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汝鄰

鎖定
馬汝鄰,四川省成都市人。1930至1949年期間,在北洋軍閥和國民黨政府推行大漢族主義時期,馬汝鄰和薛文波、 閃克行、馬煥文、吳建勳、王農村等成立了“中國回族青年會”,主張回族的尊嚴和利益,提倡科學普及教育;破除落後習俗,實行男女平等,促進回族社會的發展進步;發揚回族團結、勇敢、勤勞美德,與全國人民共同進行和平建國工作。
中文名
馬汝鄰
民    族
回族
出生日期
1910年
逝世日期
1989年

馬汝鄰主要成就

1912—1949年,國民黨執政的中華民國時期,國民黨奉行大漢主義,推行大漢族主義壓迫少數民族的政策,一方面宣佈國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另一方面又不願承認少數民族的存在,整個國家成了各少數民族的大牢獄,是所有少數民族人民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他們把漢族以外的各少數民族稱之為“宗族”(見蔣介石《中國之命運》),或者漢族的分支。國民黨提倡的所謂漢、滿、蒙、回、藏五族共和,也具有很大的欺騙性。他們不僅歧視回族的風俗習慣,而且還不願承認回族的存在,蔣介石操縱下的“國民大會”把回族稱作“生活習慣特殊之國民”。在大漢主義的威逼利誘下,個別回族軍閥、官僚和部分有宗教特權的門宦教主和把頭們,不但置民族尊嚴而不顧,還加重了對各族穆斯林的剝削和奴役,極端宗派勢力和大漢主義一道,千方百計打擊回族人的民族自尊,受到廣大回族人民的唾棄。國民黨這種逆民族歷史而行、與現實民族自尊而不顧的大漢主義行徑給各族人民帶來的深重的災難和屈辱。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回族愛國革命先驅郭隆真、馬駿、劉清揚等與周恩來、鄧穎超等愛國人士,一併發起組織了“覺悟社”、“天津女界愛國同志會”、“哈爾濱救國喚醒團”等,提出:“國難當頭,婦女應該從深淵中跳出來,衝破封建束縛,救國救民。愛國不分男女,救國不能後人”的革命口號。積極參加、組織和領導反帝反封建的遊行、示威、宣傳、請願等革命活動,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
1930年,反對國民黨大漢主義的回族青年會在北京成立。1930年北平(北京)各高等院校的回族學生倡議並創立了“回族青年會”,創有刊物《回族青年》,強烈反對回族是漢人信奉伊斯蘭教的歪理邪説,維護回族是中國的一個獨立民族的尊嚴,只有實行民族自治才能解決回族問題。回族青年會在1937年,由於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停止在北平活動。後於1939年在重慶復會,因國民黨政府反對使用“ 回族”這一稱謂,被迫改稱“中國伊斯蘭青年會”,會刊改稱《伊斯蘭青年》,在大後方各地廣泛設立分支會。1945年該會負責人薛文波、馬汝鄰等駁斥蔣介石不承認回回是民族的説法,再一次提出回回是一個民族,併為爭取民族權利展開各種活動。

馬汝鄰主要觀點

解放後,任蘭州西北中學校長,將舊的教育體系和思想轉入新的教育體系及社會主義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民族教育中,做出許多成功的探索和實踐。1958年被錯劃為右派,離開教育崗位。“文革”後平反。
上世紀 80年代以來的回族研究中,馬汝鄰主張,實際生活中的宗教從來不是形成或改變民族屬性的的決定因素,伊斯蘭教對於回族的形成並不起決定作用,伊斯蘭教也不是共同心理素質的主要內容,民族意識的形成才是共同心理素質的主要內容。反對部分宗教人士等宣揚的“回族民族特徵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回族伊斯蘭文化,伊斯蘭文化在中國的形成過程,也是回族形成的過程”把民族與宗教混淆的錯誤理論。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