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馮可參

鎖定
馮可參,生卒年不詳,字位兩,邵武府邵武縣人。順治辛丑科進士。知山東郯城縣,有惠政。解任寓郯七載,纂修《郯城縣誌》十卷。
本    名
馮可參
位兩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邵武府邵武縣
主要成就
纂修《郯城縣誌》十卷
功    名
進士

馮可參人物生平

馮可參,生卒年不詳,字位兩,福建邵武府邵武縣人。順治十八年(1661),登辛丑科同進士第250名(馬世俊榜)。知山東郯城縣,有惠政。解任寓郯,士民供薪米者七載。期間纂修《郯城縣誌》十卷,康熙十二年刻本。比歸,澹泊自甘,足跡不履城市。甲寅(1674)耿變,舉家潛匿山谷,可參日夜慟哭,以憂憤死。 [1] 

馮可參親歷地震

康熙七年(1668)六月十七日戌時,我國曆史上大陸東部最大的一次地震在郯城發生。這次地震震中為郯城,受災嚴重。地震發生的那一刻,剛剛走馬上任不到兩月的郯城縣令馮可參,正盤算着新官上任三把火該如何造福一方民眾,結果地震發生了。馮可參除了身先士卒抗震救災外,還親自寫下災情報告用快馬送抵山東巡撫劉芳躅處,劉芳躅將山東的災情彙總後上報朝廷。
大地震的陰影在馮縣令的心裏總是揮之不去,銘心刻苦,也許就是他的悲憫之心葬送了日後自己的錦繡前程,因催徵捐税不力被免職。免職後的馮可參並沒有離開郯城,在新任縣長的懇請下,他擔當起了康熙年間《郯城縣誌》的主筆,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對大地震進行了較大篇幅的記述。馮可參用歌謠體寫成的《災民歌》,成為我國古代歷史上最長的地震史:“郯城野老沿鄉哭,自言地震遭荼毒。忽聽空中若響雷,霎時大地皆翻覆。或如奔馬走危坡,或如巨浪搖輕軸。忽然遍地湧沙泉,忽然頃刻皆乾沒。開縫裂坼陷深坑,斜顫傾欹難駐足。陰風颯颯鬼神號,地慘天昏蒙黑霧……”
郯城大地震造成了極為慘重的災難,馮可參作為當時耳聞目睹大地震實情實景的倖免於難者,對這次大震作了真實生動的描述,表達了自己的真情實感。保存下來的詩文,不僅為後人研究這次地震提供了許多第一手資料,而且也為古代文學園地增添了奇異花朵。 [2] 
參考資料
  • 1.    郝玉麟.《福建通志》:古籍,乾隆二年:卷四十八人物六 邵武府
  • 2.    1668,郯城大地震  .琅琊新聞網[引用日期201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