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香港中國戲劇學院

鎖定
香港中國戲劇學院誕生於1949年 [1]  ,由京班出身後赴香港的于占元創立。在百業艱難的時代下,香港戲曲界卻是一片繁榮昌盛,香港中國戲劇學院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誕生的。
中文名
香港中國戲劇學院
外文名
Hongkong Chinese Academy of Drama
創始人
于占元
知名校友
成龍洪金寶、“元家班”、“七小福”
創辦時間
1949年 [1] 

香港中國戲劇學院時代背景

京班出身的于占元和眾多北派藝人一樣,南下來到了香港,以圖出路。 到了香港一開始並沒有太大作為,反而他的小女兒于素秋嶄露頭角,闢開了一條新路——40年代末開始在洪仲豪等人的電影公司拍電影。到了50年代早期,于素秋已經聲名鵲起,于占元偶爾在女兒主演的電影裏客串角色,如《秦良玉》《寶劍結良緣》這些。偶然演戲連小打小鬧都算不上,于占元所擅長所愛好的仍是他熟悉的戲曲,經過考慮,于占元走出了他人生中重要一步,創辦了“中國戲劇研究學院”。

香港中國戲劇學院發展情況

于占元在香港不是什麼名流,辦的也不是什麼大校,因此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可畢竟有一技之長,不是誤人子弟的騙人學校,陸陸續續也收到一些生源,像于素秋的老闆、華南電影廠廠長洪仲豪看到孫子洪金寶頑劣,就把洪金寶送進了“中國戲劇學院”。
“中國戲劇學院”辦學初衷並不打算往電影行送人,那時戲曲的市場還好,學校本意仍是教出出色的梨園子弟,因而照足了梨園規矩傳統,嚴格治學。但當時學校裏面的教師——像關正良等人——也有在電影武行裏做龍虎武師的,便建議于占元不妨讓這些小徒弟到電影行鍛鍊鍛鍊。
電影收入頗好,而且確實也需要一些小演員,於是,從60年代開始,一些小學員得以破例進到電影行拍戲。但沒戲拍的日子,他們仍需要去荔園(不是梨園)等地表演戲曲。
1968年前後,隨着戲曲的衰落,荔園跟着變樣,“中國戲劇學院”舉步維艱。一些滿師畢業的學員,紛紛跟韓英傑等前輩進了電影武行。而於佔元覺得美國還有市場,於是帶了另一批門生,遠赴美國演出。中國戲劇研究學院也就此劃上了一個句號。這所當時普普通通並不出眾的戲曲學校,看起來,簡直就是香港電影業的“黃埔軍校”,將帥輩出,深遠影響了港片(特別是動作片)歷史。
其實,和其他戲曲學校相比,中國戲劇學院並沒有什麼優勢。論出道時間,大家多是60年代混跡電影界的孩子;論電影圈的關係,粉家班有大明星陳寶珠蕭芳芳,東方戲劇學校有唐迪;論基本功,誰怕誰,誰又能比誰高一截…… 但説到同氣連枝團結互助,中國戲劇學校卻遠勝其他學校一籌。當然,這一開始得益於他們有一個極具領袖氣質的師兄洪金寶,是他把眾師兄弟團結在一起,慢慢打出來的天下。而到了成龍元彪元奎元華等等人成名之後,元家班之間的相互合作,幾十年依舊不斷,都不是其他戲劇學校有的。
也因此,其他學校只是個別人脱穎而出,學校名字煙消雲散,而中國戲劇學校的“元家班”、“七小福”卻常常是被作為一個集體提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