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騾幫會館

鎖定
騾幫會館,位於陝西省商洛市山陽縣漫川關鎮的中街,始建於清光緒九年(1883年),由陝西、湖北、四川和河南的騾幫共同出資修建。 [3] 
騾幫會館坐北向南,會館由兩部分組成,東為關帝廟,西為馬王廟,合稱騾幫會館。現存大殿、獻殿、東西廂房、戲樓,佔地3330平方米。戲樓與廟院相向,亦為南北兩座並列。北樓較大,歇山頂;南樓略小,為重檐三滴水。騾幫會館南側有武昌館,北側有北會館,加之附近的樓閣式民宅,組成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築羣,融清代南北建築風格之觀。 [1]  [3] 
2013年3月5日,騾幫會館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中文名
騾幫會館
地理位置
陝西省商洛市山陽縣漫川關鎮的中街
所處時代
佔地面積
3330 m²
保護級別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別    名
馬王廟
編    號
7-1441-3-739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騾幫會館歷史沿革

騾幫會館始建於清光緒九年(1883年),俗稱“馬王廟”。
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增修馬王廟,建戲樓。
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騾幫會館竣工,歷時五年。 [3] 

騾幫會館建築格局

騾幫會館坐北向南,會館由兩部分組成,東為關帝廟,西為馬王廟,合稱騾幫會館。現存大殿、獻殿、東西廂房、戲樓,佔地3330平方米。戲樓與廟院相向,亦為南北兩座並列。北樓較大,歇山頂;南樓略小,為重檐三滴水。 [3] 
騾幫會館

騾幫會館主要建築

騾幫會館關帝廟

關帝廟大殿、獻殿與東西廂房組成四合院,中為天井,院中四面台階均用大青石條磨光對縫砌築,天井中用石子拼砌團花圖案。大殿與獻殿面闊三間,長11米,廊深2.75米。柱高10米,直徑0.35米。屋頂結構為十一架樑,屋面為五脊硬山,馬頭牆。殿前橫額枋深雕蔓草變形雙鳳朝陽紋,橫額枋與平板橋之間飾“萬”字花格,柱頭飾花瓶子。屋內梁與駝峯、柱頭均浮雕花卉、瑞獸、戲劇人物故事。大殿前裝置石門坎並淺雕花紋飾,門窗隔扇均通飾各種花格,玲瓏剔透,富麗堂皇。 [3] 

騾幫會館馬王廟

馬王廟建築式樣同關帝廟,中有隔牆一道。關帝廟戲樓通高11.79米,為九脊重檐歇山頂,面闊三間,高13.1米,進深9米,台口寬6.8米,兩次間各為3.15米。橫額枋雕三組人物故事,額枋上飾兩道花格,裝封面板,板左右雕“衞”字花紋,紋上飾暗八仙。柱子下翹檐接合部和三角裙板上浮雕兩個畫面,左為“牧童遙指杏花村”,右為“江楓漁火對愁眠”。接檐處飾檐軒,舞台用厚0.3米木板鋪砌,藻井用施式檐軒刻頂,中飾八卦太極圖。 [3] 

騾幫會館馬王廟戲樓

馬王廟戲樓通高11.88米,單檐歇山頂,面闊三間,長11.2米、進深9.64米,舞台寬6.7米,兩次間各為2.2米,舞台用0.30米大板鋪砌,藻井為八角形。樑架有“大清光緒十二年建戲樓,騾幫會館眾弟子創修”等題記。戲樓內外皆飾木雕風俗人物、雙龍戲珠、丹鳳朝陽等圖案,工藝考究精細。 [3] 

騾幫會館歷史文化

  • 市場要道
會館面臨靳家河,地處湖北通往西北的水陸交通要衝,系當時鄂、陝、湘、晉、豫5省客商雲集的物資散地和水陸交易市場。騾幫會館南側有武昌館,北側有北會館,加之附近的樓閣式民宅,組成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築羣,融清代南北建築風格之觀。 [1] 

騾幫會館文物保護

2013年3月5日,騾幫會館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 

騾幫會館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騾幫會館位於陝西省商洛市山陽縣漫川關鎮的中街。 [3] 
  • 交通指引
山陽縣人民政府距離騾幫會館58千米,駕車約70分鐘可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