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良石頭魚

鎖定
馬良石頭魚,產於湖北荊門市馬良山腳的漢江中,為漢江馬良山水域獨有。
中文名
馬良石頭魚
別    名
回頭魚
產    地
湖北省荊門市馬良山腳的漢江中
活動季節
驚蟄、清明節前後
捕撈季節
立夏以後
攝    食
青苔、米螺絲、甲殼類水族為生

馬良石頭魚傳説

馬良鎮一帶至今還流傳着各種各樣關於石頭魚的傳説。據説遠古時代,軒轅黃帝的勢力和影響逐漸達到長江流域,為了爭奪江漢平原這塊肥沃的土地,與百義部落在馬良鎮一帶發生對抗,鏖戰數年,水攻、土掩、石擋,雙方相持不下,致使河流堵塞,洪水氾濫,良田淹沒,民不聊生。玉皇大帝得知,便降旨派雷神劈山炸石,引疏河道。霎時,山石如同暴雨,傾灑江中,化作游魚,任由百姓捕食充飢,人們便叫這種魚為石頭魚。

馬良石頭魚形態特徵

石頭魚,又名回頭魚,呈乳白色,光滑無鱗。石頭魚的上嘴朝外,下嘴朝內,形狀彎若新月,生在頭的低位,魚脊呈灰白色,隱隱約約可見石頭般的斑紋。魚腹圓鼓鼓的,白裏泛紅,尾部扁側稍窄。石頭魚主要以攝食石頭上的青苔、米螺絲和水中的昆蟲、及其它甲殼類水族為生,每年在農曆的驚蟄、清明節前後開始出來活動,立夏以後是捕撈石頭魚的旺季。
石頭魚肉質鮮嫩,無細刺,脂肪肥厚,油而不膩,最適宜清燉和下火鍋。有營養滋補、生津解毒、減肥降壓、潤肺強腎、養顏益壽,去祛風濕、活筋壯骨等藥用功能和奇妙效果。石頭魚的魚鰾曬乾後,加工成魚肚,用來氽湯,可與上等的魚翅燕窩媲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撰寫的《本草綱目》説,荊門馬良石頭魚能夠治療筋骨痛,有温中補虛的功效。
石頭魚同它所居的馬良鎮一樣,歷經滄桑,興衰浮沉。歷代用來奉獻達官貴人,甚至被列為貢品,進貢朝廷皇室享用。公元1680年,清朝李鴻章曾派員專程前來荊門採辦馬良石頭魚,作為宴請各國駐華使節及外交官員的席上珍品。至此,馬良石頭魚名馳中外。

馬良石頭魚生境分佈

馬良地區的氣温、降水、土壤及水資源條件非常適合石頭魚的生長繁衍,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馬良鎮地處江漢平原湖區,屬沖積平原,海拔40米以下。年氣温變化為單峯型,歷年平均氣温為15.9℃,1月份最冷平均為3.2℃,8月份最熱平均為27.8℃,年變化幅度24.6℃,極端最高氣温40.0℃,極端最低氣温-14℃,一般年份為-6℃~8℃之間變化。年平均降水量為978.8毫米,主要集中在復季,且平原東南部的馬良一帶屬降水高值區,年平均雨季為1050毫米左右,雨水充沛。馬良的土壤屬潮土類型,其水體質量礦化度適宜,PH值、總硬度、主要離子含量都在國家水質標準範圍之內,很適合石頭魚的生長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