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庫斯理論

鎖定
馬庫斯理論(英語:Marcus theory)是最初由魯道夫·馬庫斯於1956年提出的理論,用於解釋電子轉移反應的速率——即電子可以從一種化學物質(稱為電子供體)移動或跳躍到另一種化學物質(稱為電子受體)的速率。
中文名
馬庫斯理論
外文名
Marcus theory

目錄

馬庫斯理論簡介

它最初用於解決外層電子轉移反應機制,其中兩種化學物質的電荷僅隨電子躍遷)而改變,但不會發生大的結構變化。該理論也擴展到將內層電子轉移的貢獻考慮在內,其中考慮了兩種化學物質的溶劑化或配位殼中的距離或幾何形狀的變化。

馬庫斯理論哈蒙德假説

哈蒙德假説Hammond's Postulate)有時也被稱為賴費勒假設(Leffler's assumption),是有機化學中根據過渡態理論而產生的假説,和有機化學反應的過渡態有關。哈蒙德假説的內容如下:
  • 如果化學反應中過渡態和反應物(或生成物)能量近似則結構近似。
這種想法,即中間態和反應物與產物中能量較高(較不穩定)的一個結構近似。因為反應能級圖上過渡態能量一般近似於反應物與產物中能量更高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