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街鄉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轄鄉)

鎖定
馬街鄉,隸屬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地處元陽縣西部,東與新街鎮、南沙鎮接壤,南與牛角寨鄉相連,西鄰紅河縣阿扎河鄉、石頭寨鄉,北與建水縣官廳鎮隔紅河相望,距元陽縣城17.6千米, [1]  區域總面積196.27平方千米。 [5]  截至2019年末,馬街鄉户籍人口為33286人。 [5]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屬臨安府納樓茶甸長官司領地;1988年1月,由馬街區改為馬街鄉。 [1]  截至2020年6月,馬街鄉轄10個行政村, [2]  鄉人民政府駐馬街村。 [1] 
截至2019年末,馬街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5] 
中文名
馬街鄉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
地理位置
元陽縣西部
面    積
196.27 km²
下轄地區
1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馬街村
電話區號
0873
郵政區碼
662415
氣候條件
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雲G
人    口
33286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

馬街鄉歷史沿革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屬臨安府納樓茶甸長官司領地。
清乾隆後,屬臨安納樓茶甸長官司之永順裏、樂善裏。
民國二年(1913年),劃屬建水縣南區(官廳)。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屬建水縣永樂鄉。
1950年,劃入新民縣為永樂鄉。
1956年,改稱馬街區(又稱七區)。
1970年,成立紅旗公社。
1972年,改名馬街公社。
1984年4月,馬街公社改為馬街區。
1988年1月,由馬街區改為馬街鄉。 [1] 

馬街鄉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馬街鄉轄馬街、阿路嘎、烏灣、紅土寨、麒麟台、丫多、鳩媽、登雲、瑤寨、木梳賈10個行政村,下設90個村民小組、86個自然村。 [1] 
截至2020年6月,馬街鄉轄10個行政村:馬街村、阿路嘎村、烏灣村、紅土寨村、麒麟台村、丫多村、鳩媽村、登雲村、瑤寨村、木梳賈村, [2]  鄉人民政府駐馬街村。 [1] 

馬街鄉地理環境

馬街鄉位置境域

馬街鄉地處元陽縣西部,東與新街鎮、南沙鎮接壤,南與牛角寨鄉相連,西鄰紅河縣阿扎河鄉、石頭寨鄉,北與建水縣官廳鎮隔紅河相望,距元陽縣城17.6千米, [1]  區域總面積196.27平方千米。 [5] 
馬街鄉

馬街鄉地形地貌

馬街鄉地處雲貴高原南部,哀牢山南部,紅河南岸;地形南高北低,地勢起伏,全為山地;主要山脈有西觀音山、樹枝山、木梳賈山等;境內最高點位於西觀音山主峯,海拔2671米;最低點位於六蓬,海拔270米。 [1] 

馬街鄉氣候

馬街鄉屬亞熱帶山地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春季温暖乾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涼爽,冬季寒冷乾燥;多年平均氣温18.7℃,1月平均氣温10.3℃,極端最低氣温2.3℃(1984年1月5日);7月平均氣温232℃,極端最高氣温33.7℃(2009年7月1日);年均降水量910.7毫米,最大雨量1131.7毫米(2008年),最少雨量742.6毫米(2009年)。 [1]  年均氣温18.4℃,年降水量1200毫米,年日照時間1800小時,年無霜期300天。

馬街鄉水文

馬街鄉境內河道屬紅河水系;主要河流有紅河,紅河由紅河縣曼車入境,境內河道長13千米,年均流量340立方米秒;東有丫多河,境內河道長5.5千米;西有烏灣河,全長12千米;兩河均發源於西觀音山,由南向北流入紅河。 [1] 

馬街鄉自然災害

馬街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滑坡、泥石流、冰雹、乾旱、洪澇、雷擊等;旱澇災害年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2—8月,嚴重的一次泥石流發生在1994年7月13日,烏灣河發生特大泥石流,昆彎、舊寨、烏灣、保紅等村受災嚴重,沖毀民房318間,受災農户54户,損壞民房650間,受損農户93户,造成死亡50人、受傷374人,沖毀耕地2003畝,經濟損失1.1億元。 [1] 

馬街鄉自然資源

馬街鄉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鐵、銅、石膏等;太平寨鐵礦屬低硫磷的優質鐵礦,地質儲量200萬噸,品位達60%,已開採20餘年。2011年,馬街鄉有耕地3.08萬畝;可利用草地面積10.96萬畝,林地15.3萬畝。 [1] 

馬街鄉人口

截至2011年末,馬街鄉總人口有3126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12人,城鎮化率1.6%;總人口中,男性16894人,佔54.03%;女性14372人,佔45.97%;14歲以下7219人,佔23.09%;15—64歲21407人,佔68.47%;65歲以上2640人,佔8.44%;以哈尼族為主,達16472人,佔52.68%;漢族1824人,佔5.83%;另有彝、瑤、傣等少數民族,共12970人,佔41.49%;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哈尼、彝、傣、瑤4個民族,其中哈尼族16472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55.9%;彝族7321人,佔24.9%;傣族4073人,佔瑤族1550人,佔5.3%。2011年,馬街鄉人口出生率14.31‰,人口死亡率6.53‰,人口自然增長率7.7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65人。 [1] 
截至2017年末,馬街鄉常住人口為28380人。 [3] 
截至2018年末,馬街鄉户籍人口為32762人。 [4] 
截至2019年末,馬街鄉户籍人口為33286人。 [5] 

馬街鄉經濟

馬街鄉綜述

馬街鄉一、二、三產業的比例1995年的61.9:9.8:28.3調整為2002年的78:6:16;糧經種植比例由1995年的7:13調整為2002年的6:14。2002年,馬街鄉農業總產值3089萬元生產總值4790萬元,地方財政收入89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3648萬元,人均純收入808元。
2006年,馬街鄉生產總值(地方生產總值)5891.6萬元,比2005年增長11%,其中:第一產業5257萬元,第二產業208萬元,第三產業426.6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地方生產總值比重8.9:0.4:0.7;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903萬元。
2011年,馬街鄉財政總收入595萬元,比2010年增長64.95%,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萬元,比2010年下降62.50%;農民人均純收入3252元。 [1] 

馬街鄉農業

2002年,馬街鄉農業總產值3089萬元,比1995年的1423萬元增加了1675萬元,年均增長16.8%;糧食總產量10053噸,比1995年增長了2610噸;甘蔗種植面積11880畝,產量26322噸,產值395萬元,香蕉種植面積7286畝,產量729噸,產值209萬元;生豬存欄12311頭,出欄11006頭,大牲畜存欄10720頭,肉類總產量1120噸,畜牧業產值999萬元。
2006年,馬街鄉農業總產值5891.6萬元,比2005年5307.5萬元增加了584.1萬元,年均增長11%;糧食總產量10600噸,比2005年增長了135噸;甘蔗種植面積11910畝,產量26202噸,產值445.4萬元,香蕉種植面積3715畝,產量876噸,產值70萬元;生豬存欄16840頭,出欄15452頭,大牲畜存欄10661頭,肉類總產量1621.4噸,畜牧業產值1570.8萬元。
2011年,馬街鄉農業總產值1.07億元,比2010年增長21.65%,農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43.31%。馬街鄉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馬街鄉生產糧食11820噸,其中水稻8167噸,玉米2300噸。馬街鄉主要經濟作物有甘蔗、木薯、草果等。2011年,馬街鄉甘蔗種植面積8456畝,產量44184噸;木薯種植面積5544畝,產量11100噸;草果種植面積8830畝,產量219.8噸。馬街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馬街鄉生豬飼養量3.13萬頭,年末存欄2.43萬頭;羊年末存欄5620只;牛年末存欄13460頭;上市家禽11.88萬羽。2011年,馬街鄉生產肉類3270噸,其中豬肉2688噸,牛肉365噸,羊肉47噸,禽蛋131噸;畜牧業總產值5584萬元。2011年,馬街鄉水果種植面積10940畝,產量5843.3噸,主要品種有香蕉、荔枝、芭蕉、芒果等,其中香蕉5660噸,荔枝115.5噸,芭蕉50噸,芒果10噸。 [1] 

馬街鄉工業

2002年,馬街鄉有酒廠、棕毛廠、茶廠、汽修廠、食品加工、礦產等鄉鎮企業,總產值718萬元。
2011年,馬街鄉工業總產值為2142元,比2010年增長68.92%;工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18.76%。 [1] 

馬街鄉商貿

截至2011年末,馬街鄉有商業網點157個,職工200人。2011年,馬街鄉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28萬元,比2010年增長8%;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38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2%。 [1] 
截至2018年末,馬街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4] 
截至2019年末,馬街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個。 [5] 

馬街鄉金融業

2006年末,馬街鄉金融機構各項存款為38萬元。
截至2011年末,馬街鄉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為4824萬元,比2010年增長50.75%;各項貸款餘額1236萬元,比2010年下降4.92%。 [1] 

馬街鄉電信業

2011年,馬街鄉電信業務收入為33.84萬元。 [1] 

馬街鄉社會事業

馬街鄉教育事業

2002年,馬街鄉有9所六年制完小,23個教學點,有1所普通中學,中小學教職員200人,在校學生3951人。
截至2011年末,馬街鄉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63人,專任教師3人;小學22所,在校生2862人,專任教師16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72%;初中1所,在校生1350人,專任教師9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4%,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馬街鄉教育經費達1423.1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417.2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404.1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1247.4萬元,分別比2010年增長10.36%、11.41%、10.81%、10.95%。 [1] 

馬街鄉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馬街鄉有文化站1個,文化專業户2個;有各類圖書室1個,農家書屋10個,藏書5.42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2人。截至2011年末,馬街鄉有學校籃球場5個,村級籃球場15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佔常住人口的21.33%;有線電視用户數為200户,入户率2.89%。截至2011年末,馬街鄉累計安裝直播衞星接收機1676台;電視綜合覆蓋率72.36%。 [1] 

馬街鄉醫療衞生

截至2011年末,馬街鄉有衞生院1所,門診部1個;設病牀11張;專業衞生人員10人。2011年,馬街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01萬人次,出院病人3500人次。2011年,馬街鄉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17/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7.21%,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67.4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7262人,參合率94.47%;孕產婦死亡率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21.8‰、22.5‰、17.4‰。 [1] 

馬街鄉社會保障

2011年,馬街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為47户,人數98人,支出20.5萬元,比2010年增長85%,月人均174元,比2010年增長83%;城市醫療救助90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900人次,共支出43.7萬元,比2010年增長54%;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090户,人數4786人,支出421.72萬元,比2010年增長75%,月人均73.43元,比2010年增長7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1人,支出11.66萬元;農村醫療救助79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226人次,共支出15.68萬元,比2010年減少48%;農村臨時救濟32人次,支出1萬元,比2010年增長20%;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4人,撫卹事業費支出3.8萬元,比2010年增長90%;社會福利費21.88萬元,比2010年增長199.92%。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23人,比2010年末增加5人。 [1] 

馬街鄉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馬街鄉有郵政所、電信營業部各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02千米,投遞點21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徵訂報紙5017份、期刊1221冊;有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户168户,比2010年增加8户,固定比2010年增加360户,移動電話普及率22.38%;寬帶接入用户101户。 [1] 

馬街鄉交通

2011年,馬街鄉客運總量6.5萬人次,貨運總量3.6萬噸。馬街鄉有紅南二級公路經境內3個行政村,里程15千米。2011年,馬街鄉境內公路總里程288.5千米,通公路自然村84個,自然村通車率99%。 [1] 

馬街鄉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馬街鄉因鄉人民政府駐馬街村而得名。馬街村原名凹子,納樓茶甸土司移此建衙後規定屬馬日在此趕街,故稱馬街。 [1] 
  • 民俗風情
馬街鄉哈尼族主要節日有六月年、十月年和祭龍三大節日慶典。哈尼族在生產生活中創立了哈尼族歌舞,馬街境內保留有民間傳統的多聲部演唱形式,一般在山間田野勞作之餘即興演唱。
馬街鄉彝族主要分佈在中半山一帶,以阿路嘎行政村最多。分兩個支系(羅上李和太和李),傳統節日有農曆六月二十四、火把節,孟弄村從封建土司統治時期至今一直保持着每逢農曆六月二十四都要跳樂作舞山歌對唱的習俗。
馬街鄉傣族主要集中在低海拔河谷地帶,分別阿有兩個支系,即旱傣和花腰傣,其中以烏灣行政村旱傣居多。他們在長期勞動生產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民族節日——勐雅(烏灣)山歌節(農曆五月初五)。
馬街鄉瑤族獨特的習俗是受蓋活動。即每位男子在長到10歲時,都要經過受蓋一關。受蓋時殺豬宰羊,親朋好友前來慶賀,並請瑤寨老先生念三天三夜經文,到第三天上午該受該男孩從三米高的樹上抱成一團掉下來,樹下有七、八個成年男子用網接着。該男孩經過受蓋一關後意味着自己長大成人,可上山打獵,分擔家庭負擔。
  • 文物古蹟
馬街鄉境內的古蹟有州級文物保護單位“鎮江王廟”,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紅河江邊的“倭尼墳”;此外,還有鄉納樓土司舊址及部分遺產,西觀音山原始林區中的土司避暑遺址。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段麗元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雲南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6年4月:1908-1910.
  • 2.    馬街鄉2020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10-10]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566.
  • 4.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585.
  • 5.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