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北京大學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

鎖定
北京大學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成立於2005年,是國內知名的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機構。生物醫學工程系始於2004年力學與工程科學系生物醫學工程碩士專業。擁有“生物醫學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生物力學與醫學工程”博士點和碩士點。
中文名
北京大學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
外文名
BME,PKU
簡    稱
北大生醫系
創辦時間
2005年
主管部門
教育部
碩士點
2
博士點
3
類    別
公立大學
類    型
理工
屬    性
211工程,985工程
所屬地區
中國北京
二級碩士點
生物力學與醫學工程
二級博士點
生物力學與醫學工程
聯合博士點
生物醫學工程

北京大學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概況

北京大學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成立於2005年。作為新的工學院的組成部分,生醫系從建系之初就致力於在工程科學的範疇內進行生命科學和醫學的前沿研究,迅速地建立了研究生教育教學體系,並在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目前,已開展的重點研究方向包括(1) 面向重大疾病的納米醫學; (2) 生物材料與再生醫學;(3) 生物力學和生物信息學; (4) 分子醫學影像學;(5)微創醫學; (6)神經醫學工程; (7) 移動/遠程醫學與健康信息學。建系以來,生醫系已具有科研實力,先後承擔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等一大批科研項目,科研總量逐年增長。
生醫系已擁有一支朝氣蓬勃的中青年科研隊伍,其中教授11人(其中兼職教授7人),副教授4人,特聘研究員6人,全部具有海外留學經歷。他們活躍在生物醫學工程科研與教學的第一線,緊密跟蹤國際學術前沿,開展生物醫學工程高端領域的科研工作。
建系以來,生物醫學工程系與美國佐治亞理工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等國際著名院校建立了良好的教學和科研合作關係。其中,生醫系與美國佐治亞理工大學、埃默裏大學進行廣泛的合作,在Coulter種子基金的支持下進行了生物醫學工程領域內不同研究方向的合作,並建立了全國首個由國務院學位辦正式審批通過的聯合博士學位項目,已招收兩屆來自中美兩地共30名博士生。
2012年11月17日,第一屆北大-清華生物醫學工程聯合研討會在北大中關新園會議中心成功召開,兩校生物醫學工程系共有40餘位教師出席了本次研討會。此次研討會旨在分析我國生物醫學相關產業發展的瓶頸,商討兩校生物醫學工程學科在人才培養、協同技術創新等方面的相關對策及合作 [1] 

北京大學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研究機構

生物信息學研究室 生物信息學研究室
北京大學生物醫學跨學科研究中心生物醫學工程系再生醫學和生物學實驗室
生物功能材料和再生技術研究組
生物信息學研究室
細胞力學實驗室
北大工學院精密醫療儀器研發中心(無錫)

北京大學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學科專業

北京大學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 北京大學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
自2010年起,生物醫學工程系正式招收本科生,並啓動了本科生教學培養的一系列工作。本專業注重“強化基礎、重視素質、追求創新”,致力於培養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專業知識、良好的綜合能力和創新意識的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高素質的複合型人才。
生醫系還針對不同學科背景研究生深入開展碩士生、博士生培養。
北京大學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 北京大學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
一級學科博士點:生物醫學工程博士點:生物力學與醫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碩士點:生物力學與醫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聯合博士項目:生物醫學工程
主要開設課程包括生物醫學工程概論、生物醫學工程的數學基礎、生物醫學工程的生物學基礎、生物傳感器和生物醫學儀器、生物醫學系統的建模和仿真、生物醫學材料、納米/微米和單分子技術、生物力學(固體、流體和細胞力學)、激光醫學、磁共振原理和序列設計基礎等。

北京大學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師資力量

任秋實 教授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科技部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項目“視覺修復基礎理論與關鍵科學問題”首席科學家。系主任。
研究領域:激光與光子生物醫學神經醫學工程智能化醫療器械與裝備
陳海峯 特聘研究員
在國外一直從事納米技術在牙科領域的開創性應用研究,並已經作出了諸多同行專家公認的成績。率先採用人工合成蛋白納米探針模擬研究牙釉質蛋白與生物納米晶棒的作用機制。
方競 教授
研究領域:研究方向: 細胞、組織及器官的生物力學研究; 微納米技術及其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醫學信號與圖像研究
葛子鋼 特聘研究員
研究領域:骨,軟骨和韌帶再生醫學,胚胎幹細胞和骨髓基質幹細胞,骨關節炎發病機制和治療生物材料
李長輝 特聘研究員
研究領域:生物醫學光子學,光聲效應在生物醫學中的研究和應用,光學分子和功能性成像
羅瑩 特聘研究員
研究領域:生物醫學材料, 組織工程學, 再生醫學, 靶向藥物傳輸
榮起國 副教授
自1990年起留校工作,期間1998-2002年赴德攻讀博士學位。在北京大學工學院任教,所授課程有:生命系統的建模與仿真、生物固體力學、口腔生物力學、彈性力學。
研究領域:主要從事計算力學與生物力學研究
席建忠 教授
在美國求學期間曾參加過十多次國際學術會議,並做過多次學術報告。他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獨立承擔了美國NASA(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所資助的納米生物研究。其研究成果《自組裝的肌肉細胞帶動的微型器件》於2005年1月份發表在《Nature Material》上
研究領域:1、生物功能芯片 2、miRNA功能研究 3、高通量siRNA篩選技術
席鵬 特聘研究員
研究領域:生物醫學光子學,新型顯微技術及其在生物醫學中的應用,超高分辨光學活體顯微技術
謝天宇 特聘研究員
研究領域:1.醫療儀器的開發 2.微機電 3.電子控制,軟件 4.物理光學 5.生物光學 6.生物醫學
熊春陽 特聘研究員
研究領域:1.生物力學 2.微系統技術 3.實驗圖像處理
張珏 特聘研究員
研究領域:(1) 生物醫學診療儀器 (2) 核磁共振序列設計及醫學圖像分析 (3) 計算機輔助手術 (4) 低温等離子體以及納秒強脈衝電場生物學效應研究。
朱懷球 副教授
2003年以來,主要研究領域為生物信息學、計算生物學,研究興趣包括基因組複雜結構信息分析、比較基因組學和生物進化等。與佘振蘇教授共同發展了原核生物基因預測的新方法,主持開發的原核基因翻譯起始位點預測軟件MED-Start已經超過國際同類軟件的最好水平,開始得到國內外生物信息學領域的關注。
研究領域:1.生物信息學 2.計算生物學
樊瑜波(兼職教授)
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生物工程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世界生物力學理事會理事,全國生物力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力學學會理事
研究領域:生物醫學工程、生物力學、組織工程、航天航空生物醫學工程、康復工程
高大勇(兼職教授)
研究領域:·Cryopreservation and fundamental cryobiology ·Bio-heat-mass transfer and thermal stress ·Artificial kidney etc
佘振蘇(兼職教授)
法國巴黎第七大學博士;曾先後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研究助理,研究員,美國阿利桑那大學副教授;美國加州大學洛杉機分校副教授、教授; 1998年被授予北京大學“周培源講座教授”,並被聘為北京大學湍流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研究領域:流體力學
田嘉禾(兼職教授)
研究領域:神經功能影像、心血管功能影像、腫瘤影像與診治、分子影像技術與醫學圖像分析
田捷(兼職教授)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IEEE Fellow, IEEE Engineering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Society北京分會主席,中國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兼中國自動化學會模式識別與機器智能專業委員會主任,以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學部第六、第七屆評議組成員和生命學部第十二屆評議組成員
俞夢孫(兼職教授)
航空醫學與生物醫學工程專家。浙江餘姚人。1954年畢業於空軍軍醫學校。現任空軍航空醫學研究所航空醫學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第四軍醫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2年獲何梁何利獎
朱承(兼職教授)
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總校董教授 美國佐治亞理工/埃默裏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副主任 國內多所大學及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客座教授及客座研究員
研究領域:細胞、分子水平的生物物理化學力學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