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馥芳艾納香

鎖定
馥芳艾納香(Blumea aromatica DC.)為菊科艾納香屬的粗壯草本或亞灌木狀的植物。 [6]  莖直立,基部有時木質,分枝,具粗溝紋,密生黃褐色腺毛和長節毛; [7]  下部葉倒卵形、倒披針形或橢圓形,邊緣有粗細相間的鋸齒,上面被疏糙毛,下面被糙伏毛,中部葉倒卵狀長圓形或長橢圓形,上部葉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頭狀花序多數,總苞圓柱形或近鐘形,綠色,外層長圓狀披針形,背面被柔毛,中層和內層線形,背面被疏毛,有時脊具腺體;瘦果圓柱形,有12稜,被柔毛,冠毛棕紅或淡褐色;花果期10月到翌年3月。
馥芳艾納香廣產於中國雲南、四川、貴州、廣西、廣東、福建及台灣等省份,尼泊爾、不丹、錫金、印度、緬甸、泰國和中南半島等也都有分佈,多生於低山林緣、荒坡或山谷路旁。 [8] 
馥芳艾納香全草可入藥,味辛、微苦,性温,歸肺經,主治祛風消腫,活血止癢,主治風寒濕痹,皮膚瘙癢,外傷出血。 [9] 
中文名
馥芳艾納香
拉丁學名
Blumea aromatica DC.
別    名
香艾
香艾納
山風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5] 
菊目
菊科
艾納香屬
馥芳艾納香
命名者及年代
DC.,1836

馥芳艾納香形態特徵

馥芳艾納香
馥芳艾納香(15張)
菊科艾納香屬的粗壯草本或亞灌木狀的植物。 [6]  莖直立,高0.5-3米,基部徑約1釐米或更粗,木質,有分枝,具粗溝紋,被粘絨毛或上部花序軸被開展的密柔毛,雜有腺毛,葉腋常有束生的白色或污白色糙毛,有時絨毛多少脱落,節間長約5釐米,在下部較短。下部葉近無柄,倒卵形、倒披針形或橢圓形,長20-22釐米,寬6-8釐米,基部漸狹,頂端短尖,邊緣有不規則粗細相間的鋸齒,在兩粗齒間有3-5個細齒,上面被疏糙毛,下面被糙伏毛,脈上的毛較密,雜有多數腺體,側脈10-16對,在下面多少凸起,有明顯的網脈;中部葉倒卵狀長圓形或長橢圓形,長12-18釐米,寬4-5釐米,基部漸狹,下延,有時多少抱莖;上部葉較小,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 [1]  [10] 
頭狀花序多數,徑1-1.5釐米,無柄或有長1-1.5釐米的柄,花序柄被柔毛,雜有卷腺毛,腋生和頂生,排列成疏或密的具葉的大圓錐花序;總苞圓柱形或近鐘形,長0.8-10毫米,與花盤等長或稍長於花盤;總苞片5-6層,綠色,草質或幹膜質,外層長圓狀披針形,長2-4毫米,頂端鈍或稍尖,背面被短柔毛,雜有腺體,中層和內層近幹膜質,線形,長6-10毫米,背面被疏毛,有時僅於脊處具腺體;花托平,蜂窩狀,徑2.5-3.5毫米,流蘇狀。花黃色,雌花多數,花冠細管狀,長6-7毫米,頂端2-3齒裂,裂片有腺點;兩性花花冠管狀,向上漸寬,長約10毫米,裂片三角形,有疏或密腺體,少有疏毛。瘦果圓柱形,有12條稜,長約1毫米,被柔毛。冠毛棕紅色至淡褐色,糙毛狀,長7-9毫米。 [1]  花果期10月到翌年3月。 [8] 

馥芳艾納香產地生境

馥芳艾納香產於中國雲南、四川、貴州、廣西、廣東、福建及台灣等省份,尼泊爾、不丹、錫金、印度、緬甸、泰國和中南半島等也都有分佈,多生於低山林緣、荒坡或山谷路旁。 [8] 

馥芳艾納香繁殖方法

  • 外植體來源
選擇來源清楚、生長健壯、無病蟲危害的馥芳艾納香植株。
  • 外植體採集
時間:宜在連續晴天2天以上,於上午9:00-11:00取材。 [4] 
部位:選取長度為5-10釐米、帶頂芽或腋芽的嫩莖。 [4] 
  • 外植體保存
即採即用。若保存時間超過1小時,用乾淨濕潤的紙或紗布包裹保濕或置於4℃環境下保存。
  • 外植體滅菌
預處理:將外植體剪成長2-3釐米帶腋芽或頂芽的莖段,置於燒杯中,用0.05%洗潔精溶液浸泡10分鐘,期間用毛筆輕輕刷洗,流水沖洗15分鐘滅菌。 [4] 
滅菌:在超淨工作台上,先用75%酒精浸泡外植體5-10秒後,無菌水清洗1次;接着用0.1%氯化汞溶液浸泡並攪拌8分鐘,無菌水清洗3-4次;再用無菌濾紙吸乾表面水分後,將材料切成長0.5釐米、帶頂芽或腋芽的莖段。 [4] 
  • 接種
在超淨工作台上,將已滅菌並切割好的莖段斜插入誘導培養基中,培養基MS+6-BA2.0毫克/升+NAA0.2毫克/升+白糖30克/升+瓊脂4.5克/升,pH6.0的要求配製。 [4] 
  • 培養條件
培養條件為(26±2)℃、光照強度2000-2500勒克斯、每天光照時間10小時。 [4] 
  • 組培苗培養
初代誘導培養:每瓶誘導培養基接種3-5個外植體。培養7-15天。 [4] 
繼代培養:將初代誘導培養長出的叢生芽分割成含頂芽或腋芽的莖段,轉接到增殖培養基中,培養基MS+6-BA2.0毫克/升+KT0.5毫克/升+NAA0.2毫克/升+白糖30克/升+瓊脂4.5克/升,pH6.0的要求配製。每瓶接種3-5個莖段。繼代培養週期20天。 [4] 
生根培養:挑選葉片展開、生長健壯、株高2釐米以上的繼代苗轉接於生根培養基中,培養基1/2MS+NAA0.3毫克/升+白糖30克/升+瓊脂4.5克/升,pH6.0的要求配製。每瓶接種2-5株,培養15天后或當根長≥1.0釐米即可開蓋煉苗。 [4] 
  • 移栽和出圃
苗圃地:應符合廣西地方標準《無公害中藥材—產地環境條件》(DB45/T 532-2008)的規定。 [4] 
移栽基質:移栽前24-48小時,選取pH4.5-6.5的泥炭土、細河沙按3:1比例攪拌均勻後作為基質,用0.5%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消毒。 [4] 
移栽容器:宜選擇長7釐米×寬10釐米,或長8釐米×寬12釐米營養袋(杯)為移栽用容器。 [4] 
移栽煉苗:將組培瓶苗移至大棚或室內,常温下煉苗3-5天,然後打開瓶蓋繼續煉苗2-3天,開蓋後應早晚噴霧保濕。 [4] 
組培苗移栽:宜在春季、初夏或秋季進行移栽。用清水漂洗乾淨組培瓶苗根部殘留的培養基。將組培苗移入營養袋(杯)中,壓實苗基部基質,淋透定根水,根不外露。 [4] 
移栽後管護:適宜温度18-28℃,空氣相對濕度85-90%。晴天時需用遮光度60-70%的遮陽網遮陽。組培苗長出新葉後,每7-10天噴施0.1-0.5%的尿素1次。遵循先稀後濃,勤施薄施的原則。幼苗新葉長出5片以上或苗高≥5.0釐米、根系發達、植株完整、無病蟲害。 [4] 

馥芳艾納香病蟲防治

按照《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Y/T 393-2020)的要求執行,移栽後每7-10天噴施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2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等殺菌劑1次,共3次。 [4] 

馥芳艾納香主要價值

馥芳艾納香全草可入藥,味辛、微苦,性温,歸肺經,主治祛風消腫,活血止癢,主治風寒濕痹,皮膚瘙癢,外傷出血, [9]  是中國國家中藥保護品種“華佗風痛寶”的主要原料藥。 [2] 

馥芳艾納香保護現狀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