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去尋

鎖定
高去尋(1910~1991)字曉梅,河北省安新縣南馮村人。歷任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語言研究所第三組練習助理員、助理員、副研究員、研究員、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兼國立台灣大學教授。 [1] 
中文名
高去尋
國    籍
中國
籍    貫
河北省安新縣南馮村
出生日期
1910年
逝世日期
1991年

目錄

高去尋人物生平

高去尋河北省安新縣南馮村人,出身書香門第,高天資聰穎,幼時即受父親——清末拔貢高伯從悉心教誨。在北馮村兩級小學和保定第六中學讀書時,以品學兼優,頗受老師器重。1929年,高去尋考取學術薈萃的北京大學文預科。當時,“北大學風非常開放,除上課以外,讀書求學非常自由”。這為具有強烈好奇心和廣泛學習興趣的高去尋此後成為聞名海內外的考古學者提供了契機。
高去尋初考入北大時,“以預科的學生而論,他是不大用功的,喜歡看自己愛看的書,或到處遊逛”。在一偶然的機會——正當他在北大文科研究所抄錄《殷虛書契考釋》一書時,得北大文學系教授魏建功的關注與指導。從此,他在課餘時間,便開始廣泛閲讀有關甲骨文、金以及銅器的專著或論文。同時,又聆聽了日本考古名家原田淑人教授在發掘朝鮮樂浪郡時代的墓葬之後,應邀來北大、清華時他的發現所作的長達兩個月的演講,並放映照片説明。從而更引起他對考古學的興趣。“更深一層體會到考古學對研究人類歷史文化的重要性”。
高去尋進入正科後,讀歷史學系,卻在“不知不覺中偏向了中國上古史和中國考古學”。當時,他“選修過五種專講上古史、兩種上古歷史地理的課程,與考古學極有關係的課程如人類學、西北史地、中亞民族史、金石學、甲骨文研究、金文研究等”。此外,課餘閲讀“仍是常常涉獵銅器、玉器、磚瓦、封泥、簡牘、漆器等諭著”。1933年,高去尋在三年級時便發表了第一篇論文“殷商銅器之探討”。1935年,高去尋撰寫的畢業論文:關於山西渾源縣李峪村古墓出土文物考證,深得指導老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北大教授傅孟真及北大校長鬍適之的賞識。畢業後,經傅孟真推薦到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
1935年9月2日,高去尋赴河南安陽梁思永教授領導的殷墟發掘團工作時,正值殷墟發掘工作的極盛時期。高去尋先後參加了侯家莊西北岡的最後一次發掘、三次小屯村北地的發掘,均取得豐碩成果。
高去尋自參加殷墟發掘團後半個多世紀裏,一直在歷史語言研究所從事發掘、研究及組織領導工作。歷任國民政府中央研究院語言研究所第三組練習助理員、助理員、副研究員、研究員、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兼國立台灣大學教授。晚年,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1966年當選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高去尋院士畢生從事考古發掘及史前文化研究工作,撰寫了眾多中國考古報告集及考古學術論文,對中國乃至東南亞各國史前文化研究作出傑出貢獻。
高去尋院士1991年10月16日因患突發心肌梗塞逝世於台北,終年81歲。 [1] 
參考資料
  • 1.    高俊傑, 周潤彪,安新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安新縣誌/第二十九編 人 物;新華出版社;2000年05月;第1107-110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