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耀南

(抗戰時期革命烈士)

鎖定
馬耀南,1902年出生在山東省長山縣北旺莊(今淄博 市經濟開發區北郊鎮北旺村)。1933年,馬耀南任長山 中學校長,秉持教育救國的理念。1937年12月,馬耀南 參加黑鐵山武裝抗日起義,成立清河平原上中國共產黨領 導下的第一支抗日武裝。1938年6月起義部隊編為八路軍 山東人民抗日遊擊第3 支隊(後改稱八路軍山東縱隊第3 支隊),馬耀南任司令員。同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9年7月22日,馬耀南在桓台牛王莊戰鬥中遭敵伏擊, 壯烈殉國,時年37 歲。 [2] 
2014年9月,馬耀南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羣體名錄。 [3] 
中文名
馬耀南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2年
逝世日期
1939年7月22日
畢業院校
天津北洋大學
職    業
軍人
主要成就
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支隊司令員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馬耀南人物生平

馬耀南,1902年出生于山東省長山縣(今淄博市周村區)北旺莊一個比較富裕的農民兼手工業者家庭。他7歲上私塾讀書,後進入新式學堂周村高等小學學習。1920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並考入設在濟南的山東省立第一中學。1924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學讀機械工程專業。在大學裏,他很快成為學生會負責人,併成為天津市學生聯合會的負責人之一,因此有機會結識了天津市政府負責社團工作的中共地下黨員張友漁。交往中,張友漁着意從思想上給馬耀南一些進步指引。這時,馬耀南信仰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就滿懷革命激情參加了國民黨,並很快成為天津市黨部的領導成員。由於蔣介石1927年發動了四一二政變,屠殺共產黨人,使北伐受挫,大革命夭折,馬耀南參加國民黨的初衷受到打擊。他當機立斷,宣佈退出國民黨,並積極參加倒蔣活動,遭到通令緝捕。馬耀南為逃避通緝,先是到河北省永清縣中學教書,後來被聘到南通大學任教。1933年,他受家鄉長山縣各界聯名邀請,回到故鄉出任長山中學校長。他立志為國家培育有用人才,走教育救國之路。
1937年盧溝橋事變不久,北平和天津相繼失守,日軍從南北兩方進攻。馬耀南決心投筆從戎,抗日救國。正在此時,國民黨方面也擺出了抗日的姿態,想利用馬耀南在當地的影響,擴大國民黨的勢力範圍,於是宣佈恢復馬耀南的國民黨黨籍,聲稱同馬耀南共同抗日。馬耀南對此斷然拒絕。當時,中共山東省委派往膠東開展工作的林一山也來到了長山中學。林一山是馬耀南的老朋友。因為馬耀南威望高,在當地很有號召力,因此中共山東省委制定抗日武裝計劃時,林一山建議將起義地點之一設在長山中學,這次他來就是做馬耀南的工作的。林一山同馬耀南探討了武裝抗日的具體途徑,馬耀南完全同意林一山的意見,先建立起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簡稱“民先”)組織。“民先”一建立,馬耀南就立即參加了該組織。隨後,中共山東省委先後派遣地下黨員姚仲明、紅軍幹部廖容標和地下黨員趙明新3人到長山中學擔任教員,並建立起以姚仲明為組長的黨小組。從此,他們經常與馬耀南討論抗日救國問題,加緊武裝起義準備。
首先由馬耀南出面,成立了教學研究會,這實際上是個抗日組織。後來不少教學研究會的成員參加了“民先”,成為武裝起義的骨幹。接着,他們又以“民眾夜校”的名義舉辦遊擊幹部訓練班,由馬耀南兼任夜校校長,廖容標講軍事課,姚仲明、趙明新講政治課。訓練班有一百多名學員,他們來自鄒平、長山、桓台等縣,都是抗日的積極分子。學員們結業後,又把自己學到的軍事知識傳授給本鄉的抗日積極分子,抗日力量迅速壯大起來。其間,馬耀南竭盡全力投入到武裝起義的準備工作中,他聯合各界成立了全縣抗敵後援會。他經常去做長山縣保安大隊的工作,爭取這支地方武裝參加起義。他還聯絡了一些愛國的區、鄉長組織抗日武裝。長山中學準備武裝起義的事,被國民黨縣政府覺察,縣教育局逼迫長山中學南遷,被馬耀南拒絕。接着縣長周義章親自出馬,召開長山中學校董事會,當眾宣佈長山中學停辦,教育經費轉作抗戰經費。馬耀南當即反對挪用教育經費、停辦學校。在社會各界人士和廣大師生的支援下,國民黨勒令停辦學校的陰謀破產。
1937年12月24日,日軍飛機轟炸了長山縣城,城裏一片混亂,國民黨軍政人員倉皇南逃。12月26日,100多名長山中學師生、訓練班學員、部分“民先”隊員、青年農民等彙集黑鐵山北坡的太平莊,舉行武裝起義,宣佈成立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廖容標任司令員,姚仲明任政委,趙明新任政治部主任。幾天後,馬耀南來到黑鐵山,遂決定成立臨時行動委員會,由馬耀南任主任,姚仲明任副主任,廖容標、趙明新為委員,一切行動由該委員會商定。為了爭奪對第五軍的領導權,後國民黨山東省政府主席沈鴻烈曾派人給馬耀南送來委任狀,委任他為“魯北行署抗日縱隊司令”,遭到馬耀南的拒絕。
1938年元旦過後,日軍佔領了長山城。為鼓舞軍民鬥志,打擊日軍的囂張氣焰,在馬耀南、姚仲明的策劃下,由廖容標率領的30名隊員化裝成農民,夜襲長山城,且一舉成功。守城的33名偽軍被一網打盡,收繳步槍17支和一些彈藥。此後不久,第五軍又在小清河上的陶唐口伏擊了日軍的一艘軍船。這兩次勝利,大大鼓舞了第五軍的士氣和羣眾的抗日熱情。為了擴大戰果,聯合更多的人抗日,1938年3月,馬耀南召開了有鄒平、長山、桓台、淄川、章丘五縣代表參加的聯合抗日會議。會議決定,各縣新建武裝都以第五軍為中心,統一編制,統一指揮,團結一致,聯合抗擊日軍。這次會議後,除與會的五縣外,北至青城、高苑,西至歷城,東及臨淄、廣饒等縣的各類武裝,也都陸續向第五軍靠攏。至1938年4月,第五軍的隊伍擴大到5000餘人。黑鐵山抗日武裝起義的勝利以及第五軍的建立和發展,鼓舞着馬耀南的抗日熱情,在艱苦的抗日條件下,他和戰士們白天走山溝,夜裏宿古廟,保護羣眾,打擊敵人,越戰越強。
1938年6月,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根據中共中央指示,將第五軍改編為八路軍山東人民抗日遊擊第三支隊,馬耀南任司令員。1938年10月,馬耀南加入中國共產黨,實現了盼望已久的願望。八路軍山東縱隊成立後,第三支隊改編為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支隊,馬耀南任支隊長。馬耀南從一箇中學校長成為支隊負責人,一切軍事、政治知識都得從頭學起。在作戰指揮上,他以小學生的態度,向有經驗的老紅軍學習。在隨後一年多時間裏,他指揮部隊與日軍作戰多次,圍攻周村鎮,破襲膠濟路,堅守鄒平城,激戰李家套、多賢村,逐步積累了作戰經驗,提高了軍事指揮才能。
馬耀南遺物
馬耀南遺物(2張)
在1939年6月的劉家井一戰中,馬耀南與副支隊長楊國夫共同指揮部隊,抗擊數千名日偽軍的四面圍攻,激戰竟日,黃昏時分散突出重圍。這次戰鬥,斃傷日偽軍800餘人,第三支隊也傷亡200餘人。這是馬耀南擔任支隊長以來參與指揮的最大、最激烈的戰鬥。1939年7月22日,當第三支隊乘勝轉移到桓台縣牛王莊時,不料遭到日軍的突然襲擊。激戰半日,馬耀南率一部突圍轉移,在大寨村遭到日軍伏擊,馬耀南不幸中彈壯烈犧牲。為紀念馬耀南烈士,第三支隊將支隊宣傳隊命名為“耀南劇團”。八路軍山東縱隊指揮張經武指出:“馬耀南同志,親率健兒,與敵肉搏,英勇殉國。威震魯北之馬司令,以一個書生出身,終為中華民族而流盡其最後一滴血。”在馬耀南的教育影響下,他的兩個弟弟馬曉雲和馬天民也參加了八路軍,並在抗戰中先後為國捐軀。

馬耀南人物紀念

馬耀南人物故居

馬耀南烈士故居,位於周村區北旺莊最南的一條大街上,坐南朝北,南臨膠濟鐵路。大門向北,高脊飛檐,上懸“五世同堂”匾額。入大門,西邊前後三院,東邊一院。西邊北院有一院門,上刻“清慎勤”3個隸體字。有大北屋3間,東西各有配房,南邊是3間過廳。“七·七”事變前為馬耀南祖母及伯父一家住處,二弟馬曉雲住中院東屋,耀南同志住南院的東屋,三弟馬天民同志住南院的南屋,因其父馬懋偉去世早,家政由伯父主持。
“七·七”事變後,馬曉雲和馬天民在耀南同志的影響下一起投身到抗日鬥爭中去,併成為抗日隊伍的中堅力量,當時,有“一馬三司令”之稱。
馬耀南故居 馬耀南故居
東邊院子,有北屋、西屋、南屋各3間,東敞棚兩間。北屋本是耀南同志的父親馬懋偉的書房,童年時代的馬耀南曾在此跟父親泛過書。馬耀南同志任長山中學校長時,社交漸廣,來訪者日多,便在這東院裏另建了3間西屋,安裝了玻璃門窗,在當時已算是新式建築,既當書齋,又當客廳,馬耀南同志曾在這裏會見過國民黨的達官要人和地方上的紳士名流,也曾在這裏接待過中共地下黨員姚仲明、廖容標、趙明新等戰友。 [4] 

馬耀南人物日記

馬耀南日記 馬耀南日記
馬耀南日記,為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支隊司令馬耀南20歲時所寫,自編號為第三號,日記時限為1922年9月至1923年6月,日記封面赫然寫有警句“膽愈大而心愈小,智愈圓而行愈方”。該日記本原為烈士後代珍藏,1979年淄博市博物館於周村區徵集入館,屬國家一級文物。 [5] 

馬耀南影視作品

電視劇《一馬三司令》 電視劇《一馬三司令》
25集電視連續劇《一馬三司令 [1] 
馬耀南在日本入侵中國的民族危亡時刻,毅然投筆從戎,與二弟馬曉雲,三弟馬天民組織成立抗日武裝。在一次次的戰鬥中,他們的隊伍逐步成長,馬氏三兄弟也成長為稱職的將領,被當地百姓稱為“一馬三司令”。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