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馬丁·伊登

(傑克·倫敦創作的半自傳體長篇小説)

鎖定
《馬丁·伊登》是美國作家傑克·倫敦的創作的半自傳體長篇小説。故事講述了青年水手馬丁·伊登偶然結識了上流社會的羅絲小姐,受她的啓發,發憤自學,並開始了艱苦的創作生涯。儘管處處碰壁,他仍不願聽從羅絲的安排,進她父親的事務所,做個“有為青年”。後來他突然時來運轉,以前被退回的稿件紛紛得到發表,成為當紅作家。以前看不起他的親友都爭先恐後地來請他吃飯,連已和他決裂的羅絲也主動前來投懷送抱。這使他看清了這個世態炎涼的社會,對愛情所抱的美妙幻想也徹底破滅。 [1] 
在這部帶有自傳色彩的長篇小説中,傑克·倫敦不但寫下了自己如何在平庸的資產階級鄙夷下含辛茹苦地讀書和寫作的經歷,也盡情闡釋了他個人的混雜着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觀、斯賓塞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和尼采的“超人”説的社會見解。 [2] 
作品名稱
馬丁·伊登
外文名
Martin Eden
作    者
【美】傑克·倫敦
文學體裁
長篇小説
首版時間
1909年
字    數
335000

馬丁·伊登內容簡介

馬丁是個快滿二十一歲的水手,由於一次偶然的機會,結識了羅絲一家子。他踏進了她的家,就被室內的陳設、書畫吸引住了,乃至一見姑娘,頓時驚為天人,一見鍾情。他認為她美得超凡脱俗,跟他在貧民區裏、跑碼頭時所結交過的娘兒們天差地遠。等她滔滔不絕地談起文學藝術來,他想起在書本上看到過的上流社會中的那種傳奇性的女子,不由得陶醉了,心裏油然產生贏得她的想望。羅絲也覺得他好像一縷新鮮空氣,被他那強勁的體魄和充沛的精力所吸引了。 [3] 
馬丁·伊登 馬丁·伊登
馬丁為了配得上她,開始把自己從生活小節、禮儀、談吐等等方面來個徹底的改造。拿對她的愛情為動力,他發奮自學:學語法、讀詞典、鑽研文學書刊。為了把自己經歷過的冒險事蹟講給她聽,心中的創作欲猛地燃燒起來,產生了寫作的衝動,這就開始了他的艱苦的創作生涯。他跑公共圖書館,拼命閲讀、寫作,每天只睡五個小時。但是資產階級控制下的出版界給了他冷遇,一次次地把他投去的稿件退回來。他愛情至上,被迷了心竅,竟然對自己的工人階級出身感到羞愧,認為千絲萬縷的社會關係拖住了他,不讓他向上爬。但是在創作方面,他卻堅持了現實主義的立場,對自己的作品滿有信心,儘管羅絲為了能跟他結婚,拼命勸他學當時那種所謂的“有為青年”的樣,進她父親的事務所,一步步地爬到高位。馬丁為了生活下去寫好作品,寧願同時寫些遊戲文章來煮字療飢。
這樣,由於世界觀的不同,他終於逐漸看出羅絲也和別人一樣,都是硬要把他塞進他們的生活模式中去。但他對她的愛情還是有信心,直到由於一場誤會,馬丁被報紙渲染為一個激進的社會主義者,羅絲主動和他決裂。就在他感到失意的時候,忽然命運來捉弄他,報紙雜誌開始採用他的舊作品,他就此一帆風順地成為紅作家了。這一來,以前跟他斷絕關係的親戚、資產階級頭面人物都來請他吃飯,當面拍他馬屁了。這使他百思不得其解:這些作品都是早就完工的,不知被退過多少次了,為什麼今天大家都爭先恐後地搶着發表呢?而他本人,也還是過去的那個馬丁·伊登,一點兒也沒有變,為什麼今天大家都來奉承了呢?最後,連羅絲也自動送上門來,願意委身與他同居,這使他極度反感,看透了這些衣冠人士的真面目,感到徹底幻滅。唯一的當初就賞識他才能的社會黨人勃力森登呢,已死去了。馬丁萬念俱灰,把所有的稿件都處理完畢,不願再寫一個字,把版税所得用來資助他的親姐妹、洗衣作坊夥伴喬埃,以及為他守身如玉、一往情深地熱愛他的青年女工麗茜·康諾萊。他感到對生命已沒有絲毫留戀,終於投身大海,了此一生。 [4] 

馬丁·伊登創作背景

時代背景
19至20世紀之交的美國處於從開疆拓土的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急劇轉型的時期。被稱為“鍍金時代”的這一時期的美國,經歷着從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的過渡。工業化進程突飛猛進,城市驟然興起。伴隨着生產關係的調整,美國的社會結構也發生着劇烈的變化,新中產階級的崛起是這一歷史時期的重要特徵。以農場主為核心的舊式中產階級被以企業主及專業技術人員為代表的白領階層所取代。以優良的教育背景、專業技術知識和體面的社會身份為特徵的新中產階級,標誌着一個以知識合法化為外衣的主流文化羣體的誕生。同樣由於經濟結構的轉型以及美國移民國家特徵,美國社會的邊緣羣體和貧困人羣在社會不同層面上大量衍生分化,產業工人、進城打工的務農者、歐亞移民、黑人及女性等,構成美國無產者大軍。新中產階級與無產者構成了美國社會結構中最重要的兩股力量,也形成了兩大對立的陣營。這種對立除了顯性地表現在經濟生產領域外,更隱性地表現在文化生產領域。新中產階級優良的教育背景和體面的文化身份,與無產者貧瘠的教育資源和邊緣的生存地位形成鮮明對照。財富,演化成為生活方式、教育程度與羣體歸屬的分界線;身份,框劃個體的文化交際場域,構建不同階級成員迥異的文化心理認同。有學者將這一時期稱為美國“文化史上最劇烈的變遷時期”。《馬丁·伊登》就是這樣的歷史語境之下生成的文學作品。 [5] 
創作歷程
1904年11月,長篇小説《海狼》一出版就獲得美國廣大讀者的歡迎,成為暢銷書。倫敦進入了他創作生涯的黃金時期。1907年4月下旬,他帶了第二個妻子夏米安·基特里奇乘遊艇“斯拿克號”出金門海峽開始作為期七年的環球航行。在赴夏威夷的第一程中,他開始寫作《馬丁·伊登》,每天上午,坐在艙口蓋板上,聚精會神地寫一千字。1908年中,倫敦在南太平洋先後得了瘧疾及一種奇怪的皮膚病,不得已到澳洲悉尼進醫院休養,弄得身心交瘁,終於把“斯拿克號”交拍賣行廉價出售,於1909年7月搭船回舊金山。兩個月後,《馬丁·伊登》問世。 [4] 

馬丁·伊登人物介紹

馬丁·伊登
馬丁起初是一個胸無大志、才疏學淺的窮水手。後來,由於命運的安排,他結識並愛上了上流社會女子羅絲,這給了他躋身上流社會的動力,也使他做出了走筆耕之路這一令人咋舌的選擇。馬丁接受的正規教育很少,小學沒念完就離開了學校“跟羅絲初次見面交談時,他滿口土話,語病百出”,要是凡人絕對不會產生當作家這一“非分之想”。然而,馬丁認定自己具備從事文學創作的才能,他堅信,憑藉自己剛強的性格、超強的意志,他一定能在文學這片神聖的領域裏施展出自己的才能。
傑克在塑造馬丁這一形象的過程中,始終致力於表現馬丁身上歷具有的堅強剛毅、百折不撓的男性氣質。這種男性氣質使他能在“一連40個小時沒有吃進一點東西”般飢餓的情況下繼續伏案苦讀、奮筆疾書。為了早日到達理想的彼岸把自己的睡眠時間一減再減,到後來竟然一日只睡5個小時,在遭受一次次挫敗的打擊之後仍然鍥而不捨、矢志不渝地執着追求。通過這樣頑強的拼搏,馬丁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裏從一個説話時“語病百出”的普通水手一躍變為能夠熟練地運用語言的文學大師,一篇篇深刻細緻、引人入型的文章從他的筆端傾瀉而出,成了一位受人崇拜的腦力上的勝利“強者”。
雖然他最後成功了,但是隨着自己智慧的不斷增長、認識的日益明確,他對自己置身其中的虛偽、腐朽的上流社會有了清醒的認識。他痛苦、彷徨、無助、絕望,最後以自殺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6] 
馬丁在其短暫的一生中追求、奮鬥、受挫,最後終於成功了,然而伴隨成功而來的卻是一種深深的幻滅感。這一從追求到成功到幻滅的人生歷程構成了一部令人痛徹心肺的精神悲劇。細讀作品還可發現,使馬丁精神上深感痛苦的還有那透心徹骨、噬人靈魂的孤獨。這種孤獨的悲劇性命運,植根在他的獨特性格與奮發向上的執着追求中。馬丁稟性剛烈,固有主見,他一旦認準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就義無反顧、堅定不移地朝此目標邁進,絲毫不以周圍人的意志為轉移。他好似獨來獨住的雄鷹,是單槍匹馬的個人奮鬥者,因而他難以在周圍的人羣中找到精神上的知己,也難以被一般人所理解。 [6] 
羅絲
羅絲是一位富家小姐。作為該書的女主人公在馬丁的命運發展中可謂是起着推波助瀾的作用,如果他們沒有相識過,馬丁一則依舊過着放蕩而自由的水手生活,他會屬於自己。她也許會按照原有的生活軌跡,接受教育、欣賞文學、欣賞生活。相比馬丁一最後選擇的自殺,羅絲更是可悲,女主人公羅絲最終作為一個悲劇形象出現在小説中。羅絲的一生都是失敗的,她代表了在20世紀初美國資產階層一個尋找愛情、尋找生活的女性悲劇形象。 [7] 

馬丁·伊登作品鑑賞

馬丁·伊登作品主題

《馬丁·伊登》並非像其他自傳體小説,將青年馬丁·伊登的勵志過程寫成一個讓人膜拜的傳奇故事,而是通過作者傑克·倫敦平實樸素的語言,對於馬丁·伊登所處的環境,周圍的人物等進行描寫,將馬丁·伊登所經歷的人間百態實事求是的呈現在作品中,例如馬丁·伊登作為下層社會一員的貧困生活、貴族小姐羅絲和她朋友的附庸風雅、上層社會對於馬丁·伊登的蔑視和嘲笑等等。然而在《馬丁·伊登》中,青年最後獲得了成功,得到了名利,也因此得到了上層社會所謂精英們的盛情邀請,甚至羅絲小姐又回到了青年馬丁·伊登的懷抱。人性中虛偽的特徵在文學作品中被作者傑克·倫敦一針見血的表現出來。
在作者傑克·倫敦所生活的美國現實社會中,美國已經進入了壟斷資本主義時期,資產階級不僅僅壟斷了整個社會的物質財富,也壟斷了精神財富,資產階級認為社會上凡是好的都是屬於他們的,無論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也因此,面對社會下層人羣他們嗤之以鼻,不屑一顧。於是在傑克·倫敦的小説《馬丁·伊登》中對於資本主義制度腐朽性、資產階級的虛偽和階級等級區分的不平等的批判與控訴隨處可見。 [8] 
由於基本上寫的是他自己早年的戀愛和奮鬥史,倫敦以大量的篇幅不厭其詳地描繪馬丁的內心活動,而對書中唯一有名有姓的社會黨人勃力森登卻着墨不多,把他寫成一個憤世嫉俗的頹廢主義者,又是個肺病患者,和馬丁結識後不多久就去世了。儘管他給馬丁指明瞭前途,他沒有用活生生的社會主義思想來説服馬丁,只把他帶到黨支部去,慫恿他站起來轟他們一炮。結果,馬丁用斯賓塞和馬爾薩斯的論點跟他們辯論了一通。而在場的社會黨人呢,倫敦只寫了一個彎腰曲背的猶太人,那正是馬丁心目中在生存競爭中該被淘汰的“弱者”的象徵。即使有幾回在摩斯家中,馬丁口若懸河地抨擊在座的當地知名人士,也是從尼采哲學出發的。 [9] 

馬丁·伊登藝術特色

傑克·倫敦在《馬丁·伊登》中並沒有刻意地進行大段的場景描寫,相反,在字裏行間一兩句話的細膩描寫,就能為讀者展現一幅幅逼真的畫面,使讀者產生豐富的聯想。隨着情節的展開,這隨處可見的場景描寫,使讀者對馬丁命運的變化一目瞭然,對其悲劇的生命結局產生深深的哀嘆。
小説中的人物描寫、人物對話及場面描寫,也就是“人”、“事”、“境”的結合,給讀者呈現了一幕幕或粗俗或高雅、或喧囂或寧靜、或温馨或哀傷的不同場景。在這些場景中,通過文字的描繪,讀者可以看到小説中各個人物不同的生活面貌,可以感受到男女主人公感情背後的種種阻力、男女主人公之間不可調和的價值觀差異以及資本主義社會中各階層的本質和階級矛盾。 [10] 

馬丁·伊登作品影響

這部作品的藝術成就不僅在於傑克·倫敦成功地刻畫了馬丁·伊登這個悲劇性人物形象,更重要的是,它對資產階級上流社會的虛偽,對人性的蹂躪和對正義的踐踏,也都作出了尖鋭的揭露和無情的抨擊,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美國社會拜金主義的盛行和庸俗虛偽。因此,在描述“美國夢”幻滅的主題上有着深刻的批判意義和審美價值。 [11] 
《馬丁·伊登》和當時大量的美化現實、粉飾太平的浪漫小説構成了鮮明的對比。《馬丁·伊登》作為一部批判現實主義鉅著,對20世紀初期的美國文壇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9] 

馬丁·伊登作者簡介

傑克·倫敦(Jack London,1876-1916),美國小説家。生於舊金山。父親是破產農民,家境貧寒。傑克幼年時就曾以出賣體力為生,賣過報,當過童工,後來又當水手,到過日本。回國後在黃麻廠和鐵路廠做工。以後他又加入了加拿大的淘金者行列,但空手而歸,從此,埋頭寫作。他的早期作品有《野性的呼喚》(1903)、《白牙》(1906)等。1909年發表代表作、自傳體小説《馬丁·伊登》,描寫了一個出身於勞動者家庭的現實主義作家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的坎坷命運,對社會做了尖鋭批判。一生先後寫過150多篇短篇小説,其中優秀的有《墨西哥人》、《熱愛生命》、《在甲板的天篷底下》等。他筆下的人物形象具有鮮明的個性,故事情節緊湊,文筆生動,有相當感染力。他成名後因經濟上的破產和家庭糾紛,精神受到嚴重打擊,於1916年11月22日自殺。 [12] 
參考資料
  • 1.    [美]傑克·倫敦 著 吳勞 譯.馬丁·伊登.上海市: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06-01 :封底
  • 2.    鄭建斌主編,不可不知的1000部經典名著[M],中國工人出版社,2009.1,第77頁
  • 3.    《馬丁·伊登》譯本序  .易文網.2007-1-5[引用日期2014-07-15]
  • 4.    《馬丁·伊登》譯本序  .易文網.2007-1-5[引用日期2014-07-15]
  • 5.    段紅玉.段紅燕.論傑克·倫敦反成長小説《馬丁·伊登》的文化政治書寫[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3期
  • 6.    評馬丁·伊登:傑克·倫敦筆下的超人形象 肖曼瓊-《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年第2期
  • 7.    趙佩萌.對《馬丁·伊登》中女主人公露絲的悲劇形象之分析[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年06期
  • 8.    小説《馬丁·伊登》中現實主義的階級控訴 田品晶-《文學賞析》2013年22期
  • 9.    上海譯文《馬丁·伊登》譯本序  .易文網.2007-1-5
  • 10.    朱蓓蓓.淺談《馬丁·伊登》中的場景描寫[J].赤峯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1期
  • 11.    楊柳.潘洞庭.畸變與幻滅:《馬丁·伊登》的“美國夢”[J].求索.2014年06期
  • 12.    傑克·倫敦   .易文網[引用日期2014-07-1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