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陸葡萄

鎖定
馬陸葡萄,上海市嘉定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馬陸葡萄始種於1981年。1981年春天,果樹技術員單傳倫和同事們種植了近80畝果樹,其中2.2畝巨峯葡萄就是馬陸葡萄的開端。 [7]  20世紀90年代中期到21世紀初,馬陸葡萄採用“控產保優”措施,規模上由大變小;21世紀初開始,馬陸葡萄進入市場化運作。嘉定區土壤耐旱耐澇,抗逆性強,有利於葡萄植株穩定生長;淡水資源豐富,有遍佈的四旁林、生態林,為淨化水質,保護土壤、淨化空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馬陸葡萄巨峯品種果穗中等緊密,果粒橢圓,粒重11-13克,顏色紫紅到紫黑色,果粉厚,果肉軟,汁多味甜,風味濃郁純正、具有草莓香味。
2014年,原國家工商總局正式批准對“馬陸葡萄”實施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9]  2015年2月1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馬陸葡萄”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 
中文名
馬陸葡萄
產地名稱
上海市嘉定區
地理標誌
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批准文號
國家農業部2015年第2231號
批准時間
2015年2月10日
產品特點
果穗中等緊密,具有香味

馬陸葡萄產品特點

馬陸葡萄 馬陸葡萄
馬陸葡萄巨峯品種特點:果穗中等緊密,穗重400-500克,果粒橢圓,粒重11-13克,顏色紫紅到紫黑色,着色度85%以上,果粉厚,果肉軟,汁多味甜,風味濃郁純正、具有草莓香味。
“馬陸葡萄”巨玫瑰品種特點:果穗中等緊密,穗重350-450克,果粒呈雞心形,粒重7-9克,色澤紫紅色,着色度85%以上,果肉較軟,皮肉易分離,汁多味甜,具有濃郁玫瑰香味。
“馬陸葡萄”醉金香品種特點:果穗中等緊密,穗重400-500克,果粒橢圓形,粒重8-10克,果皮黃綠色,果肉軟,汁多味甜,無核,具有濃郁茉莉香味。
“馬陸葡萄”夏黑品種特點:果穗中等緊密,穗重400-500克,果粒橢圓形,粒重6-7克,果皮黑色,果汁紫紅色,無核,具有較濃的草莓香味。 [2] 

馬陸葡萄生產情況

1981年,馬陸鎮10多個村2000多户農民種植了近8000畝葡萄。 [2] 
2006年,馬陸鎮葡萄種植面積310公頃,畝產值達1.5萬餘元。 [4] 

馬陸葡萄產品榮譽

2014年,原國家工商總局正式批准對“馬陸葡萄”實施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9] 
2015年2月1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馬陸葡萄”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 
2019年11月15日,馬陸葡萄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 [3] 
2020年2月26日,上海市嘉定區馬陸葡萄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被認定為第三批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5] 
2021年12月,馬陸葡萄入選被納入2021年第三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6] 
2024年5月,馬陸葡萄入選全國首批《中國農耕農品記憶索引名錄》。 [10] 

馬陸葡萄產地環境

馬陸葡萄土壤地貌

馬陸葡萄 馬陸葡萄
嘉定土壤類型多樣,黃潮泥、潮砂泥分佈在瀏河、吳淞江兩側,基本呈近東西方向帶狀分佈,溝幹泥分佈於東部,青黃土與青黃泥分佈於西部,砂泥分佈於通潮河兩側。土壤為河湖相沉積物,含有豐富的植物碎屑,土壤肥沃,PH值在7.0左右,有機質含量平均為2.03%,可滿足葡萄對酸鹼度和有機質的要求,土壤全氮含量平均1.26%,水解氮含量為100.58ppm,屬中等水平,滿足葡萄發育對氮素的要求。含鉀較豐富,平均含鉀量為2.0-2.5%,速效鉀平均含量為99.27ppm,可有效滿足葡萄對鉀元素的大量需求。土壤介於沙土和粘土之間,其耕性和通氣透水性好,可防止夏季多雨對。 葡萄根系造成澇害,土壤中水氣協調,導熱性強,利於緩解夏季高温對葡萄根系的熱害危害;土壤耕作層深,保肥保水能力強,有利於葡萄根系生長。土壤耐旱耐澇,抗逆性強,有利於葡萄植株穩定生長。 [2] 

馬陸葡萄水文

馬陸葡萄 馬陸葡萄
嘉定區屬太湖區水系,河道總長1800餘公里,平均河網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公里。南境吳淞江和北境瀏河東流經寶山區入黃浦江或長江。按河流流向,基本上分近東西,近南北方向。東西向的主幹河薀藻浜、練祁河、婁塘河,南北向的主幹河鹽鐵河、橫瀝河,均聯接吳淞江和瀏河。河網可容量5263萬立方米,地表徑流量,豐水年1.88億立方米,枯水年0.46億立方米。年內6-9月的地表徑流量豐於它月。淡水資源豐富,有遍佈的四旁林、生態林,林木覆蓋率18.0%,森林覆蓋率10.5%。為淨化水質,保護土壤、淨化空氣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 

馬陸葡萄氣候

馬陸葡萄 馬陸葡萄
嘉定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熱同期,水源充足,水熱配合好。冬天一月平均氣温3.7℃,可充分滿足葡萄休眠期對需冷量的需求(葡萄在7.2℃以下休眠)。7-8月平均氣温27.6℃,可充分滿足葡萄成熟期對高温的需求,使葡萄各個品種達到其獨特風味。全年雨量適中,年60%左右集中在5-9月的汛期,年平均降水量1119.1毫米,年蒸發量882.0 毫米,滿足葡萄各個生長階段對水分的要求。年平均日照2114.8小時,年平均太陽總輻射量114.5千卡/平方釐米,可滿足葡萄開花、座果、成熟等不同發育階段對光照的需求。年平均無霜期223天,有利於早、中、晚不同成熟期葡萄品種的種植。 [2] 

馬陸葡萄歷史淵源

馬陸葡萄大棚 馬陸葡萄大棚 [7]
馬陸葡萄始種於1981年,“馬陸園藝場”首先試種2.2畝“巨峯”,獲得成功。 [7] 
1985年,開始推廣葡萄種植。1987年,嘉定葡萄種植突破2萬畝到上世紀90年代,馬陸的葡萄種植面積達到8000多畝,整個嘉定縣的面積更達到近4萬畝,成為中國南方地區種植巨峯葡萄最成功的地區。 [8] 
1992年8月,馬陸葡萄研究所成立,單傳倫擔任所長。 [8] 
20世紀90年代中期到21世紀初,馬陸葡萄採用“控產保優”措施,規模上由大變小,種植面積減少30%,而葡萄質量卻是由劣變優。這時,大棚設施葡萄開始建立,品種多元化、葡萄果穗套袋率達到100%,控制化肥、農藥、激素的使用等保優措施都先後實施。
2001年,研究所制定上海市第一份地方標準《馬陸葡萄生產技術標準》。
2001年,馬陸葡萄研究所申請註冊“馬陸”牌葡萄商標。
2006年,上海馬陸葡萄主題公園開園,總投資約4000萬元。 [7] 
21世紀初開始,馬陸葡萄完全進入市場化運作。能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葡萄生態型基質栽培試驗成功。 [2] 

馬陸葡萄地理標誌

馬陸葡萄地域保護範圍

馬陸葡萄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上海市嘉定區所轄馬陸鎮徐行鎮華亭鎮外岡鎮安亭鎮南翔鎮江橋鎮嘉定工業區菊園新區7個鎮、1個工業區、1個新區。地理座標為東經121°11′03″~121°35′09″,北緯31°26′09″~31°50′31″。 [9] 

馬陸葡萄質量技術要求

  • 產品品質特性特徵
內在品質指標:“馬陸葡萄”巨峯品種特點:氨基酸組成含量在300-400米克/100克;葡萄糖含量在6-8克/100克;維生素C含量在4-6米克/100克;蛋白質含量在0.5-0.7克/100克;果糖含量在8-10克/100克;總糖含量在16-18克/100克。“馬陸葡萄”巨玫瑰品種特點:氨基酸組成含量在300-600米克/100克;葡萄糖含量在6-9克/100克;維生素C含量在4-6米克/100克;蛋白質含量在0.6-0.8克/100克;果糖含量在8-10克/100克;總糖含量在16-19克/100克。“馬陸葡萄”醉金香品種特點:氨基酸組成含量在300-500米克/100克;葡萄糖含量在6-9克/100克;維生素C含量在4-6米克/100克;蛋白質含量在0.5-0.8克/100克;果糖含量在8-10克/100克;總糖含量在16-19克/100克。 “馬陸葡萄”夏黑品種特點:氨基酸組成含量在300-500米克/100克;葡萄糖含量在5-8克/100克;維生素C含量在3-5米克/100克;蛋白質含量在0.5-0.8克/100克;果糖含量在7-10克/100克;總糖含量在13-17克/100克。
安全要求:各公司、合作社均參加無公害及以上級別的食品安全認證,加強投入品的管理。產地環境條件符合NY5086-2005、NY5112-2005。嚴格執行《無公害食品鮮食葡萄NY5086-2002》標準。
  • 特定生產方式
產地選擇:馬陸葡萄生產基地選擇在無污染和生態條件良好的地區。基地選點遠離工礦區和公路鐵路幹線,避開工業和城市污染源的影響,同時生產基地具有可持續的生產能力。馬陸葡萄的生產嚴格按照葡萄生產地方行業標準和國家無公害食品生產要求執行。
品種範圍:主要保護品種為巨峯、巨玫瑰、醉金香、夏黑。馬陸葡萄種植品種共有100餘個,成熟期自6月初至10月中旬,前後上市時間長達4個月。
生產控制:
建園:葡萄從種植到管理、銷售,會遇到一系列的自然環境與社會問題。因此建園時必須要考慮自然環境、選用適宜品種,並做好園內規劃。種植時每畝使用5-6噸有機肥,25-50千克過磷酸鈣。有機肥施在定植溝中部,磷肥施在表層20釐米熟土層中。種植時間為3月初至3月中旬為宜。種植密度為種植行為南北方向。總長度(大棚 長度)一般不宜超過40米。採用籬架6米寬大棚種植兩行,行距3米,株距1米-2米;採用籬棚架種植兩行,株距1.2-1.5米,(每畝120-150株左右),種植三年後隔株間伐,每畝保留60株左右。
樹體管理:在花序顯露後分2-3次抹芽。第一次抹去不定芽、多芽、雙芽,第2-3次抹去背後芽與過密芽。根據品種、產量要求確定新梢數量,及時綁梢,主梢摘心與副梢處理,去除卷鬚。開花前3-5天至初花期進行整花穗。大花穗去掉副穗後再去掉基部2-4個支穗和1-1.5釐米的穗尖。小花穗不整。先將坐果不好的果穗疏掉,弱枝不留穗,中庸和強壯枝留1穗。對偏大的果穗去掉基部2-3個支穗,摘掉橫向生長和過密的果粒。
病蟲害防治:冬季剝樹皮,剪枯枝,徹底清園。萌芽前(覆膜後芽萌動期)用4-5度石硫合劑開花期前後用兩次防治灰黴病藥物加殺蟲藥。幼果期用0.1-0.3度石硫合劑或廣譜殺菌劑,用藥後套袋。拆袋前(採收前15天)用廣譜性殺菌劑一次。採收前至採收結束時不再用藥。採收後(8月底前後)用1:1:240倍波爾多液。秋施基肥前後,用1:1:200倍波爾多液。兩次波爾多液之間用一次殺蟲藥。
投入品管理: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業防治為基礎,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蟲害的發生規律科學使用化學防治技術。化學防治應做到對症下藥,適時用藥;注重藥劑的輪換使用和合理混用;按照規定的濃度、每年的使用次數和安全間隔期(最後一次用藥距離果實採收的時間)要求使用。對化學農藥的使用情況進行嚴格、準確的記錄。禁止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有“三致”(致畸、致癌、致突變)作用和無“三證”(農藥登記證、生產許可證、生產批號)的農藥。提倡使用礦物源農藥、微生物和植物源農藥。常用的礦物源藥劑有(預製或現配)波爾多液、氫氧化銅、松脂酸銅等。
生產記錄要求:根據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檔案管理辦法”規定,馬陸葡萄生產基地應建立田間管理檔案,載明瞭以下內容:葡萄的品種、來源;數量、田間農事記錄、和採收日期;農膜、肥料等投入品和農藥的來源、名稱、使用對象、時間和用量等有關情況;病蟲害發生與防治情況;產品質量檢測情況等。資料應儘可能長期保存,最少保留2年。
  • 包裝標識相關規定
嘉定區地域範圍內的地理標誌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即上海市嘉定區馬陸鎮農業服務中心提出申請,簽訂《標誌使用協議》並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標誌使用人在產品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和產品名稱組合型式字樣,產品名稱為“馬陸葡萄”。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