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馮國平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大腦與認知科學系教授)

鎖定
馮國平(Guoping Feng),男,浙江省桐廬縣分水鎮 [9]  ,美國國籍。分子神經生物學家,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4]  ,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副所長,麻省理工學院大腦與認知科學系教授,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博德研究所研究員 [1]  [3]  [8] 
馮國平於1982年獲得浙江醫科大學醫學學士學位;1985年獲得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藥理學碩士學位;1986年至1989年任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藥理學系研究助理;1995年獲得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分子遺傳學博士學位;1995年至2000年在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解剖學和神經生物學系進行博士後研究;2000年至2008年任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助理教授;2008年至2010年任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副教授;2010年任麻省理工學院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Poitras講座教授;2012年任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博德研究所主任;2014年任博德研究所研究員 [3]  ;2019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1]  ;2023年10月當選為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 [8]  ;2024年4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4] 
馮國平主要從事大腦神經疾病的研究工作,如開拓新的治療靶點,以及技術轉化等 [9] 
中文名
馮國平
外文名
Guoping Feng
國    籍
美國
畢業院校
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19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2023年當選為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
2024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學    位
博士
學    歷
研究生
籍    貫
浙江桐廬

馮國平人物經歷

馮國平
馮國平(3張)
1978年至1982年,馮國平在浙江醫科大學(現浙江大學醫學院)攻讀醫學學士學位。
1983年至1985年,在上海第二醫科大學(現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攻讀藥理學碩士學位。
1986年至1989年,任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藥理學系研究助理。
1989年至1995年,在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攻讀分子遺傳學博士學位。
1995年至2000年,在華盛頓大學醫學院解剖學和神經生物學系進行博士後研究。
2000年至2008年,任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助理教授。
2008年至2010年,任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副教授。
2010年,任麻省理工學院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Poitras講座教授。
2012年,任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博德研究所主任。
2014年,任博德研究所研究員。 [3] 
2019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1] 
2023年10月,當選為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 [8] 
2024年4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14] 

馮國平主要成就

馮國平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馮國平專注於研究神經突觸和環路功能及神經疾病發生機理,創建神經系統研究新技術;系統揭示了乙酰膽鹼能神經突觸的發育機理,同時創建了為神經生物學界廣泛應用的綠色熒光蛋白轉基因小鼠模型。 [8] 
  • 學術論文
截至2022年7月,馮國平在《自然》《Neuron》《Cell》等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 [9] 
學術論文(部分)
學術論文名稱
期刊名稱
刊發時間
Cortico-striatal synaptic defects and OCD-like behaviors in SAPAP3 mutant mice
《自然》
2007年
Regulation of Synaptic Growth and Maturation by a Synapse-Associated E3 Ubiquitin Ligase at the Neuromuscular Junction
Light-Induced Activation of Neural Circuitry in Transgenic Mice Expressing Channelrhodopsin-2
《Neuron》
Single-neuron labeling with inducible cre-mediated knockout in transgenic mice
2008年
資料來源: [4] 
  • 學術交流
時間
學術活動名稱
舉辦地
2018年5月
腦科學與教育創新高峯論壇 [11] 
上海
2021年6月
第三屆中國計算與認知神經科學會議 [13] 
-
2022年10月
2022年北大醫學孤獨症研討會—病因學與家庭支持 [12] 
北京

馮國平人才培養

  • 講授課程
馮國平(右一) 馮國平(右一)
據2023年11月麻省理工學院大腦與認知科學系官網數據,馮國平講授《Molecular and Cellular Neuroscience Core I》和《Molecular and cellular neuroscience core II》兩門課程。 [4] 
  • 科研觀點
馮國平認為做研究要有闖勁,不要怕失敗,對於研究生們,這一點尤其重要。其次,不光是要乾的勤,也要乾的巧,對於課題的設計要多論證,對於細節也要考慮到。做科研的話,如果僅僅是喜歡科學(like science)的話是遠遠不夠的,你必須要熱愛科學(love science)。有這樣的熱情,積極尋找自己科研的興趣點,從研究生階段就慢慢積累,這樣才會成功。 [5] 
  • 鼓勵晚輩
2022年8月,馮國平結合個人的科研經歷鼓勵中科中山藥物創新研究院的科研人員要勇於溝通、學會思考、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發現自己的興趣和長處,明確努力的方向。 [7] 

馮國平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表彰單位
2019年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1] 
美國藝術與科學院
2023年10月
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 [8] 
美國國家醫學院
2024年4月

馮國平社會任職

時間
職務
2006年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評審專家 [2]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精神病學研究聯盟顧問 [2]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Gallo研究與臨牀中心科學顧問委員會委員 [2] 
2011年
華東師範大學紫江講座教授 [6] 

馮國平人物評價

“馮國平是神經轉基因動物模型方面的國際頂級專家,光遺傳學研究的開拓者之一。”(上海交通大學校友總會辦公室) [8] 
“馮國平是美國神經生物學領域著名學者,光遺傳學研究開拓者之一,在精神性疾病機制研究和轉化神經科學研究方面有重要貢獻。”(浙江大學評) [10] 
“馮國平是國際著名分子神經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腦功能與腦疾病重點實驗室評)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