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骨囊腫

鎖定
骨囊腫是骨的瘤樣病變,又名孤立性骨囊腫囊壁為一層纖維包膜,囊內為黃色或褐色液體。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預後良好
中醫病名
骨囊腫
別    名
孤立性骨囊腫
多發羣體
4—20歲人羣
常見發病部位
股骨頸、股骨上端和肱骨上端
常見病因
病理性骨折
常見症狀
疼痛、腫脹,功能障礙
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

骨囊腫臨牀表現

1.多見於5—15歲兒童,隨着年齡增長,囊腫逐漸向骨幹方向移動。
2.一般無明顯症狀,X線攝片才發現此病。
3.X線攝片顯示長骨幹骺端或骨幹部位有橢圓形溶骨破壞,邊界清楚,其周圍可見薄層硬化帶,骨皮質可有輕度膨脹變薄。

骨囊腫診斷鑑別

1.多見於兒童及少年,好發於長骨幹骺端。
2.無明顯症狀,或有輕微疼痛和壓痛,病理性骨折可為最早症狀和體徵,或經X線攝片發現病變。
3.X線攝片顯示長骨幹骺端有橢圓形密度均勻的透明陰影,病變侷限,與正常骨質間有明顯界線,骨皮質膨脹變薄。
4.病理檢查可確診。

骨囊腫疾病治療

骨囊腫治療原則

1.手術刮除、植骨,術中需徹底刮除纖維包膜,以防復發。
2.合併病理性骨折者,有時骨囊腫可自行癒合。若骨折癒合後,仍殘留囊腫,則應作手術。
3.對於兒童患者,可試用醋酸甲基強的松龍注入骨囊腫腔內。注射量40—200毫克,按囊腫的大小和兒童的年齡而定。

骨囊腫用藥原則

1.骨囊腫病者以手術刮除植骨術治療為主。
2.近十多年來國內外有用醋酸甲基強的松龍囊腫腔內注射多次,藥量示囊腔大小和兒童年齡而定,一般用40—200mg,2個月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