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香港江門同鄉會

鎖定
香港江門同鄉會成立於1981年7月,已25週年了。25年來,它對家鄉作出卓有成效的貢獻,永遠銘記在江門市人民的心中並對它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中文名
香港江門同鄉會
成立於
1981年7月
發起人
施伯勝、黃景春
首屆會長
歐陽瀚、歐陽模

香港江門同鄉會成立背景

我國是在1979年實行改革開放的。這一偉大戰略決策,首先得到港澳同胞的響應與支持,然後輻射到世界各地,帶動海外千百萬華僑、華人的響應與支持,並進一步得到世界各國關心中國的友好人士的關注,逐步影響到全世界,從而使我國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改革開放初期,江門市是直屬省轄的半地級市。市區華僑、華人和港澳同胞為數不少,但由於歷史的原因,在外沒有相應的同鄉社團組織,而潮連、外海,甚至水南、耙衝、皇莊在香港都有同鄉會。有鑑於此,在原香港四邑會所理事長、省政協委員歐陽瀚和熱心人士馮波贊、李發、盧志立、李兆漢、陳天敏、林尚志、施伯勝、黃景春等共同發起創建的香港江門同鄉會於1981年7月正式成立。

香港江門同鄉會組織結構

首屆會長歐陽瀚、歐陽模,理事長馮波贊,副理事長李發、陳天敏、區永仁、林尚志葉漢先生為永遠名譽會長。以團結鄉親、支持家鄉建設為使命的香港江門同鄉會—成立,就受到江門市政府的讚揚與鼓勵,成為江門市聯繫海外、促進開放的依靠和窗口。

香港江門同鄉會主要事件

捐建江門市僑聯大廳
香港江門同鄉會早在醖釀成立的過程中,其骨幹分子就十分熱心支持江門建設,其首功是捐建江門市僑聯大廳,於1981年5月16日落成。這在當時卻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因為,在此之前,江門市區不僅沒有一間有空調的賓館,甚至市橋辦、僑聯的辦公室也簡陋得令人訕笑。因此,江門市僑聯大廈與新會、恩平兩縣的僑聯大廈同年落成,不僅轟動五邑,也轟動了整個佛山地區13個縣、市。因為它顯示了海外華僑、華人,尤其是港澳同胞對家鄉的無比熱愛和對改革開放的熱情支持。香港江門同鄉會同仁不僅出錢出力,連許多設備也是他們採購運送回來的。為了永誌不忘,市僑聯於大廳總枱左側樹立了一塊雲石豐碑,鐫刻了捐款者的芳名,其中捐款最多的是湯景賢先生。隨後,熱心人士李發、葉慶祥、陳天敏、王潤明等又策劃與市僑聯合作,創辦花園酒家與畫舫,為彌補僑務經費不足作出有益的貢獻。
復辦華僑中學
香港江門同鄉會成立以後辦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為復辦華僑中學、改善教學條件而籌資185萬元,新建了一座宏偉的教學大樓和添置了一批先進教學設備。此舉以香港江門同鄉會永遠名譽會長葉漢先生捐資最多,他還發動澳門崔德祺、美國胡順翕兩位老友捐資,歐陽瀚、馮波贊和其它同鄉會同仁也出資不菲。該大樓於1984年3月6日落成,與五邑大學奠基同日舉行慶祝活動,葉漢、歐陽瀚、馮波贊以及司徒輝、鄧北泉、朱灼雲等國內外嘉賓300多人蔘加。
籌建五邑大學
香港江門同鄉會成立後辦的第二件事就是參與籌建五邑大學。  1983年6月1日起,江門市成為地級市,管轄五邑(陽江、陽春也一度屬其管轄)。最早提議江門創辦大學的是葉漢先生。當年9月5日至6日,江門市五邑兩陽召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葉漢先生髮來賀信,信中建議江門市興辦一所大學。前來參加會議的港澳代表40多人,就葉漢先生的建議進行熱烈討論,大家均表贊同,並以僑代會的名義發出了倡議書。當時香港江門同鄉會前來參加的有歐陽瀚、馮波贊、李發、區永仁、李兆漢、葉慶祥、黃鍚福、盧志立、黃景春盧敦林尚志、陳天敏、歐陽模等。在大會發言時,歐陽瀚先生熱情高漲,當場賦詩頌道:“聲聲爆竹響階台,又聽家鄉報春來。信是賢能居領導,可期僑務百花開。”
經省政府批准,1984年1月22日五邑大學正式籌辦。3月6日舉行奠基典禮,江門市委書記黎子流、副省長王屏山、省高教局長李修宏分別講了話,港澳知名人士司徒輝、葉漢、歐陽瀚、鄧北泉、馮波贊、朱灼雲等國內外嘉賓300多人蔘加。9月24日,在香港成立了“海外華僑、港澳同胞響應籌建五邑大學委員會”(簡稱“響委會”),組成人員中,屬江門市區的名譽顧問有:李永森呂志和張子芳、葉漢、盧道和;顧問有:尹立強、葉圍洲、湯景賢;副主任有歐陽瀚;常務委員有馮波贊;委員有甘光儀、甘穗輝、李發、李兆漢、林尚志、區永仁、陳達、陳亨、陳朗雲、黃景春、葉慶祥、歐陽模、歐陽亦黎、歐陽國民、盧志立等。上述名單中,大部分是香港江門同鄉會的骨幹。在上世紀中八十年代,江門市領導往香港辦事,或經香港出國,主要靠香港江門同鄉會接應和安排,其中出力最多的是李兆漢先生,經常派車或親自駕車陪同。  在市委、市府領導黎子流、李天才、汪清、黃靜等親自上門宣傳發動和香港“響委會”的積極配合下,海外鄉親,首先是港澳鄉親紛紛行動起來支持興建五邑大學。呂志和、陳經綸利國偉首先獨自認捐興建一座或兩座大樓,林文恩、司徒輝、張子芳首先認捐百萬港元鉅款,以陸容章為首的鶴山鄉親率先捐建“鶴山樓”。接着黃球先生為首的新會鄉親又捐建“新會樓”。五邑大學建在江門市區,香港江門同鄉會也不後人,大力發動鄉親捐建“江門樓”。
1990年10月20日,五邑大學隆重舉行六項工程落成(即偉倫圖書館、偉倫建築館、呂志和禮堂、陳瑞祺科學館、新會樓、江門樓)和兩項工程奠基(即譚兆體育中心和台山樓)慶典,國內外嘉賓400多人蔘加。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李德生、委員李力安雍文濤劉田夫,全國人大常委梁靈光,國家教委代表、原教育部副部長高沂,廣東省顧委主任王寧、副主任杜瑞芝、常委吳健民,省政協副主席王屏山,廣州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黎子流,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鄭國雄,江門市委書記陳賢芳、市長李熊光,香港知名人呂志和、陳經綸、李灼文,香港江門同鄉會和五邑港澳社團代表等參加了慶典。這是五邑大學建校以來最隆重的盛會之一,也是香港江門同鄉會發動最廣、出錢出力最多的一項義舉。
擴建江門市人民醫院
香港江門同鄉會成立以來辦的第三件大事就是大力支持江門市人民醫院的擴建工程。由於市區發展、人口增多,位於市區中心位置的江門人民醫院必須相應擴大,因此在八十年代末和本世紀初作了兩次擴建,兩次都得到香港江門同鄉會的鼎力支持。如果走進該院住院大樓,你會看見病房門眉或門旁鑲嵌着某某室,那就是捐款人或其先輩的芳名 ,這就是香港江門同鄉會做工作的結果。記得八十年代該會組織四、五十人回來,午餐後開會,盧志立先生主持發動給人民醫院捐資,你呼我應,不到兩個鐘頭就籌得40多萬元,可見大家的熱心。
得到香港江門同鄉會捐款捐物的除上述四大項目外,城區僑聯、郊區僑聯、江門市福利院、市殘聯、陳白沙紀念館,……等等都得到它的大力支持。1992年9月,江門市舉辦教育基金萬人行,該會一次發動就捐得善款70多萬港元。  至於江門市有關部門到香港舉辦活動得到該會支持的就更多了。到1995年底止,它先後6次出資邀請江門市粵劇團赴港演出,又於1983年3月,派員回江門拍攝電影錄象片《江門春色》,在香港無線電視台“香港早晨”節目播放,宣傳江門,提高江門的知名度。此外,江門到香港的客運復航,江門市舉辦的所有慶典活動以及江門市在香港舉辦的“春茗”、招商活動,……香港江門同鄉會都大力支持、密切配合,做了許多工作。
香港江門同鄉會走了光榮的25週年,歷屆首長都是為了自己家鄉的進步與發展而終日碌碌。江門市區有新面貌,與香港江門同鄉會的大力支持分不開,與廣大華橋和港澳同胞的熱心支持分不開。只有把江門建設得更好,把為僑服務、為港澳同胞服務的工作做得更好,我們才對得起海外赤子愛國愛鄉的一片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