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安新縣

鎖定
安新縣,隸屬河北省保定市,由雄安新區託管。 [29]  位於河北省中部,保定市東部,東與雄縣任丘相連,南與高陽縣接壤,西與保定市清苑區徐水區交界,北與容城縣毗鄰。 [1]  地理座標介於北緯38°10′~40°00′,東經113°40′~116°20′之間,總面積738.6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安新縣轄9鎮4鄉。 [2-3]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安新縣常住人口為453723人。 [27] 
安新縣境,在戰國初期為燕國轄域。民國三年(1914年),安縣(安州)與新安各取其名之首字合併為安新縣,屬直隸省保定道。1994年12月23日,保定地區和保定市合併為保定市,安新縣隸之。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安新縣屬雄安新區管理範圍。 [4]  安新縣境內有省道容蠡線和保靜線過境, [5]  有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
2019年,安新縣地區生產總值666851萬元,第一產業增加值86604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55801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929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36536萬元。 [28] 
中文名
安新縣
外文名
Anxin County
行政區劃代碼
133100 [35]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河北省雄安新區
地理位置
河北省中部
面    積
738.6 km²
下轄地區
9鎮4鄉
政府駐地
安新鎮
電話區號
0312
郵政編碼
071601—071699 [34] 
氣候條件
暖温帶大陸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白洋淀
車牌代碼
冀X [33] 
地區生產總值
666851 萬元(2019年)
人    口
453723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安新縣歷史沿革

安新縣 安新縣
安新縣境,在戰國初期為燕國轄域,後為燕南趙北地,時有葛城(今安州鎮)、渾埿城、三台城。
秦代,為廣陽、鉅鹿兩郡交壤地。
西漢至隋代,大都屬高陽、容城兩縣轄域。
唐如意元年(692年),在葛城置武昌縣;神龍元年(705年),改為武興縣;代宗廣德二年(764年),置唐興縣。先後屬瀛州、易州、莫州均為河北道。
五代時期,唐興縣於後晉初改為宜川縣,屬莫州。
宋代,建順安軍(今安州壘頭),後移軍治於高陽縣(今高陽舊城),升順安軍為安州。
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安州徙治葛城,並置葛城縣;泰和四年(1204年),又置渥城縣(治所在渾埿城,即新安城);泰和八年(1208年),安州又移治渥城縣,稱新安州,葛城仍為縣。
元代,安州仍領渥城、葛城二縣,並徙治葛城。後幾經歸併,至元九年(1272年),安州、葛城、渥城復治,渥城縣更名為新安縣。安州繼領葛城縣,與新安縣同屬保定路
明代,省葛城縣、新安縣入安州,安州降為安縣。後復設安州(安縣即廢)和新安縣,安州治新安縣,屬保定府。
民國二年(1913年),廢州治,安州改為安縣屬直隸范陽道;民國三年(1914年),安縣(安州)與新安各取其名之首字合併為安新縣,屬直隸省保定道;民國十七年(1928年),屬河北省;
抗日戰爭初期曾劃為安新和新安二縣,後又曾劃為安新、白洋二縣,抗日戰爭勝利後又合為安新縣。 [26] 
抗戰初期曾劃為安新和新安二縣,後又曾劃為安新、白洋二縣。抗日戰爭勝利後又合為安新縣。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8月,安新屬河北省保定專區。
白洋淀 白洋淀
1950年4月,安新縣駐地由安州遷至新安。
1958年,與徐水、容城合為徐水縣
1961年,析出複名安新縣。
1970年,保定專區改稱保定地區,安新縣屬之。
1994年12月23日,保定地區和保定市合併為保定市,安新縣隸之。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安新縣屬雄安新區管理範圍。 [4] 
2018年4月,高陽縣龍化鄉移交雄安新區安新縣託管。 [32] 

安新縣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安新縣轄9鎮4鄉安新鎮大王鎮三台鎮端村鎮趙北口鎮同口鎮劉李莊鎮安州鎮老河頭鎮圈頭鄉寨裏鄉蘆莊鄉龍化鄉(代管)。 [2-3]  縣政府駐地安新鎮。 [7] 

安新縣地理環境

安新縣位置境域

安新縣,位於河北省中部,保定市東部,東與雄縣任丘相連,南與高陽縣接壤,西與保定市清苑區徐水區交界,北與容城縣毗鄰。 [1]  地理座標介於北緯38°10′~40°00′,東經113°40′~116°20′之間,總面積738.6平方千米。

安新縣地形地貌

安新縣因受歷史上冀中拗陷和黃河改道及太行山東麓永定河滹沱河沖積扇的影響,形成特殊形貌。西南北有沖積窪地平原,東有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澱周邊堤埝環繞,東有千里堤,西有四門堤,南有澱南新堤,北有新安北堤,境內堤長169千米,分安新大地為5個封閉區。內有7個較大窪地。
安新縣總地勢自西北向東南略有傾斜,地勢平坦,地面自然坡度為1:2000,西半部最高海拔10米,東半部最低海拔5.5米。地勢較高的土壤發育成褐土,地勢較窪的土壤發育成潮土。

安新縣氣候

安新縣地處暖温帶半濕潤大陸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少雪。年平均氣温12.2℃,極端最高氣温40.7℃,極端最低氣温-26.7℃,無霜期203天。年平均日照2578.3小時,太陽輻射量128千卡/平方釐米。年平均降水529.7毫米,但年際變化較大,年最大降水量941.6毫米(1988年),年最小降水量263.3毫米(1962年)。澱區多年平均水面蒸發量1761.7毫米,最大值2132.6毫米(1972年),最小值1535毫米(1979年)。白洋淀初冰期在11月末,冰期至翌年3月中旬,冰厚0.19~0.42米。

安新縣自然資源

安新縣土地資源

截至2011年,安新縣耕地總面積488998.2畝,建設用地132922.7畝,未利用地394186.0畝。

安新縣水資源

安新縣境內的白洋淀大清河水系重要的水利樞紐,連接較大水庫5座(王快水庫西大洋水庫安格莊水庫龍門水庫瀑河水庫),下注渤海,流域面積3.12萬平方千米,是海河流域重要的蓄滯洪區。白洋淀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4124萬立方米。 [8]  經“引黃濟澱”跨流域補水之後,白洋淀水位為7.5米(大沽高程),水量為1.54億立方米,水域面積為148.4平方千米。

安新縣生物資源

白洋淀水生生物包括浮游生物、底棲動物、魚類和水生植物。其中浮游藻類92屬,底棲動物35種,水生束管植物16科34種,魚類17科54種。同時有鳥類19科26種,形成了良好的食物鏈結構,成為華北地區重要的水產品基地。白洋淀盛產魚、蝦、蟹、貝、蘆葦、蓮藕、芡實、菱角等。1955年,白洋淀水產魚8850噸,居全國大型湖泊畝產量之首。1996年,澱區產魚、蝦13401噸;安新縣葦田12萬畝,產蘆葦7.5萬噸,產值約7500萬元。
安新縣
白洋淀野生禽鳥已恢復到198種,主要有天鵝大鴇葦鶯黑水雞、鴣丁、蒼鷺斑嘴鴨等鳥類,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4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26種。

安新縣人口

截至2018年末,安新縣户籍總人口48.86萬人。 [9] 
截至2020年9月,安新縣常住人口50萬人,有漢、滿、蒙、回、壯等15個民族。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安新縣常住人口為453723人。 [27] 
安新縣夜景 安新縣夜景

安新縣經濟

安新縣綜述

2016年,安新縣實現生產總值57.8億元,同比增長4.8%。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完成10億元,同比增長9.2%;第二產業增加值完成27.2億元,同比增長2.4%;第三產業增加值20.6億元,同比增長6.2%。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17.30:47.06:35.6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5億元,同比下降11.58%。全年出口創匯4820萬美元,同比下降9.1%。 [6] 
2019年,安新縣地區生產總值666851萬元,第一產業增加值86604萬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55801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8929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36536萬元。 [28] 

安新縣第一產業

安新縣西陽村
安新縣西陽村(2張)
2016年,安新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66億元,同比增長5.19%。其中:農業種植業產值9億元,同比增長20.21%;林業產值1834萬元,同比增長7.11%;畜牧業產值3.74億元,同比下降18.9%;漁業產值49728萬元,同比增長2.77%;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7393萬元,同比增長5.43%。農林牧漁業增加值10.33億元,同比增長9.1%。其中:農業種植業增加值5.6億元,同比增長24.54%;林業增加值1051萬元,同比增長10.5%;畜牧業增加值1.65億元,同比下降18.8%;漁業增加值2.64億元,同比增長2.76%;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3306萬元,同比增長5.36%。
2016年,安新縣糧食播種面積64.33萬畝,比上年增加21270畝,同比增長3.4%,糧食總產量25.14萬噸,同比增長5.1%,其中夏糧總產12.88萬噸,同比增長1.6%;秋糧總產12.26萬噸,同比增長12.4%。棉花種植面積2萬畝,同比下降.72.3%,棉花產量1636噸,同比下降70.4%。油料作物種植面積4815畝,同比增長50%,油料產量1183噸,同比增長60.9%。蔬菜瓜類種植面積58380畝,同比增長153.1%,蔬菜瓜類產量190913噸,同比增長98.9%。肉類總產量10378噸,同比增長2.4%。禽蛋產量21125噸,同比增長5.61%,奶產量3029噸,同比下降59.6%。年末生豬存欄7.5萬頭,牛存欄0.27萬頭,羊存欄1.73萬隻。有效灌溉面積27970公頃。化肥施用量(折純)13395噸,同比增長7.44%;農藥施用量579噸,同比下降0.69%;農村用電量41244萬千瓦小時,同比增長19.23%。 [6] 

安新縣第二產業

2016年,安新縣工業增加值21.86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1億元,同比增長1.5%,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10.86億元,同比增長1.8%。民營經濟年末民營企業共計7033户,從業人員85878人,民營經濟從業人員佔全縣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的76%。民營經濟增加值42.32億元,同比增長4.9%,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為73.2%;民營經濟實繳税金4.19億元,同比增長5.2%,佔財政收入的73.95%。 [6] 

安新縣第三產業

2015年,安新縣累計接待遊客657萬人次,實現財政收入1.23億元,綜合效益達到32.9億元,旅遊發展步伐加快。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5.38億元,比2010年增長90.6%。 [10] 
2016年,安新縣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9.62億元,同比增長9.0%。從區域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完成42.96億元,同比增長9.04%;鄉村消費品零售額為6.66億元,同比增長7.78%。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為15.9億元,同比增長8.0%;零售業零售額為27.78億元,同比增長9.1%;住宿業實現零售額5520.8萬元,同比增長4.0%,餐飲業零售額5.28億元,同比增長11.8%。分類別看,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零售額1.5億元,同比下降4.8%,限額以下企業實現零售額48.12億元,同比增長9.4%。
2016年,安新縣全年完成全部財政收入5.6637億元,同比增長3.9%。各項税收收入4.2818億元,同比增長3.3%。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45.9億元,同比增長12.66%。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58.3億元,同比增長1.57%。 [6] 

安新縣政治

安新縣主要領導
職位
姓名
副縣長、代理縣長
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縣委常委、副縣長
領導信息截至2020年12月。 [11]  [25] 

安新縣社會事業

安新縣教育事業

截至2016年末,安新縣有小學116所,普通中學16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1所,特教學校1所。小學在校生40606人,小學專任教師為2122人;初高中在校生16611人,初高中專任教師1303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在校生182人,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專任教師數73人;專業技術人員7339人,其中農業技術人員71人。 [6] 

安新縣文化事業

截至2016年末,安新縣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1.7萬冊,劇場、影劇院1個,體育場館1個。 [6] 

安新縣醫療衞生

截至2016年末,安新縣公立醫療衞生機構擁有牀位1180張,同比增長68.09%;衞生技術人員990人,比上年增加221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513人,比上年增加203人。 [6] 

安新縣社會保障

截至2016年末,安新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18元,同比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16元,同比增長10.7%。在崗職工年人均工資46947元,同比增長4.26%。年內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7352人,年內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5115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8241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360882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33500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2895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2862人。 [6] 

安新縣生態環境

截至2016年末,安新縣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6.46%;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188天,大氣環境質量達標率達51.5%;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90%;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萬元GDP能耗0.954噸標煤/萬元,同比下降5.1%。 [6] 

安新縣交通運輸

安新縣境內有省道容蠡線和保靜線過境,有縣鄉(鎮)級公路16條,總長182千米;境內通航河道10餘條,總長120千米。 [5] 

安新縣歷史文化

安新縣古蹟

  • 梁莊遺址
梁莊遺址 梁莊遺址
梁莊遺址,是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安新縣城東南14千米的梁莊村南百餘米處。地勢低窪,平時有水,水位低時闢為耕地,多年生長蘆葦。遺址東西長400米,南北寬200米,面積8萬平方米。遺址保存狀況基本完好。梁莊遺址發現於1986年4月,當時曾收集骨化石100餘件,泥質陶片、夾砂褐陶片50餘片和石斧兩件。同年9月,保定地區文物管理所、河北大學歷史系和安新縣文化局聯合對此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面積37.5平方米。
  • 留村遺址
留村遺址,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位於安新縣城西1.5千米留村北300米處,南距白洋淀新安北堤1.5千米。遺址平面呈長方形,長250米,寬200米,面積5萬平方米。地勢原略高於四周,被當地羣眾稱為“疙瘩頂”。此遺址發現於50年代,後被列為河北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遺址保存狀況良好。遺址地表散存的文化遺物包括較多的陶片及石器、鹿角、獸骨、蚌殼等。1986年,保定地區文物管理所和安新縣文化局對留村遺址進行了首次發掘。從文化層堆積和出土的文化遺物來看,第一層為上文化層,出土了大量陶片,器形有折沿罐、斂口罐、紅頂碗、壺、盤、缽、陶匕、陶支腳及鼎足等。第二層為下文化層,出土陶片數量少於上層,主要器形與上層基本相同,出土有陶罐、盆、釜、石磨盤、石磨棒、支架等。從發掘資料分析,留村遺址為一處仰韶文化晚期遺址,並含有龍山文化的成分。
1982年,留村遺址被列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12] 

安新縣非遺

  • 圈頭音樂會
圈頭音樂會始創於明末清初,其樂譜、樂曲均為僧傳,屬北方音樂。音樂會的樂器包括笙、管、笛、雲鑼、鼓、鑔、鐃、鈸、鐺子等,其演奏樂曲中保留着明清乃至更早時代的曲目。
安新縣圈頭村音樂會所使用的樂器均為E調,全套曲目共有樂曲40首和一套打擊樂《坐禪譚》,其中包括小塌曲14首所有樂曲根據節拍可分為散板、導板、節子板、慢流水板和快流水板五種。圈頭村音樂會信奉藥王扁鵲及邳彤、華佗、孫林、張仲景、孫思邈、劉河間等中國曆代十大名醫,代表性的樂曲有《柳黃煙》《五四牌》《大走馬》等。圈頭村音樂會整體上包含着豐富的文化信息,在民俗學、民族音樂學、音樂史等方面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圈頭村還是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採風基地。
2008年6月7日,圈頭音樂會列入國家非物質遺產名錄。 [13-14] 
圈頭音樂會
  • 安新蘆葦畫
《詩經》有云:“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其中“葭”指的就是蘆葦。中國民間傳統藝術安新蘆葦畫選用的就是白洋淀蘆葦。蘆葦是白洋淀人民賴以生存的主要經濟作物,其特點為皮白質佳。每年的秋冬兩季,是採集蘆葦的最佳時期。
安新蘆葦畫起源於唐宋時期,白洋淀特色民間藝術,通過精選白洋淀特種蘆葦及其他材料,經割、曬、晾、刮、碾、燙、潤等30餘道工序製作而成,素有“一澱水,一澱銀,一寸蘆葦,一寸金”的美稱。主要有花草魚蟲、人物建築、山水風景等蘆葦畫。安新蘆葦畫本色天然,古樸典雅,具有水鄉風情和鄉土氣息,包含白洋淀豐富的人文歷史。 [15] 
2009年,安新蘆葦畫被列入河北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6] 

安新縣民俗

  • 水上婚禮
水上婚禮,白洋淀諸多漁村四面環水,漁民的交通工具是船,其中具有地方特色是迎親綵船。鮮紅的花轎放在船頭,大隊盛裝的迎親隊伍,排成一列恭候着,佈滿整個水澱。
水上婚禮 水上婚禮

安新縣風景名勝

  • 白洋淀
白洋淀,位於安新縣,是國家重點旅遊區和開放區。水域面積366平方千米,為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地形地貌是由海而湖,由湖而陸的反覆演變而形成的。澱區被39個村落、3700條溝壕、12萬畝蘆葦分割成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143個澱泊。以盛產大米、魚蝦、菱藕和“安州葦蓆”著稱。每年7月23日舉辦“中國白洋淀荷花節”。
白洋淀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石代,澱區的西部、南部(今安新縣的留村、梁莊)就有人類活動生存。春秋、戰國時期,澱區分屬於燕、趙統轄,以易水長城(今安新縣北堤)為界,南葛城(今安州鎮)屬趙、北渾泥城(今安新鎮)歸燕,故澱區有“燕南趙北”之説。
白洋淀上游有九河,下通津門的水鄉澤國,史稱西澱。到明弘治元年(1488年)之前已淤為平地,地可耕而食,形成九河入澱之勢。之後人們看到澱水“汪洋浩淼,勢連天際”,故改稱白洋淀。 [17] 
  • 孫犁紀念館
孫犁紀念館,於2003年7月11日建成, [18]  位於安新縣白洋淀荷花大觀園。孫犁創作的《白洋淀紀事》《白洋淀之曲》《荷花澱》等一系列取材於白洋淀,並開創了以孫犁創作風格為代表的“荷花澱”文學流派。2002年7月11日,孫犁逝世後,安新縣委、縣政府在白洋淀荷花大觀園修建孫犁紀念館。 [19] 
  • 元妃荷園
元妃荷園,建於2001年,佔地約1800畝,是金代章宗皇帝的元妃李師兒賞荷的地方,該景點以自然生態遊為主題。園內以賞荷為主,當年章宗皇帝特別寵愛李師兒,為了讓她在清晨起來梳妝打扮時也能夠看到荷花,就在此修建了一座荷園,並在此修建了梳妝枱,被後人稱之為“妃子妝台”。因此在開發此景點後,便取名元妃荷園。

安新縣地方特產

安新縣有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白洋淀鹹鴨蛋白洋淀皮蛋
養鴨業是河北安新縣的傳統產業,白洋淀是華北較大的淡水湖泊,水生物繁多,是澱鴨優良的天然飼料場。鴨羣生活在淺澱中,主食魚,蝦、蟲、螺、蚌和水藻等新鮮食物,產蛋多,鴨蛋個頭大。
白洋淀鹹鴨蛋蛋白清晰透明,煮熟後蛋白細嫩潔白,富有彈性,蛋黃含油多,佔比大,色澤深紅或杏紅,口感純正,鹹淡適中。白洋淀皮蛋蛋白呈墨綠色或綠褐色,飴糖狀核心明顯。
白洋淀鹹鴨蛋和白洋淀皮蛋
2011年7月5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白洋淀鹹鴨蛋”和“白洋淀皮蛋”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 

安新縣著名人物

安新縣著名人物有:田瑞亭陳調元何光遠張旭光孫犁等。

安新縣榮譽稱號

2017年12月13日,安新縣獲評第一屆河北省文明縣城。 [21] 
2019年,安新縣入選2019年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區)名單。 [22] 
2020年6月30日,安新縣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3] 
2020年12月,安新縣入選複查確認保留稱號的河北省文明縣城名單。 [24] 
2022年6月,入選河北省2022年第一批潔淨城市(區)名單。 [30] 
2022年8月,入選2022年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創建名單。 [3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