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馬莊鎮
- 行政區劃代碼
- 370911111
- 行政區類別
- 鎮
- 所屬地區
- 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
- 地理位置
- 岱嶽區西南部、汶陽田腹部
- 面 積
- 57.24 km²
- 下轄地區
- 36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
- 馬莊村
- 電話區號
- 0538
- 郵政區碼
- 271041
- 氣候條件
- 暖温帶半濕潤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
- 魯J
- 人 口
- 49886人(2019年)
馬莊鎮歷史沿革
編輯夏、商時,境域為徐州之地。
周時,屬魯。
1949年後,屬第六區。
1953年,第六區改為臨汶區。
1958年2月,建立馬莊鄉。
1960年,屬汶口公社。
1984年4月,屬大汶口辦事處。
1985年12月,復建馬莊鄉。
馬莊鎮行政區劃
編輯2011年末,馬莊鎮轄馬莊、吳新、泉頭、老宮、徐官、北蘇、坊子、夏馬、薛家莊、窪口、順河、雙廟、平家村、董家莊、東隅、西隅、南隅、前營、後營、南寨、南王、南蘇、南李、北李、西張、大寺、漕河、薩家莊、李大坡、蘇大坡、王大坡、劉大坡、河口、肖家官莊、王家官莊、陶大坡36個村民委員會。
[2]
吳新村 | 馬莊村 | 平家村 | 王大坡村 |
王官莊村 | 朱家寨村 | 北李村 | 前營村 |
大寺村 | 西張村 | 南王村 | 董家莊村 |
西隅村 | 薩家莊村 | 河口村 | 南隅村 |
南李村 | 南蘇村 | 陶大坡村 | 坊子村 |
漕河村 | 後營村 | 蘇大坡村 | 泉頭官莊村 |
薛家莊村 | 東隅村 | 雙廟村 | 劉大坡村 |
徐家官莊村 | 李大坡村 | 老宮官莊村 | 夏馬村 |
肖官莊村 | 窪口村 | 順河村 | 北蘇村 |
馬莊鎮地理環境
編輯馬莊鎮位置境域
馬莊鎮
馬莊鎮地形地貌
馬莊鎮氣候
馬莊鎮屬暖温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温11.8~13.7℃。1月平均氣温-2.6℃,極端最低氣温-22.4℃;7月平均氣温26.8℃,極端最高氣温40.7℃。年平均日照時數2654.9小時。年平均降水量720毫米,極端年最大雨量1525.5毫米,極端年最少雨量441.9毫米。
[2]
馬莊鎮水文
馬莊鎮自然資源
馬莊鎮人口
編輯2011年末,馬莊鎮轄區總人口5.1萬人。總人口中,男性25485人,佔49.97%;女性25516人,佔50.03%;14歲以下8594人,佔16.85%;15~64歲37169人,佔72.88%;65歲以上5238人,佔10.27%。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佔90%;另有回族5000餘人,佔10%。2011年,人口出生率9.71‰,人口死亡率7.72‰,人口自然增長率1.9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892人。
[2]
馬莊鎮經濟
編輯馬莊鎮綜述
2011年,馬莊鎮財政總收入4100萬元,比上年增長7.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509萬元,比上年增長2.7%。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1100萬元,增值税300萬元,企業所得税10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26%、41%。
[2]
馬莊鎮農業
2011年,馬莊鎮有耕地面積5.26萬畝,人均1.03畝。
馬莊鎮的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59568噸,其中小麥26360噸,玉米33208噸。
馬莊鎮的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大麻、蠶桑、蔬菜等。2011年,棉花產量28噸,大麻產量63噸,產繭240噸,蔬菜產量207607噸。
馬莊鎮的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3.99萬頭,年末存欄1.87萬頭;羊飼養量2.89萬隻,年末存欄1.61萬隻;牛飼養量0.87萬頭,年末存欄0.55萬頭;家禽飼養量32.5萬羽。
[2]
馬莊鎮工業
馬莊鎮商業
2011年末,馬莊鎮有商業網點136個,職工273人。
馬莊鎮金融
馬莊鎮郵政業
馬莊鎮電信業
馬莊鎮交通運輸
編輯馬莊鎮社會事業
編輯馬莊鎮文化事業
馬莊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馬莊鎮有幼兒園18所,在園幼兒900人,專任教師90人;小學4所,在校生3560人,專任教師13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260人,專任教師110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馬莊鎮科技事業
馬莊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馬莊鎮有醫療衞生機構1個,病牀5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張,固定資產總值70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42人,其中執業醫師7人,執業助理醫師8人,註冊護士8人。
馬莊鎮體育事業
馬莊鎮社會保障
2011年,馬莊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84户,人數151人,支出32.67萬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452户,人數2720人,支出280萬元,比上年增長32.8%,月人均86元,比上年增長33.2%;農村五保供養210人,支出30.98萬元;醫療救助45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36人次,共支出2.62萬元;農村臨時救濟375人次,支出8.3萬元,比上年增長31.3%。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46人,撫卹事業費支出218萬元。敬老院1家,牀位160張。慈善協會1個、慈善超市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8.7萬元,使485人(次)困難羣眾受益。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1900萬元,比上年增長11.3%;基金支出26萬元,比上年增長9.6%。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6831萬人,參保率100%。
[2]
馬莊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馬莊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點192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62千米,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2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34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9萬件,徵訂報紙1.09萬份、期刊0.02萬冊。有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16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8萬門,固定電話用户0.86萬户,電話用户普及率70%;移動電話用户0.82萬户。光纜線路總長110千米,寬帶接入用户0.32萬户。
[2]
馬莊鎮廣播電視
2003年6月,馬莊鎮開通模擬信號有線電視。
馬莊鎮歷史文化
編輯馬莊鎮地名由來
馬莊鎮民間藝術
馬莊鎮風景名勝
編輯- 西界前營清真寺
前營村有兩座建築宏偉的清真寺:西寺(黑寺)和南寺(黃寺),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清真西寺(黑寺)營建年代已無考。寺前曾立過重修清真寺石碑,為明朝正德五年(1510年)重修。此寺重檐翹角,青瓦覆蓋,虎頭瓦當,龍頭挑尾,形象疊脊,二層三檐,高約19米,殿堂約240平方米,檁柱交錯,殿前有古柏3棵。因年久失修,該寺部分建築頹圯。1995年,寺管會對黑寺和黃寺進行了重修,原貌基本復原。
清真南寺(黃寺)。據現存殘碑記載,黃寺約在清乾隆初年(1736年)所建。大殿前抱廈是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建。民國元年(1912年)重修時,該寺由青瓦換成琉璃黃瓦,據傳琉璃黃瓦是在曲阜燒製的。黃寺佔地1786平方米,大殿用地244.9平方米,前廳用地162.9平方米。黃寺建築風格與黑寺基本相同,琉璃筒瓦覆蓋,壟形排列,瓦瓴鱗次,虎頭瓦當,龍頭翹尾形象疊背。寺二層三檐,高約20餘米,寺頂有2米高空心寶鼎一尊。
馬莊鎮榮譽稱號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馬莊鎮2020年區劃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1-09-14]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李立國總主編;陳先運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山東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年11月:1695-1696.
- 3.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