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馮豔

(中國留學日本女導演)

鎖定
馮豔,中國內地女導演,畢業於天津外國語學院日本文學專業。
1994年,執導個人第一部電影《上學》。1997年,執導電影《歸鄉路迢迢》;同年,執導紀錄片《長江之夢》,該片入選亞洲新浪潮單元,獲得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優秀獎。1998年,執導電影《小肖的春天》。2007年,紀錄片《秉愛》獲得第10屆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亞洲新浪潮小川紳介獎” [1]  ;同年,翻譯文學作品《收割電影》 [2] 
中文名
馮豔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畢業院校
天津外國語學院
代表作品
秉愛、長江之夢、小肖的春天
主要成就
第1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優秀獎
第10屆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亞洲新浪潮小川紳介獎”
第4屆中國紀錄片交流周優秀紀錄獎

馮豔人物經歷

馮豔導演
馮豔導演(2張)
1984年,從天津外國語學院日本文學專業畢業。1994年,開始用超8和DV製作紀錄片,並執導了個人第一部電影《上學》。1997年,執導電影《歸鄉路迢迢》;同年,執導紀錄片《長江之夢》,該片入選亞洲新浪潮單元,獲得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優秀獎。1998年,執導了電影《小肖的春天》。
2002年,執導紀錄片《秉愛》,該片記錄了住在三峽庫區的普通農婦張秉愛的生活,獲得亞洲新浪潮單元小川紳介獎 [1]  、西班牙Punto De Vista國際紀錄片電影節大獎、第4屆中國紀錄影片交流周優秀獎。
2007年,翻譯文學作品《收割電影 [2]  ,該書是日本電影評論家山根貞男在日本紀錄片導演小川紳介去世後,根據小川生前在各地的講演錄音整理而來。全書分為春、夏、秋、冬四章,講述了小川攝製組織從拍攝學生和農民的抵抗運動起步,到拍攝稻穀、村莊,拍攝農民的心靈世界這一轉變和成長過程。

馮豔主要作品

馮豔導演作品

時間
名稱
類型
1994年
《上學》
電影
1997年
《歸鄉路迢迢》
電影
1997年
《長江之夢》
紀錄片
1998年
《小肖的春天》
電影
2007年
《秉愛》
紀錄片

馮豔編劇作品

時間
名詞
類型
2019年
巾幗志楊門女將 [3] 
電影

馮豔翻譯作品

時間
名稱
2007年
《收割電影》——小川紳介的世界
2007年
《長江邊的女人》

馮豔獲獎記錄

影視類
  • 1998    第1屆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優秀獎    長江之夢    (獲獎)    
  • 1997    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亞洲新浪潮單元    長江之夢    (獲獎)    
  • 1998    第22屆香港國際電影節    長江之夢    (獲獎)    
  • 1998    德國柏林人類學電影節    長江之夢    (獲獎)    
  • 1998    第1屆雲之南人類學電影節    長江之夢    (獲獎)    
  • 2007    温哥華國際電影節    秉愛    (獲獎)    
  • 2007    釜山國際電影節    秉愛    (獲獎)    
  • 2007    維也納國際電影節    秉愛    (獲獎)    
  • 2007    第4屆中國紀錄片交流周優秀紀錄獎    秉愛    (獲獎)    
  • 2007    第10屆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亞洲新浪潮單元小川紳介獎、社團電影獎[1]     秉愛    (獲獎)    
  • 2007    西班牙“觀點”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最佳影片獎    秉愛    (獲獎)    
  • 2007    南特三大陸電影節銀氣球獎    秉愛    (獲獎)    
  • 2007    比利時Filmer A Tour Prix電影節大獎    秉愛    (獲獎)    
  • 2007    第32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優秀紀錄片人道獎    秉愛    (獲獎)    
  • 2007    《南方週末》2007年年度電影    秉愛    (提名)    

馮豔人物評價

導演馮豔對鏡頭有很強的把握能力,三峽庫區優美的自然風景和個體命運的轉折結合在一起,使《秉愛》既富有強烈的時代感,又有歷史的縱深感,時代背景和個體命運的糾纏,很是讓人感嘆唏噓 [4] (中國網絡電視台評)
《秉愛》圖集
《秉愛》圖集(8張)
導演馮豔的面孔雖生,但卻是紀錄片中的“老將”。作為一名環境經濟學博士,對於三峽動工,她本能地敏感,於是便一頭紮了進去。但是她的目光遠非停留在有關移民拆遷以及所引起糾紛這些表面的事情上面,雖然這是不可避免的。她的片子中也有着主人公與當地官員矛盾衝突的場面,但是它們並沒有成為特別強調的重心,同樣影片也沒有特別強調物質生活的匱乏貧困,而是將鏡頭深入到了人物的內心,拍出了這個叫做張秉愛的婦女的精神世界,這個無人知曉的小世界竟如此充實和美麗,這也使得這部影片顯得如此大氣和美麗 [5] (崔衞平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