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呈氏吸蜜鸚鵡南部亞種

鎖定
馬呈氏吸蜜鸚鵡南部亞種羽色鮮豔,鳥體為綠色,頭頂和頸部橄欖棕色,並帶有暗黃色的條紋;鳥喙和眼睛之間為黑綠色;臉頰帶有淺綠色的條紋。主要以花粉、花蜜與果實為食物,鳥喙比一般鸚鵡的長、更特別的是細長的舌頭上有刷狀的毛,稱為刷狀舌,方便該鸚鵡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
別    名
南部馬呈氏吸蜜鸚鵡
中文學名
馬呈氏吸蜜鸚鵡南部亞種
拉丁學名
Neopsittacus musschenbroekii major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鸚形目
鸚鵡科

馬呈氏吸蜜鸚鵡南部亞種物種概述

馬呈氏吸蜜鸚鵡南部亞種羽色鮮豔,鳥體為綠色,頭頂和頸部橄欖棕色,並帶有暗黃色的條紋;鳥喙和眼睛之間為黑綠色;臉頰帶有淺綠色的條紋。主要以花粉、花蜜與果實為食物,鳥喙比一般鸚鵡的長、更特別的是細長的舌頭上有刷狀的毛,稱為刷狀舌,方便該鸚鵡深入花朵中取得食物。身體內部的構造也很特別,它們的體內有一種特別的消化酵素存在,以便分解食物。但由於該吸蜜鸚鵡沒有消化穀物飼料的必要,它們的沙囊處理硬食物的能力較其他鸚鵡弱了許多。主要棲息于山區森林、森林邊緣、部分開墾過的區域、高大的次生植被區、介於1200米到2800米之間小面積孤立的森林地區或是耕種區。以花朵、花蜜、花粉、漿果、軟性種子、較小的硬種子、昆蟲以及幼蟲為食。

馬呈氏吸蜜鸚鵡南部亞種分佈範圍

分佈於袋鼠島(伊裏安查亞),新幾內亞中部,從雪山山脈東到休恩半島和歐文斯坦利範圍。 [1] 

馬呈氏吸蜜鸚鵡南部亞種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