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氏管
編輯
鎖定
馬氏管(Malpighian tube) 是指一些
節肢動物的主要
排泄器官.因系
意大利解剖學家馬爾皮基(M. Malpighi)所發現而得名.呈細長盲管狀,數目因種類而異.基段開口於中、
後腸交界處,端段遊離在
血腔內或插入直腸的圍膜內。一般由外向內有圍膜、管
壁細胞和內膜組成。圍
膜通透性較強。管壁細胞的
基膜形成發達的
內褶,頂膜形成
微絨毛,內含豐富的
線粒體,通過
離子泵將
原尿泵入管腔。有些種類的馬氏管基段能從原尿中回吸水分和
無機離子,使尿鹽呈結晶狀態析出,排入直腸。部分種類還具有管壁肌,能使馬氏管進行
自主性蠕動。
[1]
- 中文名
-
馬氏管
- 外文名
-
Malpighian tube
- 定 義
-
昆蟲等排泄和滲透調節的主要器官
- 全 稱
-
馬爾比基氏小管
- 發現者
-
意大利解剖學家馬爾比基
- 起 源
-
外胚層 內胚層
當含氮廢物和
電解液(鈉 , 鉀和尿酸)被主動地通過細管盲端運送時,
原尿在細管內形成。原尿,跟消化的食物一起在
後腸裏混合。在這個時期,尿酸析出,鈉和鉀與經過滲透的水一起由後腸
上皮細胞
[2]
。尿酸成為結晶沉澱下來,留在那裏與糞便混合,為排泄作好了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
蛛形綱馬氏管起源於內胚層(中腸起源),而
昆蟲綱起源於外胚層(後腸起源)。
馬氏管直翅目型
馬氏管鞘翅目型
末端包於直腸表面,成為"隱腎",如鞘翅目與部分鱗翅目。
馬氏管半翅目型
馬氏管鱗翅目型
- 參考資料
-
-
1.
郭何生.農業大詞典:中國農業出版社,1998
-
2.
劉凌雲,鄭光美.普通動物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8月: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