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山

(山東省即墨區山脈)

鎖定
馬山,別名馬鞍山,位於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城西約7公里,立於即墨西境,南控膠濟鐵路,東屏即墨城區,歷來為兵家要地。由4個相連的山包組成,形如馬鞍,故又稱“馬鞍山”,最高峯海拔233米。
山上盛產安山玢岩,多為灰綠、灰褐色,是約1億年前岩漿湧出地表冷凝而成,為優質建築雕飾石料。山之西南部因岩漿冷凝,均勻收縮,形成四方柱狀節理,株體截面直徑約1米左右,高約30餘米,筆直挺拔,排列緊密,恰似一片密林,故名“馬山石林”。
1994年4月國務院正式批准即墨市馬山保護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淺剖面火山岩柱狀節理石柱羣、硅化木及古生物化石等地質自然遺蹟。
中文名
馬山
別    名
馬鞍山
地理位置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城西約7公里
海    拔
233 m

馬山位置境域

馬山位於即墨城西約7公里。 [2] 

馬山地理環境

馬山地質

馬山之西南部呈現四方柱狀節理,株體截面直徑約1米左右,高約30餘米,筆直挺拔,排列緊密,恰似一片密林,蔚為壯觀,故名“馬山石林”。柱狀節理石林多發育於玄武岩中,一般呈六稜或五稜柱狀,而馬山石林發育於安山岩中,且呈四方形,在地質學中較為罕見。

馬山地貌

馬山由4個相連的山包組成,形如馬鞍,故又稱“馬鞍山”,最高峯海拔211米。

馬山自然資源

馬山上盛產安山玢岩,多為灰綠、灰褐色,為約1億年前岩漿湧出地表冷凝而成。馬山一帶地質藏有豐富的木化石,學名“硅化木”,直徑數十釐米不等,高者10餘米,其形狀、紋理與樹木無異。馬山地區木化石數量、規模均為國內罕見,最著名的是1983年發現的一塊重約2噸、長6米、粗端直徑70釐米、細端直徑60釐米的南洋杉木化石,屬白堊紀,為中國發現的木化石中的一個新種類。該化石樹幹整體有橫斷紋理,斷為12段,紋理明顯,年輪清晰,具有重要的科研和觀賞價值。
在馬山周圍還埋藏着豐富的木化石。若干萬年前,馬山地區是一片茫茫林海,受地質作用影響,大批樹木湮沒於地下,年深日久形成化石。此種木化石,學名“硅化木”,直徑數幾十釐米不等,高者10餘米,其形狀、紋理與樹木無異,但已石化。這類木化石,以馬山地區埋藏最多,數量、規模均為國內罕見,具有重要的科研和觀賞價值。 [1] 

馬山生態保護

1993年馬山被山東省政府批准為省級地質遺蹟自然保護區。1994年4月國務院正式批准即墨市馬山保護區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淺剖面火山岩柱狀節理石柱羣、硅化木及古生物化石等地質自然遺蹟。

馬山旅遊信息

馬山景點

馬山上有胡仙居,馬山已免進山費,但是胡仙居門票10元,內供有胡家仙人、觀音等塑像,一年四季前來馬山參觀拜祭的各地遊客、信徒絡繹不絕。馬山半山腰還有千佛洞,洞內冬暖夏涼長達500米。從狐仙居胡三太爺殿的位置向東看,可以鳥瞰整個即墨縣城。馬山也是鍛鍊身體的好去處,在馬山石林西側有個小水庫,從入春到深秋都有來游泳的人。
馬山古為宗教聖地,山前明代光宗皇帝賜號“慧覺禪師”劉仙姑為第一代主持的白雲庵現已修復,山上玉皇殿重修,山後曾有無成殿、聖母殿、雷神殿等寺廟。馬山民間故事、傳説頗多。

馬山交通

青島大巴——即墨然後坐2路環城公交或即墨至七級鎮、蘭村鎮小公共馬山路口下即可。打車到目的地可以直接到山腳下,價格在20元左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