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江海戰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

鎖定
馬江海戰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馬限山。清光緒十年(1884年),安葬中法馬江海戰死難烈士796人,九冢,建昭忠祠一座。 [3]  [5] 
馬江海戰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由馬江海戰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三處組成。馬江海戰炮台始築於清同治七年(1868年),甲申中法馬江海戰中被毀,1993年重修。昭忠祠坐西北向東南,有戲台、前後殿,均為穿鬥式木構架,雙坡頂,周以風火牆,現闢為紀念館。墓在祠南側,長49米,寬10.9米,高1.03米,坐西北向東南,砌石,混凝土面,墓前方形拱頂亭,立一碑,碑文楷書:“光緒十年七月初三日馬江諸戰士埋骨處”。 [5]  昭忠祠是中國唯一的近代海軍紀念專祠,是近代海軍的精神守護地。講述的悲壯歷史,使參觀者能以史為鑑,更能弘揚近代海軍將士們奮戰犧牲的精神,凝聚起奮進新時代的磅礴力量。 [10] 
1996年11月20日,馬江海戰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中文名
馬江海戰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
外文名
Majiang Naval Battle Battery, Martyrs' Tomb, and Zhaozhong Temple
地理位置
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馬限山
所處時代
保護級別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編    號
4-0203-5-005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馬江海戰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歷史沿革

清同治七年(1868年),建馬江海戰炮台。
清光緒十年(1884年),安葬中法馬江海戰烈士796人,共九冢。光緒十二年(1886年)12月,昭忠祠建成。光緒十三至十四年(1887~1888年),船政大臣裴蔭森主持重修馬江海戰炮台,並增建前後炮台兩處。
民國九年(1920年),烈士墓合九冢為一大墳,昭忠祠重修。 [3] 
1963年,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組織重修烈士墓。 [2] 
1984年,烈士墓、昭忠祠重修,昭忠祠闢為馬江海戰紀念館。
1993年,馬江海戰炮台重修。 [3] 
2004年,為紀念甲申中法馬江海戰一百一十週年,馬尾區政府對馬江昭忠祠進行修繕。 [8] 

馬江海戰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建築格局

馬江海戰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由馬江海戰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三處組成。烈士墓安葬中法馬江海戰死難烈士796人,九冢,後合九冢為一墳建。昭忠祠坐西北向東南,有戲台、前後殿,均為穿鬥式木構架,雙坡頂,周以風火牆。現闢為紀念館。墓在祠南側,長49米,寬10.9米,高1.03米,坐西北向東南,砌石,混凝土面,墓前方形拱頂亭,立一碑,碑文楷書:“光緒十年七月初三日馬江諸戰士埋骨處”。 [5] 

馬江海戰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主要建築

馬江海戰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馬江海戰炮台

馬江海戰炮台
馬江海戰炮台(3張)
馬江海戰炮台位於馬尾區羅星街道馬限山東側山頂,始築於清同治七年(1868年)。清光緒十年(1884年),甲申中法馬江海戰臨戰爆發,福建船政依賴馬限山這一天然屏障的掩護,使法艦的炮擊效果大為減弱。炮台曾起到阻擊法國侵華艦隊企圖登陸侵佔福建船政的積極作用,遭到嚴重炮損。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船政大臣裴蔭森主持重修。炮台用三合土夯築而成,中間主炮位重新安裝210毫米克虜伯(KRUPP)後膛炮1尊,兩側平台上置120毫米法華士(VAVASSEUR)後膛炮各1尊,佔地面積3800平方米。解放後炮台荒廢,幾近湮滅。1991年,重修中坡炮台。 [2] 

馬江海戰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烈士墓

烈士墓
烈士墓(2張)
中法馬江海戰烈士墓位於馬尾區羅星街道昭忠路1號昭忠祠西側陵園內。清光緒十年(1884年),馬江海戰結束後,閩江沿岸軍民自發組織打撈陣亡福建水師將士的遺體,就近馬限山東南麓沿江掩埋,先後形成九冢。冢前各立“忠冢”石碑。民國九年(1920年),由時任馬尾造船所所長陳兆鏘主持,合九冢及福州船政局船塢旁的一批烈士遺骸併為一丘,墓碑亭系用艦板焊成,以石灰飾以花紋。陵園內廣植荔枝果樹,並有專人看護。陵園內花崗石墓道長5.5米,寬5.1米。正門牆外左右立一對石望柱,高約4.7米。沿墓道登6層石階到墓埕。墓坐西北向東南,花崗石條砌築,水泥土蓋面。墓體呈長方形,長49米,寬10.9米,高1.03米。墓體四周石柱,錨鏈環繞。墓前立花崗石碑亭通高約4.1米。雕花拱頂碑亭下設方形須彌座,座高0.67米,正面長3.61米,側面長2.51米。須彌座上方四周圍以石欄,飾有錨鏈圖案。亭內石碑直下2行楷書:“光緒十年七月初三日,馬江諸戰士埋骨之處”18字。 [2] 

馬江海戰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昭忠祠

昭忠祠
昭忠祠(2張)
昭忠祠民間俗稱“陣亡祠”。位於馬尾區羅星街道昭忠路1號。清光緒十年(1884年),甲申中法馬江海戰福建水師全軍覆沒。光緒十年冬(1885年)1月8日,署理船政大臣張佩綸奏請清廷修建昭忠祠。同年,清廷降旨在馬限山東南麓“九冢”墓園東側建祠,同年12月,由新任船政大臣裴蔭森主持修建,於第二年(1886年)冬竣工。祠負山面江,廣八丈有三尺,深減九尺,五楹並列。大廳祀736名陣亡福建水師烈士神位。民國九年(1920年),海軍當局及船政學堂校友募捐重修,添建戲台、樓閣、花廳、迴廊等,特將甲午中日海戰中陣亡的福建籍將士入祠奉祀。1963年,福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組織重修。“文化大革命”期間昭忠祠受損嚴重。1983年,國家撥款近60萬元大規模重修昭忠祠,抬高地面近2米,以避水患,拉長進深約9米以增使用面積,改戲台為拜亭,形成大門、前天井、拜亭、後天井、祠廳及祠後管理房的中軸線佈局,與馬江海戰烈士陵園、馬限山中坡炮台,合闢為“福州馬江海戰紀念館”,總佔地面積約24300平方米。昭忠祠面闊25.1米,進深37米,佔地928.7平方米,硬山屋頂,穿鬥式木構架,風火山牆。祠正面八字牆,牆頂幾層翹角,綠色琉璃檐口,斗拱迭澀。大門上方豎寫“奉旨祀典”4字,“旨”字提頭。橫匾楷書“昭忠祠”3字。左邊門上方石匾鐫刻“雷雨”,右邊門上方鐫刻“日星”。拜亭為重檐,內部圓形藻井。祠堂後廳神龕分3間,祭台座花崗石質,高1.35米,寬11.38米。中間祭台座雕刻一圓形“瑞壽”圖案,左右各雕刻一圓形“喜壽”圖案,四角皆圍以蝙蝠圖案。 [2] 

馬江海戰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文物價值

昭忠祠是中國唯一的近代海軍紀念專祠,是近代海軍的精神守護地。不僅講述悲壯的歷史,使參觀者以史為鑑,更能弘揚近代海軍將士們奮戰犧牲的精神,凝聚起奮進新時代的磅礴力量。 [10] 

馬江海戰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保護措施

1961年,“甲申馬江海戰烈士祠、墓”被福州市政府列入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4] 
1985年,馬江海戰烈士墓和昭忠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7] 
1996年11月20日,馬江海戰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保護範圍:東至祠前昭忠路,西至馬限山全山,南至港務局宿舍南圍牆,北至馬尾郵電局北牆。 [6] 

馬江海戰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馬江海戰炮台、烈士墓及昭忠祠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馬尾區馬限山。 [3] 
  • 交通信息
乘坐福州市內公共交通37路/73路/58路/116路/131路/137路/139路/140路/178路/180路及觀光巴士至馬尾步行街或港口路站。 [9] 
  • 遊客須知
門票:免費參觀
開放時間:9:00-17:00 (16:30停止入館,週一閉館,逢法定節假日週一不閉館)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