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達加斯加陸龜

鎖定
馬達加斯加陸龜又名安哥洛卡象龜,是龜鱉目 [9]  陸龜科馬島陸龜屬動物。體型大,最大甲長可達44.6釐米;背甲土黃色,具褐色斑紋;每塊緣盾上有暗黑色三角形條紋(成體為灰黃色),有1枚喉盾特別突出,圓形;頂部隆起很高,呈圓頂狀,頸盾小;腹甲淡黃色,前半部比後半部大,喉盾特別突出;頭部黃色,較小,上喙鈎形;四肢黃色,前肢具大的鱗片,尾黃色且短;雄性長度和體重大於雌雄。 [10] 
馬達加斯加陸龜分佈於馬達加斯加西北部巴里灣周圍25-60平方千米範圍內,棲息於乾燥熱帶草原或海岸附近的低矮灌木環境中。通常並不挖洞棲身,只會躲藏於草叢或灌木叢下;温度低於適宜温度時,會進入冬眠。馬達加斯加陸龜為草食性,以植物莖葉和果實為食。 [10]  一年四季任何一個時候都可以產卵,雌龜每窩下36個蛋,一季可產卵4~5次,但它們的卵要經過170~300天才能孵化。壽命約為100-200年。 [9] 
馬達加斯加農民用放火來促進作為牛飼料的牧草生長,或者清理出土地用來種稻谷和樹薯。但因為大火,馬達加斯加陸龜賴以生存的森林也正在逐漸消失。另外,馬達加斯島上從非洲引進了南非野豬,在這裏它們沒有天敵,而且馬達加斯加人是禁食豬肉的,數量劇增的南非野豬對於幼仔和龜卵的掠食使得馬達加斯加陸龜生存出現威脅。此外,非法寵物貿易也對野生馬達加斯加陸龜造成了生存威脅。以上原因導致馬達加斯加陸龜瀕臨滅絕,野生龜的數量不超過400只, [9]  馬達加斯加陸龜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極危(CR)等級。 [11] 
拉丁學名
Astrochelys yniphora
別    名
安哥洛卡陸龜
安哥洛卡象龜
犁頭龜
外文名
Angonoka、Madagascan (Plowshare) Tortois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爬行綱
龜鱉目
陸龜科
馬島陸龜屬
馬達加斯加陸龜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曲頸龜亞目
亞    綱
龜鱉亞綱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Vaillant,1885
保護級別
(IUCN 2008年 ver 3.1)——極危(CR) [3] 
中文學名
馬達加斯加陸龜 [1] 
同義學名
Asterochelys yniphora Vaillant,1885

馬達加斯加陸龜動物學史

馬達加斯加陸龜是生活在世界第二大島、非洲東岸的馬達加斯加島上的一種陸龜,所以叫馬達加斯加陸龜。因為它們的胸甲擴展凸出有如犁頭,英國人又稱之為犁頭龜。 [4] 

馬達加斯加陸龜形態特徵

馬達加斯加陸龜
馬達加斯加陸龜(8張)
雄性平均長度41.4釐米,平均體重為10.3千克;雌性平均長度37釐米,平均體重8.8千克。體型大,最大甲長可達44.6釐米。背甲土黃色,具褐色斑紋,每塊緣盾上有暗黑色三角形條紋(成體為灰黃色),有1枚喉盾特別突出,圓形,頂部隆起很高,呈圓頂狀,頸盾小。腹甲淡黃色,前半部比後半部大,喉盾特別突出。頭部黃色,較小,上喙鈎形。四肢黃色,前肢具大的鱗片。尾黃色且短。 [5]  [4]  [6] 
雌雄鑑別:雌龜頸盾較細,尾短,尾柄粗,體長比體寬大20毫米,雄龜無頸盾或頸盾極細小,尾細長,尾端角質突明顯。 [5] 

馬達加斯加陸龜生活習性

馬達加斯加陸龜棲息於乾燥熱帶草原或海岸附近的低矮灌木環境中。草食性,以植物莖葉和果實為食。馬達加斯加陸龜是完全草食性的動物,通常並不挖洞棲身,只會躲藏於草叢或灌木叢下。適宜温度在20-32℃,温度低於14℃時,馬達加斯加陸龜進入冬眠。 [5]  [7]  [4] 

馬達加斯加陸龜分佈範圍

分佈於馬達加斯加西北部巴里灣周圍25-60平方千米範圍內。 [5] 
馬達加斯加陸龜分佈圖 馬達加斯加陸龜分佈圖

馬達加斯加陸龜繁殖方式

馬達加斯加陸龜的交配期為10月至翌年2月,大多在11月和12月。求愛開始於雄性的嗅聞,然後環繞雌性5-30次。雄性推動雌性,有時咬雌性的頭和前肢。交配時,雄性增大的外胚層穿透雌性的甲殼。雄性用它的角斑作為槓桿來推翻雌性。雌性抬起後腿以便抬起後殼。雄性會發出單個連續的聲音。雄性和雌性都有多個配偶,但是每一個配偶之間間隔一定的天數。 [8] 
在草原、竹林、火燒區或大草原的開闊地帶交配三個月後築巢。築巢通常在灌木叢、原木或樹木附近,通常在早晨晚些時候進行。雌性用後腿挖一個淺坑,在挖掘過程中排尿濕潤土壤。平均孔寬11.43釐米,深10.92釐米。雌性將土壤緊緊包裹在蛋上,然後把它們扔了。雌龜一季可產卵4-5次,每個產卵期間隔一個月,每窩下1-6(平均3.2)個蛋,蛋球形、白色,直徑約為4.19-4.7釐米、平均重量為36.2克(20-54克)。 [8] 
孵化期為197-281天不等,平均237天。11月初的降雨通常會導致孵化。幼龜在白天出現,通常甲殼長度為42-46毫米,在孵化時是完全獨立的。在一項為期5年的對兩個種羣的研究中,馬達加斯加陸龜的卵受精率為71.9%,孵化成功率為54.6%。每年,一隻雌性平均孵化4.3只幼龜(Pedrono等人,2001)。 [8] 

馬達加斯加陸龜保護現狀

馬達加斯加陸龜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8年 ver 3.1)——極危(CR)。 [3]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2019年11月26日)——附錄Ⅰ。 [1] 

馬達加斯加陸龜種羣現狀

在所有的龜鱉類中,馬達加斯加陸龜不像其他的龜鱉類一樣總是被人們當成美食大肆捕殺,當地人對該種龜是特別尊重的,不敢任意傷害,他們認為吃馬達加斯加陸龜會走黴運。而且在馬達加斯加島上原本沒有它們的天敵存在。但是,馬達加斯加陸龜也與其他許許多多瀕臨滅絕的動物一樣,正面臨絕種的危機。 [4]  在1993年,安哥洛卡的數量估計在100到400只之間。 [6] 

馬達加斯加陸龜瀕危原因

對馬達加斯加陸龜來説,棲息地的減少是最主要的威脅。馬達加斯加農民用放火來促進作為牛飼料的牧草生長,或者清理出土地用來種稻谷和樹薯。因為大火,它們賴以生存的森林正在逐漸消失。當地人儘管不吃馬達加斯加陸龜,但它們還是會被馬達加斯加人從野生環境中捉回去。因為當地人有傳統認為讓小雞們同馬達加斯加陸龜在一起可以保證它們的健康。而想要人工飼養該種龜是十分不易的,因為幼龜生性孤僻,對環境變遷十分敏感,對食物的種類也十分挑剔,雖然抗病力不差,但是它們卻比較容易因緊迫而拒食。另外,島上從非洲引進了南非野豬,在這裏它們沒有天敵,而且馬達加斯加人是禁食豬肉的,這使得野豬劇增,而南非野豬對於馬達加斯加陸龜的幼仔和龜卵的掠食就成了一個問題。還有,非法寵物貿易也對野生馬達加斯加陸龜造成了傷害。 [4] 

馬達加斯加陸龜保護措施

為了拯救馬達加斯加陸龜,1986年,馬達加斯加水土森林和野生動物保護部門制定了馬達加斯加陸龜拯救計劃。馬達加斯加陸龜拯救計劃包括研究,人工圈養繁育以及地方團體的積極參與。這項計劃執行得非常成功,逾150只幼龜在繁殖中心出生。用於繁殖的成年陸龜都是作為非法寵物由政府查抄來的。最終,一些圈養繁殖的陸龜將返回野生環境。在馬達加斯加島上生活的人們看到了周圍環境的變化。他們已經意識到自己的森林正在消失,湖裏的魚越來越少。他們的生存直接依賴於這些自然資源,因此他們希望能夠保護自己的生活環境。為了減少因為森林大火造成的資源損失,馬達加斯加人已經意識到每個人都有責任來協助撲滅大火,不協助滅火的人將受到懲罰。 [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