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德利

(中國科學院院士、油氣鑽探與開採專家)

鎖定
高德利,1958年4月16日出生於山東省禹城市,油氣鑽探與開採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博士生導師 [3] 
高德利於1982年從華東石油學院畢業;1984年獲得西南石油學院礦場機械碩士學位;1990年獲得石油大學(北京)油氣井工程專業工學博士學位;1992年在清華大學力學站完成博士後研究並晉升為清華大學固體力學副教授;1993年晉升為石油大學(北京)石油工程學院教授,系主任;1995年赴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和美國得克薩斯農工大學做訪問學者;1996年赴莫斯科古勃金石油天然氣大學高級訪問學者;1998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5年擔任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主任;2006年擔任中國石油大學石油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2008年擔任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油氣鑽探方向帶頭人;201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6] 
高德利長期從事油氣井工程科學研究與實踐 [2] 
中文名
高德利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山東省禹城市
出生日期
1958年4月16日
畢業院校
石油大學(北京)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1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性    別

高德利人物經歷

高德利
高德利(7張)
1958年4月16日,高德利出生于山東省禹城市。
1982年1月,從華東石油學院(現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開發系畢業,獲得工學學士學位。
1984年,從西南石油學院(現西南石油大學)礦場機械專業畢業,獲得碩士學位 [7] 
1990年,從石油大學(北京)(現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油氣井工程專業畢業,獲得工學博士學位。
1992年,從清華大學力學站完成博士後研究 [5]  ,並被晉升為清華大學固體力學副教授,年底當選鑽井研究所長。
1993年,晉升為石油大學(北京)石油工程學院教授,系主任;同年,被評選為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學科帶頭人。
1995年,被評選為首批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同年,赴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和美國得克薩斯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訪問學者。
1996年,入選首批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同年,赴莫斯科古勃金石油天然氣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1998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04年,入選首批教育部創新團隊(IRT0411)學術帶頭人。
2005年,擔任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主任;同年,赴英國BGS各向異性研究室高級研究學者。
2006年,擔任中國石油大學石油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8年,擔任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油氣鑽探方向帶頭人。
2012年,入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羣體(51221003)學術帶頭人。
201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 
2018年12月,延安雙豐集團有限公司延安大學聯合引入高德利院士團隊,併成立高德利院士專家工作站 [11] 

高德利主要成就

高德利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高德利建立了鑽頭與地層相互作用的新模型,確定了控制鑽進方向的特徵物理量和本構關係,發現正交各向異性地層可產生12種不同規律的井斜效應,並提出定量評估新方法;建立了井下導向鑽具組合三維分析模型和優化算法,揭示了可控參量的作用規律及鑽頭匹配機理,發明了鄰井距離隨鑽探測系統,創新發展了定向鑽井理論與技術。建立了大位移鑽井延伸極限的理論概念和預測模型,實現了工程風險設計控制的技術突破。揭示了複雜工況井筒完整性的退化規律與破壞機理,提出複合管柱建井模式與設計控制優化方法。研究成果在陸上和海上油氣田有顯著應用實效 [4] 
  • 學術論著
截至2015年10月,高德利先後發表SCI/EI收錄論文180多篇,出版學術著作9部 [5] 
出版日期
名稱
作者
出版社
1994.12
《井眼軌跡控制》
高德利,劉希聖,徐秉業
東營:石油大學出版社
1997.06
《面向二十一世紀的能源科技 中國科協第21次“青年科學家論壇”報告文集》
高德利等編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1999.09
《地下鑽掘採工程不穩定理論與控制技術 中國科協第46次“青年科學家論壇”論文集》
高德利,張玉卓,王家祥主編
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3.02
《油氣井工程》
胡湘炯,高德利編著
北京:中國石化出版社
2004.11
《複雜地質條件下深井超深井鑽井技術》
高德利等編著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2006.10
《油氣井管柱力學與工程》
高德利著
東營: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
2008.04
《中國石油學會第五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高德利主編
東營: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
2011.11
《複雜結構井優化設計與鑽完井控制技術》
高德利等著
東營: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
2018.10
《複雜井工程力學與設計控制技術》
高德利等著
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
  • 科研成果獎勵
截至2015年10月,高德利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及省部級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一等獎4項和技術發明一等獎2項;授權發明專利23件,登記軟件著作權12項 [5]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獲獎人員
1990年
定向井、叢式井技術研究
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科技進步特等獎

1998年
實鑽地層正交各向異性的評估方法
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1999年
大港低滲塊狀砂岩油藏水平井鑽井技術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0年
實鑽地層鑽井特性的評估方法及其應用
中國高校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2年
新型高抗擠套管(TP130TT)與複合管柱技術
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2002年
南海西江邊際油田大位移井開發技術
深圳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3年
南海西江邊際油田大位移井開發技術
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4年
高温高壓氣井油套管柱密封性及安全性研究
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5年
新型高抗擠套管與複合管柱技術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高德利、嚴澤生、劉一江、張傳友、徐志謙、王京、李鐵成、付繼成、李飛、張建設 [14] 
2005年
淺層稠油熱採井套管設計、完井工具的研製及應用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6年
中國近海高水垂比大位移鑽井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7年
中國近海高水垂比大位移鑽井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8] 
唐海雄,高德利,董星亮,魏宏安,羅東紅,鄧金根張武輦,張新平,汪志明,陳德 [13] 
2009年
複雜工況下鑽柱安全性關鍵因素研究
國家安全生產科技成果二等獎

2012年
井口脈衝振動固井新技術研究與應用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技術發明一等獎

2021年
複雜地質條件儲層煤層氣高效開發關鍵技術及其應用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CAOYUNXING,高德利,朱慶忠,鮮保安,李貴川,刁斌斌,柴學周,黃文君,李豐亮,王力 [12] 

高德利人才培養

  • 開設課程
高德利相繼為研究生新開並主講了《現代油氣井工程理論和方法》《現代油氣鑽採工程》及《油氣井工程理論和技術科技進展》等學位課,同時還為本科生開設了主講了《鑽井與完井工程》《石油工程新理論與新技術講座》等專業主幹課 [5] 
  • 教育諫言
高德利認為要進一步提高博士後的待遇,優化博士後科研項目的資助方式,瞄準國家與社會重大需求,將基礎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相結合,注重跨學科的複合型跨學科人才培養 [5] 
  • 學科建設
1992年,高德利當選了石油大學(北京)油氣井工程研究所所長,同時承擔起了油氣井工程學科建設的重任。自“九五”以來的近20年裏,他帶領該學科的教師完成了國家“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及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任務,推動了石油與天然氣工程一級國家重點學科和油氣井工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的建設發展,使油氣井工程學科以全國本學科排名第一的成績入選國家重點學科 [9] 

高德利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92年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
1993年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1994年
中央組織部、人事部、中國科協
2003年
首屆清華大學優秀博士後獎

2003年
全國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

2013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
2023年
首都勞動獎章 [15] 
北京市總工會 [16] 

高德利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1年6月—2011年5月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六屆、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2006年5月—2016年6月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七屆、第八屆繼續教育專門委員會副主任
2016年10月
河南理工大學特聘教授 [10] 

國家能源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八屆、第九屆學科評審組成員


中國石油學會第七屆、第八屆理事會常務理事

中國石油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主任、石油工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CNPC石油管工程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及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石油管力學和環境行為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Petroleum Science》編委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編委

石油學報》編委

中國海上油氣》編委

非常規油氣》編委 [3] 

高德利人物評價

高德利潛心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其嚴謹治學態度和鍥而不捨精神深深地影響着他的學生及團隊成員 [5] (清華大學博士後管理辦公室評)
高德利理論基礎知識紮實深厚,科學作風嚴謹,具有優良的科學道德和學風 [9]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