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英貴

鎖定
馬英貴,寧夏固原縣中河紅崖堡人,伊斯蘭教中的阿訇,以傳教為職業,在回民中深孚眾望。他對國民黨政府的民族歧視和宗教侮辱,十分憎恨。1937年,馬英貴響應馬國琳號召,組織回民起義反蔣抗日。
中文名
馬英貴
國    籍
中國
民    族
逝世日期
1939年
職    業
傳教士
出生地
寧夏固原縣中河紅崖堡

馬英貴人物簡介

馬英貴,寧夏固原縣中河紅崖堡人,伊斯蘭教中的阿訇,以傳教為職業。1937年以後,成為反蔣抗日起義軍領袖。

馬英貴組織起義

1937年春天,海原縣長賈從城帶領一百多名常備隊(以後改保安隊),到大寨鄉,借搜匪為名,到處抓打羣眾,搶掠財物,強姦婦女。馬國琳挺身而出,同馬英貴馬少敬馬國瑤白受採帶領海、固兩縣回民,揭竿而起,提出:“自己武裝自己,殺官劫庫,除奸救民”;“反蔣抗日,尋找民族活路”;“打倒欺回滅教、把回民當狗看待的國民黨政府”;“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暴政之下,不作順民,殺貪官,滅土豪,打富濟窮”等反蔣口號。
1938年農曆十二月初,回民在今西吉縣白崖鄉上白崖子爆發起義。槍斃了苦害百姓罪大惡極的十多個保長,大平民憤,大快人心,使國民黨在固、海、隆三縣的保甲組織陷於癱瘓。
在一月之內,起義軍發展到五千多人,聲勢大震,編制了六個團。馬國琳任起義軍司令,馬英貴、馬少敬任副司令,馬國瑤任旅長。遺憾的是,正當起義軍蓬勃發展並同反動軍隊浴血奮戰之時,馬國琳同馬英貴在如何處理國民黨團總王國義一事上發生了分歧。馬英貴堅決要殺,認為不殺不但不能為民除害,反會遺患將來,馬國琳卻庇護不殺。從此兩人分裂,各行其是,分散了力量,這也是導致起義失敗的原因之一。

馬英貴走向失敗

馬英貴、白受綵帶領固原起義軍攻打固原縣城,由於泄漏了消息,未能攻破,在城關外圍和固原馬明山的民團(自衞隊)接火,一舉打敗了馬明山的一箇中隊,雙方傷亡一百多人。馬英貴看到攻城失利,不能久戰,率起義軍退到固原西山一帶,重新整頓,準備再戰。
這時,國民黨第八戰區司令長官兼甘肅省主席朱紹良,聞報固、海、隆回民“造反”,圍攻固原縣城,急調國民黨三十五師師長馬鴻賓部、九十七師師長韓錫侯部、一九一師師長吳允周部、預備七師師長嚴明部等,分由中寧、平涼、靜寧前進,三面包圍,妄想殲滅起義軍於海、固山區。
同時,朱紹良採納了馬繼周的意見,組成以拜偉為團長的“宣撫慰問團”,到固原三營協同馬鴻賓收降馬國琳、馬英貴。
在談判桌上,拜偉等為了騙取起義軍的信任,還採用回民的宗教儀式,雙方高舉回民最尊貴的“古蘭經”盟誓。馬英貴阿訇把披着民族宗教外衣的國民黨政客、特務、官僚、賣教求榮的政治騙子,錯認為知心的“朵斯提”(朋友),把砒霜錯認為砂糖,盟誓時竟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拜偉等人假意表示完全接受起義軍的要求,請馬英貴寬心靜待。拜偉也向馬英貴提出一條,只要馬英貴不和共產黨明暗聯繫,什麼事都好辦。當時馬英貴也作了決不聯繫的保證。從此,馬英貴信以為真,認為協定已成,萬事大吉,只待國民黨封疆賜官,命令起義軍分散回鄉休息,待命集合。

馬英貴英勇就義

就在起義軍分散的同時,國民黨軍隊三十五師、一九一師進兵固原西山邊境,形成三面包圍之勢,使起義軍陷入重圍。不到七天,三營“剿匪指揮部”馬鴻賓,決定設計活捉馬英貴,消滅起義軍。於是派人邀請馬英貴、馬國瑤等到三營共商整編軍隊的具體事項。馬英貴、馬國瑤猶未識破陰謀,竟老老實實地帶了五、六十名衞隊,到三營黑城開會。這時馬鴻賓早已張網“恭候”,當馬英貴走進黑城街口,郭南浦派人給馬國瑤咬了耳語,叫他趕快逃跑,前面有伏兵(郭和馬國瑤父親是莫逆世交)。馬國瑤聞迅,帶隨從折回飛馳。這時馬英貴、白受彩已被“歡迎”的軍隊前呼後擁迎進祁家堡子。剛進寨門,伏兵四起,刀槍林立,馬英貴才知上當落網。被捆時馬英貴面無懼色,從容自如,破口大罵拜偉等人:“你們是回奸,是沒‘伊麻尼’的‘赫娃尼’(畜牲)。你們是蔣介石的走狗,你們用回民的血和肉換取國民黨的高官,你們絕沒有好下場。我馬英貴死而無愧,為聖教爭戰,是‘數赫達耶’(光榮)的道路,我是為國為教的正人君子,不是你們這些吃人肉喝人血的狗官。我所後悔的是,沒有殺了你們這些披着回回皮、污辱聖經(古蘭經)的‘卡非若’(外道),為‘穆斯林’(順從真主)除害。你們這些唯利是圖、出賣回民生命的敗類,沒有靈魂的走狗,就是死後一百年,我們回民的後代還要痛罵你們的朽骨,叫你們遺臭萬年。回民的後代會牢記血的教訓,敗類比敵人可惡百倍。你們死的時候不要喊‘真主’,你們叫老蔣,因為你們都失去了‘伊麻尼’,是真正的叛徒。”
儘管馬英貴破口大罵,可是老奸巨猾的政客拜偉並沒有發怒,而是奸笑着回答馬英貴説:“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大丈夫成功不拘小節,你懂嗎?馬英貴你是油香客(指阿訇唸經),當然不懂什麼是政治,我叫你臨死的時候明白,這就叫政治權術。”拜偉説罷,就給馬英貴上了腳鐐、手銬,第二天押解蘭州。同時被捕的有馬英貴的參謀長白受採。以後知道馬英貴在蘭州監獄受盡了酷刑,穿過“火套褲”,腿筋都燒搐了。給馬英貴用酷刑的目的,是叫他供認馬國瑞是起義反蔣的後台,藉故收拾馬國瑞。但馬英貴一身受刑,堅貞不屈,使敵人的陰謀沒有得逞。到1939年春,馬英貴和白受採被解回固原殺害。 [1-2] 
參考資料
  • 1.    寧夏政協網 
  • 2.    寧夏區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 寧夏文史資料 第2輯[M]. 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 1988.07. 第75-8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