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山黃芪

鎖定
高山黃芪(Astragalus alpinus L.),多年生草本,被單毛。莖較細,傾斜,高10—45cm。奇數羽狀複葉,有小葉17—25片,小葉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5—13cm,托葉基部與葉柄連合。分佈於新疆天山阿爾泰山
中文名
高山黃芪
拉丁學名
Astragalus alpinus L. [2] 
別    名
高山黃耆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豆目
豆科
黃芪屬
高山黃芪
亞    族
黃耆亞族
分佈區域
新疆
命名者及年代
L. 1753

高山黃芪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花冠黃色,長10—14cm,龍骨瓣頂端藍紫色,翼瓣頂端全緣,翼瓣和龍骨瓣基部不與雄蕊管合生,花冠於結實期脱落,花萼鍾狀,長4—6mm,萼筒短,後期不膨脹。莢果鐮狀彎曲,下垂,長8—12cm,果柄長3—5mm,等長或長於萼筒。 [1] 

高山黃芪生長環境

高山黃芪 高山黃芪
高山黃芪為多年生中生豆科牧草。喜涼爽和較濕潤的生態環境,耐寒性較強,分佈於小山至亞高山帶的林緣、山谷坡地,尤其在針葉林緣最常見。習生於富含腐殖質的山地黑鈣土、灰褐色森林土及山地草甸土上。分佈海拔在天山北坡西部的伊犁地區為1700—2400m,中部為1600—2600m、東部的巴里坤為2200—2800m,在天山南坡僅中部海拔2600—2800m的亞高山有零星分佈,在阿爾泰山西部為1500—2100m、中部為1600—2400m、
東部為1700—2600m。高山黃芪是山地草甸類草地的伴生種。常出現於以鴨茅、細葉早熟禾、密穗林地早熟禾、無芒雀麥、大羊茅、鵝觀草、老鸛草,白喉烏頭,草原糙蘇,龍蒿、聚花風鈴草、東北羊角芹、牛至等多種高大禾草和雜類草為共建種組成的禾草+雜類草山地草甸中。羣落中除高山黃芪居主要伴生種地位外,還有草原香豌豆、線葉野豌豆野火球小花頓河驢食豆等多種豆科植物參與伴生。該類型草地羣落含粗蛋白質9.48—11.56%,粗脂肪1.81—1.89%,粗纖維24.28—25.39%,無氮浸出物44.79—47.04%,粗灰分8.12—8.47%,鈣0.33—0.82%,磷0.13—0.15%。高山黃芪通常於4月底至5月上旬返青,6月初開花,中旬結實,7月中旬種子成熟。 [1] 

高山黃芪分佈範圍

高山黃芪在我國分佈於新疆天山、阿爾泰山,國外在蒙古北部、原蘇聯中亞、高加索,西伯利亞,遠東、歐洲北部斯堪的納維亞,中歐,北美等地均有分佈。 [1] 

高山黃芪主要價值

高山黃芪植株較低矮,常自基部或地表下約5cm處的根頸部分枝,再生力較強,較耐牧,屬放牧型牧草。但在高草植被羣落中株高可達45cm以上,也可打草利用。莖葉柔軟,葉量豐富,據測定莖葉花比為36.1:57.4:6.6。適口性好,各類家畜均喜食,尤其馬、牛最喜食。據對該草化學成分分析,粗蛋白質、粗脂肪、無氮浸出物和鈣含量均較高,而粗纖維含量較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