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向華

(中國二胡演奏家)

鎖定
馬向華,中國二胡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民樂系教授 [11] 
1989年,獲得ART杯中國樂器國際比賽二胡少年專業組一等獎 [7]  。1991年,開始師從二胡演奏者劉長福。1997年,發行專輯《馬向華二胡獨奏專輯》;同年,獲得中國器樂大獎賽二胡組第一名。2000年,在香港舉辦了“劉長福、馬向華胡琴音樂會”。2002年,在東京首演作曲家石井真木的二胡《人間如夢川》。2003年,發行專輯《二胡等弓弦樂類-引子與迴旋》。2009年,在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舉辦了個人的師生音樂會 [3]  。2013年,擔任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民樂學科主任 [8]  。2017年,在北京、長沙、武漢等地舉行了“馬向華師生音樂會”全國巡演 [2]  。2019年,攜中央音樂學院“國風”組合在遵義大劇院音樂廳演出——《國樂力量》二胡演奏者專場音樂會 [9] 2022年8月,擔任國民音樂教育大會展演二胡專業評委。 [12-13] 
本    名
馬向華
民    族
漢族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山東省濟南市
畢業院校
中央音樂學院
代表作品
《馬向華二胡獨奏專輯》
《二胡等弓弦樂類-引子與迴旋》
主要成就
ART杯中國樂器國際比賽二胡少年專業組一等獎
中國器樂大獎賽二胡組第一名
職    業
二胡演奏者
工作單位
中央音樂學院 [10] 

馬向華人物經歷

馬向華
馬向華(5張)
1982年,7歲開始跟隨濟南市少年宮的陳建新入門學習二胡。
1984年,9歲拜師濟南前衞歌舞團蘇安國。
1986年,作為濟南少年兒童訪問團的一名成員前往英國,進行為期28天的訪問演出 [7]  ;同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師從馮智皓、聶靖宇。
1989年6月,獲得ART杯中國樂器國際比賽二胡少年專業組一等獎 [7] 
1991年,開始師從二胡演奏者劉長福
1992年,前往香港、台灣、新加坡和馬來西亞訪問演出。
1993年6月,隨團前往法國、比利時、荷蘭、丹麥和瑞典參加國際藝術節。
1994年1月,跟隨中美國際青年音樂大館演出團前往美國進行文化交流演出;7月,出訪日本參加“東京之夏”國際音樂節,並與東京交響樂團合作演出。
1995年7月,隨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組織的中國演出團前往澳大利亞訪問演出,並在悉尼歌劇院與澳大利亞青年交響樂團合作。1996年,跟隨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訪泰演出團,在曼谷文化中心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演出。
1997年4月,在香港主辦了獨奏音樂會;9月,在北京主辦了獨奏會;同年,在台北獲得中國器樂大獎賽二胡組第一名。
1998年,獲得中央音樂學院免試保送攻讀碩士學位 [2]  ;12月,在台灣舉辦了“馬向華二胡獨奏音樂會”;同年,發行專輯《馬向華二胡獨奏專輯》。
1999年2月,在日本舉辦了二場“馬向華二胡獨奏音樂會”;6月25日,在北京舉辦了“馬向華二胡獨奏音樂會”;7月3日,在上海蔘加了由上海交響樂團演奏的“黃安倫作品音樂會”;同年,在北京音樂廳與廣播交響樂團首演了作曲家黃安輪的二胡協奏曲《敦煌古譜四首》 [2] 
2000年3月21日,在香港舉辦了“劉長福、馬向華胡琴音樂會”;5月20日,參加由香港舉辦的“民族室內樂的魅力”;9月22日,參加由香港舉辦的音樂會;11月,在加拿大舉辦了“馬向華二胡演奏音樂會”共二場。
2001年4月,在北京舉辦了“世紀回顧·二胡百年紀念音樂會”共二場;5月19日,在北京舉辦了“馬向華二胡獨奏會”暨研究生畢業音樂會;同年,從中央音樂學院碩士畢業 [8] 
2002年,在東京首演作曲家石井真木的二胡《人間如夢川》;同年,在北京國際音樂節中國愛樂樂團首演作曲家陳其鋼的二胡協奏曲《逝去時光》,並與夏威夷交響樂團合作演出了作曲家譚盾的胡琴協奏曲《卧虎藏龍》 [4] 
2003年,發行專輯《二胡等弓弦樂類-引子與迴旋》。
2009年6月,在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舉辦了個人的師生音樂會 [3] 
2013年,擔任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民樂學科主任 [8] 
2017年8月,在北京、長沙、武漢等地舉行了“馬向華師生音樂會”全國巡演 [2] 
2019年,攜中央音樂學院“國風”組合在遵義大劇院音樂廳演出——《國樂力量》二胡演奏者專場音樂會 [9] 
2022年8月,擔任國民音樂教育大會展演二胡專業評委。 [12-13] 

馬向華主要作品

馬向華音樂專輯

馬向華重要演出

時間
演出地
所在城市
2019年
遵義大劇院音樂廳 [9] 
中國-貴州
2009年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 [3] 
中國-北京
1999年
北京音樂廳 [2] 
中國-北京

馬向華演奏風格

馬向華演奏的劉天華的《病中吟》、華彥鈞的《寒春風曲》,把握了傳統樂曲的演奏風格,細膩而又有激情地表達了曲作者在樂曲中寄予的情感。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她對孫文明的《人靜安心》《夜靜簫聲》這兩首樂曲的論釋。孫文明是一 位頗有創新精神的二胡藝人,這兩首樂曲在演奏技巧上都有非常新穎的創造,而音樂的構思也非常奇巧。馬向華不僅很好地完成了演奏技巧,而且在把握孫文明的音樂風格上頗為準確,在音樂的處理與詮釋也有自己的見解 [1] 
此外,她錄製了十餘張個人專輯,其中包括多種風格及大量高難度的二胡曲目。憑藉着出色的演奏,馬向華經常被作曲家指定為合作之對象,包括1999年與廣播交響樂團合作,首演了作曲家黃安倫的二胡協奏曲《敦煌古譜四首》;2002年在東京首演了作曲家石井真木的二胡作品《人間如夢III》;同年在北京國際音樂節與中國愛樂交響樂團合作,首演了作曲家陳其鋼的二胡協奏曲《逝去的時光》等。

馬向華獲獎記錄

音樂類
  • 1997    中國器樂大獎賽二胡組第一名    (獲獎)    
影視類
  • 1989    ART杯中國樂器國際比賽二胡少年專業組一等獎[7]     (獲獎)    

馬向華人物評價

馬向華有着剛柔並濟、優美清新的個人風格 [8]  (人民網評)
馬向華一直用責任和使命不斷修正前行之路,始終在追尋音樂藝術的本真,因為只有真、善、美的東西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經得起歷史的推敲,經得起生活的校驗 [5]  (《樂器》評)
馬向華以其精湛的技術、紮實的功底,深厚的文化,質樸、真實的情感,敏鋭、精簡、樸素、含蓄的演繹活躍於樂壇,隨着長期的藝術研究和舞台磨練,積累了豐富的舞台經驗,其演奏藝術日趨成熟而全面,富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和大家風範。無論是獨奏、重奏、還是各種形式的組合,舞台表達言之有物,箇中興味能讀出幾分因人而異的新音樂、新思想,誠實靜心淡定每場演奏,有感而發 [6]  (中國網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