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宏偉

(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研究員)

鎖定
1999年復旦大學獲理學學士學位;2005年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生物醫學工程系獲博士學位。2005年10月起受聘於北京大學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研究員;2008年10月加入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籌),任“百人計劃”研究員。主要從事生物材料(表面引發聚合反應,材料的表面修飾,新材料的開發等),生物傳感器(QCM-D,SPR等)和高通量檢測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小分子、蛋白質芯片),以及組織工程、幹細胞的研究。
中文名
馬宏偉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性    別
主要科學貢獻:
(1)發展了一種實驗方法,即應用“具有能量耗散功能的石英晶體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with dissipation, QCM-D)研究SIP。通過該方法實現了對SIP的實時監測、給出了定量公式、建議了表徵參數;(2)發明了一種材料,即帶引發劑的聚二甲基硅氧烷(initiator integrated Polydimethylsiloxane,iPDMS),並結合SIP進行表面改性,實現了PDMS表面的永久性、功能化修飾。拓展了PDMS在微流(microfluidics)和生物醫學工程中的應用;(3)應用SIP對各種生物材料表面進行修飾和微納米陣列的製備,提高了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比如防止蛋白質非特異性吸附的能力),並用於對不同尺度的生物體系(短肽、蛋白質、細胞、組織、動物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