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高去奢

鎖定
高去奢,字爾遜,號柱河。寧晉縣曹伍疃村人(古唐城),後世譽為“檔案之父”。明朝天啓四年(1624)舉於鄉捷。明崇禎十年(1637)進士,涇陽尹。宮至禮部主事。清初,被朝廷召為御史,凡所陳奏,多見採納。清順治乙酉(1645)任江南學政,以敦士習,正奏,為先務,屏卻陋規,分廩貧士。主持清朝江南的第一場鄉試一一南京鄉試,誕生了清代歷史上的第一名狀元。清順治七年(1650),升任大理寺左寺丞。壬辰年(1652)予告故里。清順治十五年(1658),祀為鄉賢。
主要成就
中國檔案之父
本    名
高去奢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河北省寧晉縣曹伍疃村人(古唐城)
性    別

高去奢名宦鄉賢

高去奢,北直寧晉人。崇禎十一年(1637)以進士任陝西涇陽知縣。修城賑餞,英敏有為,以憂去。後為御史,官至大理寺丞。《陝西通志》和《重修涇陽縣誌》卷一都記載:”元大德間知縣王據重修,集賢學士蕭(奭鬥)為之記,明宏治間知縣宋鑑重修,嘉靖間知縣屈諫起大門,為重樓,崇禎間知縣高去奢以陰陽家言稍抑焉。“知縣高去奢重修惠果寺。”
崇禎十七年(1644)官禮部主事。順治元年(1644)明亡後歸鄉。被李自成授職州牧。爾後降清,授湖廣道監察御史,高去奢“請勤召對疏”。順治二年六月(1645),湖廣道監察御史高去奢在其奏疏中稱:“今聞凡六部奏事,須由各部啓心郎翻譯,此間如系忠順者,可如實稟告,皇帝亦可熟知諸大臣之誠悃。如奏事繫有關啓心郎本人者,則其話音一轉,巧言更改,即差萬里之遙,與已無干矣。而皇帝允准諸官入內覲見之意,亦徒勞也。”啓心郎除負責一些具體事務之外,至清兵入關後,啓心郎還肩負起清初統治階層內部滿漢之間的翻譯這一重任。由於大量明朝降官以及清初科舉遴選出的漢人加入清朝統治階層,滿漢之間的語言障礙變得日益凸顯。高去奢作為明朝的降官,敏鋭地觀察到啓心郎在清初政局中所起到的作用。《清實錄.順治朝實錄》卷之十三:“湖廣道監察御史高去奢奏言。台諫之設。所以寄耳目之司。今國運方隆。庶司充列。而獨令台省班聯、晨星寥落。非所以廣言路也。請行部曹改授之法。採其聲望素著者銓補。下部院酌議。” [1] 
順治二年(1645),升任江南學政,“以其直聲久著、令別候優擢。”
是年,南明弘光政權滅亡,清廷從科臣龔鼎孽、學臣高去奢之請,命南京鄉試於同年十月舉行。十二月,“禮部議覆、江南學臣高去奢疏言、江南鄉試、舊額生員。中式一百二十五名。監生三十八名今南雍已裁、本省在監者、即與生員一體考試。應增二十名。從之。”
順治三年(1646)。高去奢等主持的南京鄉試,經三月殿試傅以漸成為清代歷史上的第一名狀元。清順治七年(1650)升任大理寺左寺丞。高去奢撰寧晉《重修廟學記》。原存於寧晉縣文廟,後埋於原址地下。碑文載清康熙《寧晉縣誌·藝文志》。
金剛寺,今在北京市西城區德勝門內大街辛勤衚衕慈覺寺,該寺當年為什剎海地區有名的寺廟之一。清順治十年(1653)大理寺丞高去奢撰寫的《金剛寺次略記》碑立在殿宇的東側,文字簡略卻有文采。 [2] 
可惜碑已不存,今存《金剛寺碑》拓片,順治十年(1653)四月七日,高去奢撰金剛寺碑文。首題:“金剛寺次略記”,額篆書題:“金剛寺十方常住碑”。張學曾正書並篆額。
清順治十年(1653),因病辭官。順治十五年(1658),祀鄉賢。清初大學士魏裔介撰《別駕沱濱高公暨魏孺人合葬墓誌銘》:“柱河公,諱去奢,崇禎丁丑進士,累官至大理寺丞,俱崇祀鄉賢,入名宦。”

高去奢創制“檔案”

我國檔案學的起源與發展,不能不提及高去奢。“檔案”一詞的起源與高去奢密切相關,中國檔案學的肇始與高去奢密不可分,高去奢堪稱“檔案之父”。
清順治二年(1645),從御史高去奢之請,清王朝下令衙門奏事俱繕本章不許複用木籤。清人遂以檔子通稱檔案。《順治朝實錄》卷十六:“(順治二年五月甲辰)。令各衙門奏事俱繕本章,不許複用木籤,從御史高去奢請也。” [3] 
檔案一詞始見於清代,中國明代以前對檔案的稱呼與文書不加區分,有典、冊、策、中(冊字的省形)、簡牘、文書、簿書、案卷、文案、案牘等稱謂。明末,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金汗國,傳遞文書也用木牌,清入關後改用紙張書寫,但習慣相因,仍將保存起來的文書稱作“檔案”“檔子”。清初內閣名文館,其檔子房存貯檔冊。入關後,檔冊多移入北京內閣大庫。正如《柳邊紀略》所説,“邊外文字多出於木,往來傳遞者曰“牌子,以削木若牌故也。存貯年久者曰“檔案,或曰“檔子”,以積累多貫皮條掛壁,若檔故也。然今文字之書於紙者,亦呼日“牌子檔子’矣。
按漢字本義,“檔”為橫木框格,係指存放東西的閣架;“案即小桌子一類的東西,引伸為處理某一事件的案卷。“檔案”即存入檔架的案卷,沿用至今,仍有其形象的和內在的意義,並賦予了新的科學含義。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