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克思主義教育學

鎖定
馬克思主義教育學(marxist pedagogy)產生於19世紀末,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理論基礎,以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關於教育問題的論述為基本內容,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研究教育現象和問題的教育學説,是2013年公佈的教育學名詞。 [1] 
馬克思主義的產生為教育學的發展奠定了科學的方法論基礎,但由於種種原因,在實際教育學研究過程中,人們沒有能夠很好地理解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往往犯一些簡單化、機械化的弊病。今後的研究,一定要學習並領會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精髓,做到活學活用。 [2] 
中文名
馬克思主義教育學
外文名
marxist pedagogy
所屬學科
教育學
公佈時間
2013年

馬克思主義教育學主要內容

馬克思主義教育學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教育問題的論述;二是蘇聯和我國的教育學工作者根據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對現代教育進行研究的一些成果。 [2] 

馬克思主義教育學主要著作

在創建馬克思主義教育學的過程中,蘇聯出現了一批有影響的教育家及其代表作。像克魯普斯卡婭的《國民教育與民主主義》(1917年),這是用馬克思主義觀點闡述教育學和教育史的第一本書。加里寧對共產主義教育問題發表了許多演講,彙編成《論共產主義教育與教學》(1948年)。馬卡連柯著有《教育詩》、《塔上旗》(1938年)等著作,總結了勞動教育、紀律教育和集體主義教育的實踐經驗。其中集體主義教育是其教育體系的基礎與核心,也是其理論的特色與亮點。蘇霍姆林斯基寫有教育專著40餘本,其代表作有《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1979年)、《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1979年)、《帕夫雷什中學》(1980年)。中國第一個以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教育問題的是楊賢江,其代表作是《新教育大綱》(1930年)。
在創建馬克思主義教育學的過程中,蘇聯教育家凱洛夫是重要代表人物,他主編的《教育學》 (1939年)出版,標誌着馬克思主義教育學的誕生。在《教育學》中,凱洛夫闡述了教育的一些基本問題,提出教育起源於勞動,論述了教育的作用,包括教育在促進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和促進入的發展中的作用,明確提出了教學過程的六階段(感知、理解、概括、鞏固、熟練、測驗)理論,提出直觀性、自覺與積極性、鞏固性、系統性與連貫性、可接受性教學原則體系。這部教材對社會主義國家教育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2] 

馬克思主義教育學基本觀點

第一,教育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在階級社會中有鮮明的階級性,不存在脱離社會影響的教育;
第二,教育起源於社會性生產勞動,勞動方式和性質的變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教育內容的改變;
第三,現代教育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第四,現代教育與現代大生產勞動的結合不僅是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第五,在與政治、經濟、文化的關係上,教育一方面受它們的制約,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對獨立性,並反作用於它們,對於促進現代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的發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第六,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教育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基礎。 [2] 
參考資料
  • 1.    馬克思主義教育學  .術語在線[引用日期2021-02-12]
  • 2.    張忠華著. 教育學原理[M]. 北京:世界圖書北京出版公司, 2012.09: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