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鞍村

(貴州省正安縣和溪鎮馬鞍村)

鎖定
馬鞍村屬貴州省正安縣和溪鎮管轄,位於和溪鎮南四公里,與米糧村、青龍村、和溪村相鄰。
中文名稱
馬鞍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貴州省正安縣和溪鎮
地理位置
中國西南
面    積
20平方公里
人    口
3892人
方    言
北方方言
著名景點
水田壩

目錄

馬鞍村簡介

馬鞍村位於和溪鎮南四公里,與米糧村、青龍村相鄰,芙蓉江從馬鞍村邊沿而過,緊靠207省道。全村所轄15個村民組,3892人,827户,耕地面積2491畝,森林覆蓋面積10830.2畝。主要以水稻、玉米、烤煙、茶葉為主要種植,養殖以豬、牛、雞鴨為主。

馬鞍村脱貧政策

今年來,和溪鎮馬鞍村嚴格按照“五個一批”總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縣委“399661”和鎮黨委“356661”脱貧攻堅行動計劃,把脱貧攻堅作為一切工作的統攬,不斷開拓創新、真抓實幹、克難攻堅,堅決打贏扶貧攻堅戰。
產業扶持到組到户,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因户施策,按照“滴灌式”產業扶貧模式,以茶葉、核桃、畜牧等傳統產業為基礎,緊緊依託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發展經果林、蔬菜、藥材等多種經濟,通過土地流轉形成適度產業規模。以加強技術指導、狠抓田間管理為重點,將207省道、高速公路沿線打造成杭白菊、辣椒產業經濟走廊;以支部導航、合作社領辦、大户帶頭、羣眾致富為目標,將田壩組打造成農旅一體產業經濟走廊;以貴州正安香樹龍腦開發有限公司為龍頭,將周家溝、馬家山、石橋、洞口、劉家塘、張家咀等組打造成標準化藥材生產基地;以大户成立核桃種植合作社為龍頭,將上白巖、趙家溝、白房子等組打造成核桃、野木瓜生產基地;以果蔬專業合作社為龍頭,將李教組、張教組打造成生態有機蔬菜生產基地。通過發展產業脱貧85户。
基礎設施改善到組到户,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爭取項目投資200萬,實施500餘畝高標準基本農田整治工程,解決以前小村田壩三個小組的農田灌溉渠、產業道路提升等問題;搶抓市、縣對口幫扶機遇,推進農村危房改造,三年內改造危房148户,同時整合生態補償、移民搬遷、危房改造政策,扶持貧困户擺脱不適宜生存、發展的環境;加快交通及信息網絡建設,三年內硬化95户以上院落農村公路8條19.8公里,新修到户機耕路45.8公里;實現村級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建小型垃圾池20口,徹底改善全村人居生活環境。
教育培訓到組到户,提高羣眾基本素質。大力實施新型農民培養工程,加強農民適用技術技能培訓,着力培養特色產業示範帶頭人、科技種養能手、農民經紀人,做到“培訓一人、脱貧一户”;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開展文明創建活動,提倡鄉風文明,充分調動農民羣眾自主脱貧的積極性。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