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西略

鎖定
馬西略(Marsilius),又譯馬西利烏斯。意大利思想家。生於帕多瓦城,曾任該城教長,後在巴黎研讀醫學與哲學,獲碩士學位。1312~1314年任巴黎大學校長。因擁護王權、反對教廷,於1327年被羅馬教廷開除教籍,逃往巴伐利亞投靠路易四世王朝,繼續反對教皇。其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1320~1324年所寫的《和平的保衞者》一書中。
中文名
馬西略
外文名
Marsilius
別    名
馬西利烏斯
國    籍
意大利
職    業
思想家
出生地
帕多瓦城
學    歷
碩士研究生
主要作品
和平的保衞者

馬西略主要思想

馬西略繼承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思想,認為國家的產生是基於人們對共同需要的認識。為了良好的生活,人類認識到必須分工合作,過羣居生活。最初是家庭,然後是許多家庭聯合為村落。但人類所具有的自私、損人與殘暴等傾向又有礙於合作。理性使人類產生了善惡是非的道德或正義觀念,訂立了許多行為規則,即自然法。為執行這些規則,制裁犯法的人們,於是產生了一種有強制力的政府,國家就產生了。國家存在的目的是實現人類和平的幸福生活;國家由各有分工的 6個等級構成:從事生產的農民、工匠和從事交換的商人,負責保衞的軍人,負責按照《聖經》教誨人們的教士,以及負責保障各等級專司其職、分工互助的官吏。人民是一切政治權力和法律的源泉。國家的立法權,不管在何種政體下,均屬人民全體或人民中“佔優勢的部分”。執行法律的官吏由人民選舉產生,由人民罷免。他認為要維護國家的統一與和平,就要排除教會對國家事務的干預,因為這種干預是造成意大利分裂、紛爭的禍根,是和平的最大威脅。教會沒有強制權力,要受國家的管轄。教會不應有財產權力。教會的最高機關應是相互平等的信徒選出的宗教代表會議,而不應是教皇。
馬西略的政治思想具有擺脱神學束縛的傾向,對近代資產階級的民主思想有一定影響,其中關於教會改革的主張,為宗教改革運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據。

馬西略個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