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馮汝驤

鎖定
馮汝驤(1875——1947),字雋三,臨縣磧口鎮馮家會村人。少年入縣癢,成為優廩,是本縣名儒賈鳳書的高材生光緒二十九年(1903)中舉,後又考入北京大學,成為北大文科優等生。
中文名
馮汝驤
出生日期
1875年
逝世日期
1947年
性    別

馮汝驤人物簡介

民國2年(1913),北大文科畢業,受山西省立一中聘請任國文教師。知識淵博,講解能結合實際,深入淺出,引人深思,課餘輔導來者不拒,盡心釋疑,未幾即名傳省城。後以文會友,成為山西知名文儒晉城郭象升、河津李亮功的知己。

馮汝驤人物履歷

臨縣知事俞受彤訪知馮汝驤是一位熱心教育的大學畢業生,又是省城頗有名聲的教師,遂多次差人邀請。民國3年(1914)冬,馮返回故里,擔任了臨縣第一高等小學校長。是時,學校初創,各項制度也不完善,為辦好學校,他以身示範,組織教師編寫教材,訂立制度,在組織教學中,既重教,發展學生的知識才能,又重導,培養學生的品德,為臨縣育出了新一代人才。
民國4 年(1915),新任知事胡宗虞遍訪臨縣耆老學者,諮商縣署公事,對馮汝驤尤為重視,每有要事,就邀請他參加商議。民國6年,宗虞主持修縣誌,邀請馮汝驤參與,他提供和撰寫了很多寶貴的史料,當年,山西省公署成立育才 館,他再度考入育才館學習,結業後委任太谷縣承政員。民國10年,以學優政嫺調任省公署政務廳第三科科員,民國14年又調任省公署第二處主任科員,後又調任省公署政務廳秘書處主任科員、股長。民國26年任命為鄉寧縣縣長。在職期間,為政清廉,深得民心。在從事政務交往中,他日感閻錫山政權的腐敗,對官吏爾虞我詐,盤剝民眾,深為不滿。任職年餘,即告老回鄉,直至離世,再未出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