。1934年秋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後停止活動。學校隸屬於瑞金工農劇社總社,並直接受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教育部領導。該校集中了瑞金的許多文藝人才,組成了強有力的教師隊伍,李伯釗、石聯星、王普青、劉月華、施月英、施月娥等任專職教員,沙可夫、趙品三、錢壯飛、李克農等來校兼課。1934年2月,瞿秋白到蘇區就任中央政府教育部部長,親自指導蘇區的戲劇運動。他建議該校改名為高爾基戲劇學校,併為健全教學制度、提高教學質量,領導制訂了《高爾基戲劇學校簡章》,使學校的教育工作更加規範化。

高爾基戲劇學校學校理念

高爾基戲劇學校的教學貫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藝術教育與現實鬥爭生活緊密聯繫,課堂教學與實習演出緊密結合。除經常排演活報劇、小話劇、歌舞節目進行彙報演出和參加社會上的宣傳活動外,還參加中央蘇維埃劇團和工農劇社的演出。 1933年7月赴前線慰問演出,1934年3月配合春耕宣傳的巡迴演出以及參加全蘇第二次工農兵代表大會的慶祝演出,在部隊和地方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並創作了許多新的節目,如李伯釗領導創作排演的3幕話劇《戰鬥的夏天》。
高爾基戲劇學校先後辦過普通班、地方班和紅軍班,兩期畢業學生約有1000名,大都成為蘇區工農劇社、蘇維埃劇團、文藝宣傳隊和各級俱樂部的骨幹力量,為蘇區“紅色戲劇”的建設和發展作出了貢獻。
1933年,中央蘇區創辦高爾基戲劇學校。招收新生時,由上杭保送5名,汀州選送2名,新泉區2名,武平2名。戲劇學校教給學生關於戲劇運動和革命文藝的基本知識,分派各地俱樂部、劇團實習。瞿秋白稱高爾基戲劇學校為大眾的文藝培養人才,是戲劇學校的方向。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