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體系理論

鎖定
體系理論,又稱“國際關係的系統論”。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中的重要流派之一。最初萌芽於20世紀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盛行於60年代以後。
中文名
體系理論
別    名
國際關係的系統論

體系理論產生原因

首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政治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歐洲失去了以往的世界中心地位,美、蘇先後強盛,成為超級大國,再加上第三世界的迅猛崛起,世界走向多極化。這些變化使過去圍繞歐洲列強爭霸而形成的傳統國際關係理論,不再適應世界政治發展的需要。
其次,戰後,聯合國以及其他國際組織大量出現在國際社會上,國際關係中的行為主體從過去的單一狀態(主權國家)變為多元化態勢。
第三,戰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使系統論的理論和方法滲透到國際關係學的研究領域。

體系理論理論特徵

該理論體系的特徵有:
強調國際社會的整體,認為所謂“體系”是在特定環境下相互作用的若干組織和實體組成的整體,而且這種整體擁有組成部分在孤立狀態時所不具備的整體功能,通俗地講即1+1> 2;
強調國際社會的層次,認為在國際關係中,除了國家之外還有眾多的行為者,如國際組織、跨國公司、利益集團、政黨組織、個人等等;
強調國際社會的聯繫,認為國際關係的各行為主體之間是相互聯繫、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
強調國際社會的穩定,認為儘管國際關係中廣泛地存在着衝突與合作,但是國際體系的發展將確保國際社會趨向穩定。

體系理論代表理論

體系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論有:
戴維·伊斯頓和卡爾·多伊奇的“政治系統理論”;
蓋布里爾·阿爾蒙德的“系統環境論”;
理查德·羅斯克羅的“國際體系行為結果模式”;
斯坦利·霍夫曼的“體系結構理論”和莫頓·卡普蘭的“國際關係的系統論”。
尤其是卡普蘭在其《國際政治的系統與過程》一書中,提出了國際體系的6種模式:均勢體系、鬆散的兩極體系、牢固的兩極體系、全球體系、等級統治體系和單位否決體系,並從“基本規則”、“轉化規則”、“角色分類變量”、“能力變量”以及“信息變量”5個方面對每一種國際體系進行了系統的分析,為國際關係理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此外,其他一些學者,如戴維·辛格肯尼斯·華爾茲等人,亦提出了自己的國際關係系統理論,從而使系統理論成為國際關係學中最有影響的理論流派之一。體系理論的產生和發展,標誌着西方國際關係學的重大進步。 [1] 
參考資料
  • 1.    羅肇鴻、王懷寧主編.《資本主義大辭典》:人民出版社,1995年5月:第49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