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島鷂

鎖定
馬島鷂(學名:Circus macrosceles):是鷹科、鷂屬的一種體型中等大小的猛禽。體長約54-59釐米,雌性比雄性大13%。該物種具有長而窄的圓形尾巴,小喙和細長的腿。有和貓頭鷹一樣的面部羽毛,覆蓋着異常大的耳孔,便於它們從高草叢中的聲音來定位獵物。下體和臀部呈白色,尾巴呈灰色,帶有深色條紋。雄性頭部、尾部和次級飛羽呈灰色,頭部和喉部有黑色條紋。雌性比雄性更呈棕色。雛鳥下體和尾部有明顯的條紋。
該物種生活在海平面到海拔1800米的高度。選擇各種開放地區作為棲息地,包括湖泊、沼澤、沿海濕地和稻田的外圍以及稀樹草原。是留鳥,基本不遷徙。通常單獨出現或成對活動。會在棲息處停留很長時間,有時會下到地面上。以小型脊椎動物為食,主要是鳥類,但也以齧齒動物、海龜、青蛙和爬行動物為食。僅分佈於科摩羅羣島和馬達加斯加島。
(概述圖參考來源: [5] 
中文名
馬島鷂
拉丁學名
Circus macrosceles
別    名
馬島沼澤鷂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鷹形目
鷹科
亞    科
鷂亞科
鷂屬
馬島鷂
亞    種
無亞種 [4] 
命名者及年代
Newton, 1863
保護級別
瀕危(EN)IUCN標準 [2] 
外文名
Madagascar Harrier, Malagasy Harrier, Madagascar Marsh-harrier, Malagasy Marsh Harrier, Malagasy Marsh-harrier

馬島鷂形態特徵

馬島鷂是一種中等大小,體型細長的鷂鷹。體長54-59釐米,翼展105-140釐米,雄性體重約600克,雌性約850-910克; [5]  雌性比雄性大13%。特徵是具有長而窄的圓形尾巴,小喙和細長的腿。最顯着的特點是有和貓頭鷹一樣的面部羽毛,覆蓋着異常大的耳孔,這種適應不是為了在低光下狩獵,而是通過它們在高草叢中的沙沙聲和吱吱聲來定位獵物。雄性前翅和翼尖呈黑色,頭部、尾部和次級飛羽呈灰色,頭部和喉嚨有黑色條紋。與雌性一樣,下體和臀部呈白色,尾巴呈灰色,帶有深色條紋。雌性比雄性更呈棕色。雛鳥下體和尾部有明顯的條紋。 [1] 
馬島鷂與黑鳶短翅鵟馬達加斯加獵鷹的區別在於翅膀相當長而窄,臀部白色,以“V”形翅膀低飛的習慣,並且在雄性中,可以通過對比翅膀圖案進行區別。 [1] 

馬島鷂棲息環境

馬島鷂在馬達加斯加的主要棲息環境與濕地有關,在植被環繞的湖泊、沼澤、沿海濕地和稻田的外圍以及稀樹草原,在草原上狩獵,包括那些非常退化的草原。在科摩羅,該物種選擇各種開放地區,以乾燥地區和森林作為棲息地。 [1] 

馬島鷂生活習性

馬島鷂是留鳥,基本是不遷徙的,它們僅在當地活動,幼鳥會從繁殖區分散開。通常單獨出現,或成對活動。該物種在棲息處停留很長時間,有時會下到地面上。該物種會去尋找潮濕的棲息地。雨季期間,它可能會離開中部高地的繁殖區,但這種移動需要進一步確認。 [6] 
馬島鷂是一種猛禽,它以典型的鷂式飛行在濕地上方覓食,下潛捕捉獵物。以小型脊椎動物為食,主要是鳥類,尤其是馬島鶉,但也以齧齒動物、海龜、青蛙和爬行動物為食。 [1]  [6] 

馬島鷂分佈範圍

分佈範圍僅限於馬達加斯加島科摩羅羣島。該物種分佈廣泛,在馬達加斯加從北向南延伸約1,000公里,但密度非常低。 [2] 
馬島鷂分佈圖 馬島鷂分佈圖 [2]

馬島鷂繁殖方式

在旱季中期的8月下旬和9月開始繁殖。妊娠期為32-34天,雛鳥在雨季開始時,在42-45天齡時羽化。該物種的繁殖率相對較低,平均每窩產卵數2.9枚,平均生產記錄為每次繁殖嘗試的0.9只幼鳥,四分之三的巢穴成功。 [1] 

馬島鷂保護現狀

馬島鷂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6年 ver3.1——瀕危(EN)。 [2] 

馬島鷂種羣現狀

2005-2006年對馬達加斯加島71%的潛在的馬島鷂的棲息地進行的調查,共記錄了80只馬島鷂。2007年,科摩羅的種羣(Grande Comore、Moheli和Anjouan的三個獨立亞種羣)的棲息地幾乎完全被破壞,估計不超過50只成熟個體。2016年,估計總數量少於250只成熟個體,處於100-249只成熟個體的範圍內。 [2] 
趨勢證明:由於繁殖棲息地的喪失和退化、人為迫害和干擾,馬島鷂種羣正在適度下降。 [2] 

馬島鷂主要威脅

該物種因其數量非常少而被列為易危物種,由於各種威脅,主要是棲息地喪失和退化以及人類迫害,該物種正在減少。調查表明,該物種比人們認為的要稀有。如果這些較低的種羣估計得到證實,該物種可能會被列入更高的威脅類別。 [1] 
在馬達加斯加,由於草原和沼澤的定期和全面燃燒,特別是在中部高原地區(放牧區和開墾土地),以及由於產卵被人為狩獵影響和破壞巢穴。大多數熱帶草原火災發生在8-11月,因此與該物種的繁殖季節相吻合。例如,2005 年10月,Ambohitantely的所有七個巢穴在孵化期間被大火燒燬,導致所有鳥卵損失。將濕地用於水稻種植也可能對該物種產生負面影響。馬達加斯加80%以上的沼澤地已被改造成稻田,主要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地區。雛鳥經常被人們帶走作為食物,對當地社區的採訪表明,成鳥也被獵殺以獲得食物。該物種也因其對家禽的威脅而受到迫害,但在一項關於繁殖鳥類的研究中,家雞僅佔獵物的1%。沼澤的干擾似乎限制了存在的繁殖對的數量,並且在耕作期間的人類活動可能會迫使鳥類移動。該物種需要未受干擾的地區和未改變的大草原,但是土地利用活動使其在馬達加斯加的許多地區都消失了。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