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跡山

(江蘇省無錫馬跡山)

鎖定
馬跡山簡稱馬山,古稱夫椒山,是太湖裏的第二大島嶼,位於無錫的西南端,雄踞太湖的西北部,全島面積約34平方公里,原為太湖孤島,1970年經圍湖造田後現已成為半島,現在已久與大陸相連呈半島形狀,稱為馬山鎮。馬跡山西北狹窄,東北寬廣,狀如駿馬,有“盤龍灣”、“烈士陵園”等景點。
中文名
馬跡山
別    名
馬山
別    名
夫椒山
地理位置
江蘇省無錫

馬跡山地理位置

是太湖西北部的一個千年古島,抗戰初期有4000餘人口。該島形為月弧,面積31.4平方公里,以柴前村為界,分為東半山和西半山,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它在抗戰期間是我新四軍蘇南二分區的根據地,又是聯結宜(興)、武(進)、(無)錫南、蘇(州)西和浙(江)西各游擊區的湖中跳板。
馬山,全稱馬跡山,古名夫椒山,雄峙太湖西北部,是太湖七十二峯之一。周約35公里,面積34平方公里,地形狹長,形如月弧。

馬跡山歷史介紹

在浩淼的太湖裏,原先有座風景秀麗的島嶼,喚作馬跡山,雖馬跡山與常州相距有百里之遙,但在古時的漫長歲月裏,馬跡山幾乎一直屬於常州武進(陽湖)管轄,是歷代文人騷客遊覽太湖勝地、名人志士歸隱田園的首選之地,王昌齡、皮日休、陸龜蒙、范仲淹、陸游、范成大、唐寅(伯虎)、趙翼等人都曾來此遊玩並寫下不朽詩篇(趙翼死後即葬於此),宋朝文人許叔微、孫覿等人都曾歸隱這裏,並留下“梅梁小隱”、“孫覿山莊”等遺蹟。
馬跡山5000年前就有人跡
據《武進縣地震志》載,馬跡山一帶屬太湖原始斷裂帶,在距今約200萬-300萬年前,這裏成了海灣,後由於長江和錢塘江沖積物對這一地區的包圍,終於使這片海灣封閉淤塞成瀉湖型的淺水吞吐湖泊,水體也在充足的淡水供應下逐漸淡化,淡水湖太湖就這樣形成了。馬跡山則由於地勢較高,成為了太湖中的一座島嶼。在距今約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馬跡山開始有人居住,建國後,在馬跡山的東崗門前山和古竹燕子山一帶出土了一批石斧、石鋤,經考證為崧澤文化類型,證實了這裏確有早期人類活動的痕跡。1969年11月5日,經江蘇省委批准,馬跡山開始圍湖造田,於1971年元旦東壩口正式合龍,指揮部立即組織排水,從此,太湖島嶼馬跡山與大陸連成一體,成為半島。1975年12月22日,無錫市計委批准建築從閭江橋至馬跡山古竹街長10公里的閭馬公路,並撥款24萬元用於工程建設,從此,馬跡山與內陸有了陸路交通。
秦始皇打馬留下馬跡山
馬跡山在春秋戰國時稱夫椒山,屬會稽。夫椒山名稱由來源於島東有夫山,島南有椒山,後古書中夫山的“夫”字下半部分為蟲所蛀,只剩“土”字,故傳至後世,夫山成了土山,再加上夫椒山一帶方言“土”與“拖”音相近,今土山已成“拖山”,屬無錫市濱湖區管轄,而椒山則仍屬常州市武進區管轄。那為何改名馬跡山呢?一説秦始皇東巡會稽時,來到了太湖地區,他在夫椒山的最西側登島,看見這裏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便十分想立即遊遍全島,於是他高興地舉起鞭子朝馬屁股“啪啪啪”狠抽三記,馬被抽後,馬頭高高仰起,鬃毛根根豎起,大叫一聲,用力一蹬,頓時四腳騰空,把秦始皇拋到了半空,一路向東北方向狂奔而去。由於這匹馬被秦始皇打痛了,所以四腳一蹬的時候,用力實在太大,就在石頭上踩下了四隻馬蹄印,人們為了紀念這件事,從此以後,就把夫椒山改稱為了馬跡山。
另一説是漢朝鬱使君歸隱杜圻州時,被馬蹄踩出四個印跡,故當時留有“朝為雍州官,暮歸西九里”之説。每當湖水下落時,仍能清晰地看到這四個偌大的、深數寸的馬蹄印記。雖然説法眾多,但不論哪種説法,都與馬蹄踩石有關。
三分太湖馬跡山歸屬多變
隋朝時,三分太湖為湖州、蘇州、常州三郡,馬跡山一帶歸屬常州。南宋紹興十五年(1145年),許必勝科場揚名,為毗陵(今常州市)考取的第一名探花郎,馬跡山賜名迎春鄉,屬毗陵府武進縣管轄,但島名仍稱“馬跡山”;清雍正四年(1726年),武進縣析出陽湖縣,迎春鄉歸屬陽湖縣管轄;民國後,陽湖縣又重新併入武進縣,迎春鄉仍歸屬武進縣管轄;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共於1942年10月成立馬跡山山政委員會,隸屬太滆地委宜興縣委管轄;1943年夏,成立馬跡山區,隸屬不變。建國後,馬跡山一帶承舊建制,仍歸屬武進縣,但此時已簡稱馬跡山為“馬山”,從此這一稱謂未再變化;1950年5月,馬山劃歸蘇州專區太湖行政辦事處管轄;1951年2月14日,馬山又歸屬武進縣管轄;1953年6月2日,馬山劃歸新成立的震澤縣管轄;1954年5月,馬山劃歸無錫縣管轄,但原屬馬山地區的椒山則劃歸常州管轄;1960年7月10日,馬山劃歸無錫市管轄,從此,馬山一直隸屬無錫市領導,這也是建國後從常武版圖上劃出的最大的一塊地方。
過路名人形成馬跡山多處古蹟
馬跡山有着多處古蹟。小靈山在馬跡山秦履左峯的柴泉村後,左有青龍山,右為白虎山,山前田間舊有六星墩(1960年後整田平地時毀壞),相傳是明朝開國功臣劉伯温為鎮王所布。此山有祥符寺遺址,相傳唐朝玄奘法師從天竺取經歸來,見此山彷彿靈鷺峯,因此呼為小靈山。如今,小靈山已名靈山,並修有青銅釋迦牟尼大佛和梵宮,為太湖著名旅遊勝地之一。
馬跡山西南面有一小山嘴,山嘴上有一土墩戰鼓墩,用腳蹬之咚咚作響,儼然鼓聲,傳説這裏曾是吳王夫差率精兵伐越於夫椒時,親自擂鼓的地方,所以叫戰鼓墩。
盤龍灣由於漢室而得名。相傳王莽篡漢時,漢室劉秀逃難經此,見馬跡山的耿灣一帶東、南、北三面環山,是塊藏身的好地方,便在這裏躲避歇息,後劉秀當了皇帝,住在耿灣一帶的百姓為了紀念他,便稱這個村子為盤龍灣。馬跡山的西村還有一座雲居道院,俗稱“神仙庵”,相傳是晉代道教理論家、煉丹師葛洪學道煉丹的地方,在那裏,至今還留有葛仙井、洗心池等遺蹟,據説葛洪在雲居道院隨鄭隱學道煉丹成功,白日昇天,成了神仙,故名神仙庵。
蛇山:蛇山位於原武進馬跡山(太湖中的第二大島,今已成陸)西南部,介於雁門自然村與牛塘自然村之間,山體形似巨蛇盤據,故名蛇山。馬跡山在古代幾乎一直隸屬武進管轄,但在建國後不久的1950年5月,馬山劃歸蘇州行政區專員公署太湖區行政辦事處(此辦事處為縣級機構,由於安徽省已有太湖縣,故為避縣名重名,只能成立辦事處),雖1951年2月馬山又劃歸武進,但在1954年5月,馬山還是再次地從武進劃了出去,歸無錫縣管轄,從此,包括蛇山在內的馬跡山再也沒有劃歸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