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秉忠

(國民革命軍陸軍暫編騎兵第1師2旅旅長)

鎖定
馬秉忠(1910年—1939年),回族 [5]  ,原籍甘肅臨夏,後遷西寧國民革命軍暫編騎兵第一師第二旅旅長,抗日英烈。
1939年9月,奉令於河南淮陽南劉新莊一帶阻敵。9月8日,將十二王店村收復,迫使日軍退至淮陽近郊,午後,日軍增援反攻,並施放毒氣。於激戰時,中彈殉國。 [5] 
國民政府追贈陸軍少將。 [1]  [3] 
2015年8月24日,列入民政部公佈的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羣體名錄 [4] 
中文名
馬秉忠
籍    貫
原籍甘肅臨夏,後遷西寧
出生日期
1910年
逝世日期
1939年9月8日
主要功績
參加抗戰,壯烈殉國

目錄

馬秉忠人物生平

1910年,馬秉忠生於臨夏縣四十里鋪(現屬和政縣)。父輩即為軍人,在寧海軍服役。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全國掀起抗日熱潮,作為軍人,馬秉忠希望能有機會親自將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馬秉忠更是為國家的命運擔憂。8月,國民政府命令青海調派一個騎兵師參加抗戰。省政府主席馬步芳即調配人馬,組成抗日騎兵師,其中回、撒拉、東鄉、保安、藏等民族人員佔7成以上。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頒令給這支騎兵部隊暫編騎兵第一師的番號,正式任命馬彪為師長。馬秉忠調任暫編騎兵第一師第三旅旅長。9月19日(農曆中秋節),他告別父母妻兒,率第三旅官兵離開西寧,毅然決然地奔赴遠在千里之外的抗日戰場。經蘭州、平涼,到達陝西乾縣。
1938年2月,騎一師駐紮在西安以東、河南鄭州以西地區,擔負隴海鐵路沿線的灞橋、渭南、華縣、華陰、潼關和靈寶一線以及西安至河南荊紫關公路沿線的藍田、商州、龍駒寨一線鐵路的防守及保衞公路安全等任務。在陝西,騎一師的第一、二、三旅相互配合,奇襲了運城的日軍,確保了潼關的安全。4月,馬秉忠等奉命剿滅了西荊公路龍駒寨一帶由日本浪人和漢奸參加的白蓮教千餘名匪徒。據情報獲知,盤踞在華山南麓的這羣匪徒,由幾個躲在華山寺裏、經過化裝的日本人暗中指揮。他們經常出沒在西荊公路線上,肆意攔劫過往車輛,搶奪抗日軍用物資,致使西荊公路時常受阻,嚴重影響華中戰備物資的運輸與供應。這股匪徒被消滅後,西荊公路線隨即暢通無阻,馬秉忠也因功受到西安行轅主任蔣鼎文的傳令嘉獎。同年7月,第二旅一個排長馬元林暗中勾結河東偽軍,在槍殺了營長後,帶着幾十名士兵,東渡黃泛區投敵。不到一個月,與日軍的一箇中隊及偽軍千餘人,偷渡黃河,侵佔了騎一師防守的七八個村寨,並叫囂着日軍即將攻取洛陽,以擾軍心民心。騎一師的將士們勇敢地向日偽軍發起進攻。戰鬥中,共打死打傷日偽軍一千餘人,重挫敵勢,並收復了一些村寨。喜訊傳來,洛陽後方曾一度慌亂的百姓無不對抗日將士表示崇敬,也堅定了人們戰勝侵略者的信心。
1939年春,馬秉忠由第三旅旅長調任第二旅旅長。不久,騎一師轉駐周口至界首一帶的黃泛區,任務是防禦淮陽一帶的日軍。當時,淮陽是蘇、魯、豫、皖邊區日軍主要據點之一,騎一師所駐河防,地處平漢線中段,是華東、華中戰略要地。日軍不惜彙集多種兵力,加強防守並做好隨時襲擊騎一師的準備。騎一師為牽制敵人,派各旅輪流渡過黃河,以輕騎遊擊的形式不斷襲擾淮陽一帶日軍,偵察敵人的行動。8月間,騎一師乘淮陽日軍空虛之機,以第一、三旅先後渡過潁河偷襲敵軍,任務完成返回,最後以馬秉忠率第二旅人馬渡河進駐寶塔、孔莊一帶,圍困淮陽城,並佔領了淮陽城西關。在與城內固守待援的日軍對峙激戰十幾日後,9月8日,日軍從開封調來100輛卡車的援兵,與駐紮在淮陽的日軍步、炮、坦克各兵種相互配合,大舉進犯馬秉忠旅河防陣地。雙方展開衝鋒,形成白刃戰。日軍武器裝備先進,但二旅將士個個奮勇迎敵,旅長馬秉忠更是身先士卒,一馬當先,衝鋒在戰鬥的第一線。不幸,被子彈擊中左胸,壯烈犧牲,年僅29歲。在這次戰役中,二旅共殲滅日軍一千多人、俘虜數十人,自己傷亡二千餘人。
戰後,部隊在河南水寨地區為馬秉忠等陣亡將士召開軍民追悼大會,並在墓前立碑紀念。英雄的家鄉西寧也召開追悼會,悼念抗日陣亡烈士 [2]  。並將馬秉忠將軍的遺體安葬於師部所在水寨之南,立“陸軍騎兵暫編第一師第二旅少將旅長馬秉忠之墓”石碑一通。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第一戰區長官部等均來電弔唁。同時,西寧也為在此戰中殉國的抗日將士舉行了了追悼大會。 [5] 
2015年8月24日,列入民政部公佈的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羣體名錄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