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馮蕙

鎖定
馮蕙(1931年3月-2020年6月15日),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編審,原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室務委員、編審,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名譽理事,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長期研究毛澤東生平和思想。參加編輯《毛澤東選集》(1—4卷)第2版、《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毛澤東文集》、《毛澤東書信選集》,擔任《毛澤東年譜(1893—1949)》的副主編之一。發表《〈毛澤東選集〉一至四卷第二版編輯紀實》、《〈毛澤東書信選集〉介紹》、《〈毛澤東文集〉介紹》、《毛澤東領導起草〈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經過》、《抗戰後期中國共產黨政策中的幾個理論問題》、《六屆六中全會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理論創新,不斷開闢馬克思主義新境界——學習〈毛澤東文集〉的一些體會》、《〈反對本本主義〉在毛澤東思想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澤東與第二次鄭州會議》等研究文章。
2020年6月15日,馮蕙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1] 
中文名
馮蕙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四川成都
出生日期
1931年3月3日
逝世日期
2020年6月15日
畢業院校
中國人民大學
性    別

馮蕙人物生平

1936年秋至1943年底,先後在四川省立小學、成都犀浦鎮中心小學、成都三英小學讀書。1944年春至1946年底,在成都蜀華中學讀初中。1947年春至1949年底,在四川省立女子中學讀高中,期間參加進步組織“向日葵讀書會”,學習魯迅著作和十九世紀俄羅斯文學作品,並在報刊發表多篇短文。
1950年3月在成都市參加工作,擔任第二區中心小學教員,同年8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1年4月,到成都市文教局工作,同年11月在川西區黨委組織員訓練班學習,1952年2月到川西區黨委組織部工作。1952年7月至9月,在四川大學幹部補習班學習。1952年9月至1954年8月,在中國人民大學中共黨史研究班學習,並於195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54年9月至1958年8月,在中國人民大學黨史教研室攻讀四年制研究生。
馮蕙先後擔任《延安頌》《尋路》《解放》《解放大西南》《太行山上》《辛亥革命》《周恩來在重慶》《換了人間》等多部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的歷史顧問。她還牽頭組織為《辭海》《大百科全書》等辭書撰寫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鄧小平、陳雲等領導人及他們的重要著作的詞條。抱病期間,用最後的精力,整理出版了專著《毛澤東著作編研文存》。馮蕙同志把她的一生全部奉獻給黨史和文獻事業。
1956年起被借調到中央政治研究室黨史組工作,1962年正式調該室。在此期間,曾參加《毛澤東選集》1-3卷註釋校訂和《劉少奇選集》的註釋工作,並參加《中國史稿》和《中共黨史大事記》等書的編寫工作。1966年調中央馬列主義研究院黨史組。“文革”開始後被隔離審查。1969年7月至1971年6月,被下放到河北漢沽農場勞動。1971年回京參加中央馬列主義研究院幹部批陳整風學習班。1973年底,被分配到河北人民出版社政治理論編輯室任編輯。粉碎“四人幫”後,積極參加了揭批“四人幫”的鬥爭,她的問題也得到平反。1979年在河北人民出版社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1981年5月,馮蕙同志調中央文獻研究室從事毛澤東著作編輯和生平思想研究工作,先後擔任研究人員、文稿小組組長。1983年9月作為中直機關代表,參加了中國婦女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1984年10月任毛澤東著作和生平研究組副組長(副局級)。1987年1月被評為編審。1988年4月任中央文獻研究室室務委員(正局級)。1992年開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0年2月退休。
2020年6月15日22時37分,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原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室務委員、編審,中國中共文獻研究會名譽理事,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退休幹部馮蕙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1] 

馮蕙主要貢獻

反對本本主義》在毛澤東思想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毛澤東文集》編輯記事
對《1941—1981:胡喬木與毛澤東》一文的一個補正
毛澤東與第二次鄭州會議
談談毛澤東《詞二首》的寫作時間及其他
《毛澤東年譜》(中卷)若干問題的辨析與補記(之一)
六屆六中全會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關於毛澤東同黃炎培的一次談話
再談《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起草經過:答《只有忠實於事實,才能忠實於真理》一文
參加毛澤東著作編輯工作的一些體會
團結和勝利:七大的工作方針
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最後一年: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研究心得之三
毛澤東和新中國的起步: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研究心得之一
毛澤東領導起草《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經過
讀《不做調查沒有發言權,不做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 [2] 

馮蕙出版圖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