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蘭比吉河

鎖定
澳大利亞東南部墨累河重要支流。發源於澳大利亞山區的庫馬以西,向北經首都直轄區,西流橫貫新南威爾士州,在巴爾拉納德以北與拉克倫河匯合,流注墨累河。長1669公里。流域面積13.5萬平方公里。中、上游有一系列水利設施,供農業灌溉和畜牧用水。中、下游雨季通航。
中文名
馬蘭比吉河
外文名
Murrumbidgee River
別    名
默倫比奇河
源    頭
澳大利亞山區的庫馬以西
注    入
墨累河
長    度
1669 km
流域面積
13.5萬平方公里

馬蘭比吉河河流概況

馬蘭比吉河是墨累河的主要支流之一,發源於雪山山脈,流經新南威爾士州西南部,在邦達裏本德(Boundary Bend)附近匯入墨累河。全長大約1600km,域面積約84000平方千米,流經地帶多年平均降雨量441mm,屬於半乾旱氣候區 [1]  。該河為墨累河右岸主支流,位於新南威爾士州東南部,源出東部高地(奇安德拉北部32公里〔20哩〕處)。先流向東南,再急轉向北,穿過澳大利亞首都領地,到亞斯(Yass)折向西,在莫迪(Maude)和巴爾拉納德(Balranald)之間與拉克蘭河(Lachlan)匯合。然後在距離維多利亞州邊境224公里(140哩)處注入墨瑞河,全長1669公里(1579哩)。

馬蘭比吉河河流歷史

1829∼1830年斯特爾特(Charles Sturt)發現它可通休姆河,1836年米契爾(Mitchell)少校幾乎走完全程,當地原住民稱之為「大河」或「洪水」,為澳大利亞最西邊的常流河之一。流域面積84,020平方公里(32,440平方哩),馬蘭比吉河灌溉區主要在中游流域及其毗連的平原上,是一項2,590平方公里(1,000平方哩)以上田地的規畫與生產事業,其灌溉計畫建於1912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將退休士兵的定居問題也包括進去。有畜牧業,生產葡萄、柑橘、小麥、棉花,是世界稻米產量最高地區之一。灌溉用水主要來自布林喬克(Burrinjuck)和貝瑞姆培德(Berembed)水庫。導引水越過分水線而進入馬蘭比吉河源流,是雪山山脈灌溉和水力發電發展計畫的一部分。沿河主要城市有堪培拉(聯邦首都)、亞斯、瓦加瓦加(Wagga Wagga)、納蘭德拉(Narrandera)、黑伊(Hay)和巴爾拉納德。

馬蘭比吉河開發利用

灌溉工程
馬蘭比吉河流域的灌溉開發始於1892年,1896年由州政府資助對全流域進行了一次勘測,促使州議會於1906年通過了《馬蘭比吉渠道建設法案》。至此,馬蘭比吉灌溉工程開始實施。1912年,第一期工程建成投入運行。三四十年代,該灌區又進行了幾次擴建。五六十年代,隨着雪山水電工程的建設,馬蘭比吉灌溉工程的水源得到了充分保證,這不僅改善了原有的灌區面積,而且為擴大新的灌區面積創造了條件。經過近80年的不斷擴建,更新以及配套完善,該工程已經形成一個集多種水源形式於一體的綜合大型灌溉工程。整個工程包括北岸的馬蘭比吉灌區、南岸的科裏姆巴利灌區以及Hay、Gumly兩個較小的提水灌區等。 [1] 
雪山水電工程
雪山水電工程是澳大利亞最大的一項水利建設工程,早在本世紀初,就曾提出過各種建設方案。由於工程浩大,一直未能實施。之後由於對電力和糧食、畜牧產品的需求增加,急需開發水力資源和發展灌溉。聯邦議會於1949年通過《雪山水電法》,隨後成立了雪山水電局,這項工程計劃才開始付諸實施 [1]  。整個工程分為兩大調水系統,北部的雪山河-圖默特河(Tumut River)調水工程和南部的雪山河-墨累河調水工程。前者將尤坎賓河水調至馬蘭比吉河支流圖默特河,後者將雪河水調至墨累河。年調水量為23.7億立方米,其中調入馬蘭比吉河13.8億立方米,調入墨累河9.9億立方米。雪山水電工程的兩大效益是發電和灌溉。 [2-3] 
參考資料
  • 1.    北京市水利部規劃司.《中國農村水利水電》-1998年05期-澳大利亞農業水利建設概況及經驗.湖北省武漢市:水利部中國灌溉排水發展中心;水利部農村水電及電氣化發展局;武漢大學;中國國家灌排水委員會,1998-05:41
  • 2.    本版編輯-韓亦方,水利部南北規劃設計管理局原副總工-邢迎光、楊立信.《中國水利報》-澳大利亞雪山調水工程的運行管理.南京市: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2007-4-13:1-3
  • 3.    張立威,徐子愷,郭鵬,張玉山.《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2007年02期-澳大利亞雪山工程水質安全與運營經驗管理參考.河北省石家莊市: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及技術研究中心,2007-04: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