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工農劇社總社

鎖定
工農劇社,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在中央蘇區創辦的戲劇專業團體,也是蘇區紅色戲劇事業與戲劇活動的領導機構,分總社與分社,總社又稱中央工農劇社總社。1932年秋,工農劇社總社成立於江西瑞金縣城西門外沿河的一座大樓院內,張欣、倪志俠先後任社長。1934年10月,隨着蘇區第五次反“圍剿”鬥爭失敗,中央主力紅軍被迫轉移,工農劇社總社的一部分人員隨主力紅軍長征,另一部分人員在瞿秋白率領下,分別組成“火星”“紅旗”“戰號”3個劇團,分赴各戰區堅持革命鬥爭和繼續開展戲劇活動。1936年春,大部分工作人員犧牲或下落不明,劇團停止活動。 [1] 
中文名
工農劇社總社
成立時間
1932年秋
地    點
江西瑞金
社    長
張欣、倪志俠
簡介
工農劇社,由中國共產黨領導、在中央蘇區創辦的戲劇專業團體,也是蘇區紅色戲劇事業與戲劇活動的領導機構,分總社與分社,總社又稱中央工農劇社總社。1932年秋,工農劇社總社成立於江西瑞金縣城西門外沿河的一座大樓院內,張欣、倪志俠先後任社長。主要成員有沙可夫、李伯釗、胡底、錢壯飛、趙品三、石聯星、劉月華、王普青等。工農刷社總社“以發展戲劇戰線上的文化革命鬥爭,幫助蘇維埃戰爭的藝術運動”為宗旨,在嚴酷而艱苦的戰爭環境中,為發展蘇區戲劇活動作出了積極貢獻。 [1] 
工農劇社總社隸屬中央政府教育部領導,開展了大量的戲劇工作。領導了蘇區紅色戲劇事業與戲劇活動的開展,為推動蘇區戲劇活動提供了組織保證。通過努力推廣和普及,除在瑞金設立的工農劇社總社外,中央蘇區各省成立了工農劇社分社,各縣和瑞金一些基層單位陸續建立了工農劇社支社。從1933年5月20日《紅色中華》報發表的《工農劇社成立各地分社,藍衫團出發大獲成功,創造工農大眾藝術》一文看,此時各地積極成立工農劇社分社。 [1] 
努力提高蘇區劇團的演劇水平。工農刷社總社從各縣選拔了40名青年為團員,經過一定的專業訓練,於1933年4月成立了專業的藍衫劇團(後改名為中央劇團),由李伯釗任團長。經常到蘇區各地作巡迴演出,先後演出了《我一紅軍》《戰鬥的夏天》《為誰犧牲》《松鼠》《武裝起來》《活菩薩》《瀋陽號炮》《北寧路上的退兵》等劇目,對擴大紅軍,鼓舞部隊士氣和教育羣眾起到了積極作用。 [1] 
1934年10月,隨着蘇區第五次反“圍剿”鬥爭失敗,中央主力紅軍被迫轉移,工農劇社總社的一部分人員隨主力紅軍長征,另一部分人員在瞿秋白率領下,分別組成“火星”“紅旗”“戰號”3個劇團,分赴各戰區堅持革命鬥爭和繼續開展戲劇活動。1936年春,大部分工作人員犧牲或下落不明,劇團停止活動。 [1] 
參考資料
  • 1.    中央蘇區文藝研究論集[M]. 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2017.05.第146-15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