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花會

鎖定
花會最早稱香會,因解放後破除迷信,改香會為花會,是古老的傳統民俗活動。在春節等節日進行的各種遊藝活動的統稱。源於元代佛教的“行像大會”。流行於北京等地區,一年四季均有活動,屬於中國民間傳統自娛性的羣眾文藝組織,形式多樣,城鄉皆有,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
中文名
花會
別    名
香會
釋    義
中國民間各種遊藝活動
起    源
始見於明朝中葉

花會花會簡介

花會起源

花會 花會
花會屬於民間組織,始見於明朝中葉,花會有“文會”和“武會”之分。

花會種類

“文會”:各種行業都有自己的會,如“粥茶會”、“麪茶會”、“青菜會”、“獻會”、“縫綻會”等幾十種名目。
“武會”:
門內有槓箱會、獅子會、中幡會、槓子會、石鎖會、雙石會、吵子會、花壇會、花鈸大鼓、開路會、五虎棍、秧歌會、太平會等十三種名目。
門外有旱船、踏車、雲車、小車等各名目。
此外還有吏部槓子會、户部秧歌會、禮部大執事會、兵部槓箱會、刑部石鎖會、工部石鎖會、太子府花壇會、掌禮司太獅會、翰林院五虎棍會、雪池五虎打路會等十堂官會。

花會場所

舊時花會獻藝的場所主要是“三山”“五頂”。“三山”既平谷丫髻山、門頭溝的妙峯山石景山的天台山。“五頂”既京城五座比較聞名的娘娘廟:東直門外的稱東頂、海淀藍靛廠的稱西頂、永外大紅門的稱南頂、安定門外的稱北頂、豐台草橋的稱中頂。乾隆皇帝封妙峯山娘娘廟為金頂,地位在“五頂”之上。

花會時間

清朝前妙峯山每年兩次廟會,農曆四月初一至十八的春香廟會和農曆七月初一至十五的秋香廟會,廟會期間花會必來朝頂進香,各會以到妙峯山朝頂為榮,並規定“未到妙峯山朝頂的花會不為正宗會”,各會嚴格遵循“車籠自備,茶水不擾”的會規,提倡一秉虔心和無私奉獻精神。
妙峯山廟會興盛時期花會多達幾百檔,自1990年恢復妙峯山廟會以來,已有130餘檔民間花會遵循傳統會規到妙峯山朝頂獻藝。

花會活動影響

舊稱“香會”等,民間於春節等節日進行的各種遊藝活動的統稱。源於元代佛教的“行像大會”。流行於北京等地區,一年四季均有活動,是民間傳統自娛性的羣眾文藝組織,形式多樣,城鄉皆有,深受廣大人民的喜愛。大的寺廟開廟時,都有很多花會參加表演。廟會為花會提供表演場地,花會促進廟會的繁榮。

花會著名花會

花會到至今,可能很多人都忘記了,但是它有着輝煌的過去,一直流傳到至今,花會發展最興盛的時候有七大花會。

花會北京花會

北京花會 北京花會
如北京每年農曆四月初一到十五,妙峯山碧霞元君祠開廟,城鄉及天津、河北省的一些民間花會必到,行話稱“香道會”。出會時,山上山下一片鑼鼓聲,觀看錶演者人山人海。舊時北京花會有中幡會、雲車會、少林會、獅子會、太平鼓、老秧歌、走蹺、龍燈、獅子會、旱船、竹馬、十二相等,各有嚴密的組織。每檔會有一會首,俗稱“把頭”,均有錢之家。會規規定,置辦服裝、道具脱離準備伙食茶水等費用,均由“把頭”開銷,天津原有天后宮之“娘良會”,起源不可確考。
清初,康熙帝及乾隆帝皆曾過津駐蹕,觀賞過廟會百戲,因改稱“皇會”,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天後誕辰前後進行,始於十六“關駕”,止於十八日“接駕”,自乾隆至清末,興盛不衰,光緒時尚有會四十餘檔。自清末至抗戰前,因民間經濟不振,時辦時輟,往往數年才辦一次。其主辦者為縉紳士商。屆時,道路兩旁搭起看棚,百戲塞途,交通斷絕,觀者如潮,萬人空巷,商人輟市,百業停工,為天津人文化生活中莫大盛舉。其他各地也均有“花會”,名目不一,鹹以“會”稱之。北京的花會幾乎包括當地所有的民間表演藝術,這一節日風俗及民間歌舞雜戲,是中國人民出色的精神創造,是人民在勞動、信仰、愛情諸方面生活內容的反映,其中藴含着他們的精神,意志和對美的追求。
《舊都文物略》:“年開一市者,多在香會。如秧歌、少林、五虎、開路、太獅少獅、高蹺、槓子、小車、中幡等是。”參閲《元史.祭祀志》。

花會七里寺花會

青海省民和縣境內雖然山地多,但文化發展較快,尤其是土族居住的三川地區,文化素質較高,有民和“文化之區”和稱號。
在民和,較大的花兒會有農曆五月端陽峽門花會,五月廿五西溝花會;小型的花會中也有一些較有特色,如斜拉村花兒會。
七里寺,原名“慈利寺”,是當地的一座廟宇。隨着時間的推移,慢慢地成了“七里寺”,已經成了一個地方的地名總稱。在七里寺,還有一座藥王廟,一個藥水泉。
關於藥水泉、花兒會有一個美麗的傳説,説明七里寺花兒會的起源與這藥水泉有密切的關係:相傳在很早很早的時候,有個藥王爺,騰雲駕霧路過這裏。到這地方時,發現這地方相當美,於是他看着看着就入迷了。一不小心,身上的葫蘆掉下來了,葫蘆一直滾到山溝。在半坡上,塞子開了,藥水灑了一地,再後來,葫蘆鑽到石縫裏了。山坡上的都變成了中藥材,如黃薺,枸杞,柴葫蘆等。滾到山溝的則從石縫裏冒出來了,冒個沒完,形成泉水。當地一個牧童,他的一頭牛,天天下山時總單獨行動,漸漸地它越長越肥,越長勁越大,與別的牛不一樣,健壯得很。後來,牧音跟着牛,發現牛專門喝這些泉水。於是他也喝,那水與別的泉水味道不一樣,後來他才發現泉水還能治病。以後這藥水出名了,四面八方的人都到這裏喝水,周圍的民眾為了感謝藥王爺,就在七里寺附近建了一個藥王廟,供大家燒香,磕頭。過去,除了喝藥水,還有人到藥王廟求神藥。藥王廟建後,慢慢地,來的人越來越多,男女老少都有。年輕人除了喝水、逛廟會外,漸漸地唱起了花兒,越唱越多,於是形成了花兒會。七里寺的花兒會因此就跟藥水泉,藥王廟有了密切的關係。
六月初五下午,這裏已經搭上了許多帳篷(主要是做買賣的);一些“先行者”們甚至已經開始縱聲歌唱。整個會場有一種節日般的熱鬧氣氛。
六月初六:四面八方的人們,穿上大紅大綠十分鮮豔的服裝,乘車、拖拉機、騾車,或是步行,來到七里寺花兒會場。婦女們打着傘,男子們戴上草帽,穿上他們平時也許捨不得穿的最豔麗的服裝,唱花兒來了。回望來路,絡繹不絕的人流向七里寺湧來。

花會開封菊花花會

中國開封菊花花會始辦於1983年,河南省省級節會之一。
一年一度秋風勁,歲歲黃花分外香。開封菊會就像一棵大樹,深深植根於開封大地,深深植根於開封人民心中。它所產生的影響,就其廣度而言,已遠遠超過了開封的地界,名揚海內外;就其深度而言,已遠遠超出了“賞菊”的特定含義,而是作為一種成功的載體和平台,展示着開封深厚的文化底藴,演繹着經貿、旅遊的“大戲”,推動着開封的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

花會洛陽牡丹花會

每年清明和穀雨前後,古都洛陽舉城歡樂。來自中原各地、外省外市以及世界各國的觀光旅遊者,懷着極大的興趣,向洛陽的各大公園湧去。人們以能一睹甲天下的洛陽牡丹為莫大的榮幸。
牡丹以其雍容華貴、妖豔嫵媚的秀姿,贏得“萬花之王”和“國色天香”的美譽,洛陽也因種植牡丹的歷史悠久被世人稱為“牡丹城”。自隋唐以來,200多種牡丹雲集洛陽,經過花工的妙手栽培,紅、黃、粉、白、紫、綠、藍、黑等各色牡丹爭奇鬥豔,為古都洛陽增色添彩。司馬光的《看花》詩,把洛陽花事繁榮之時,人賞花、花悦人的場面描寫得淋漓盡致。

花會上海花會

上海常有花會舉行,相沿成習。其中最著名的是每年農曆四月下旬的蘭花會和九月間的菊花會。花會多在城隍廟西園(今豫園)舉行。蘭花會一般為期3天,參加花會的蘭花盆上,貼着寫有種花主人姓名的紅紙條,各色名貴蘭花爭奇鬥妍,品花者流連徜徉其中,慢慢品味,最後評出最優的狀元花。菊花會通常在豫園四美軒舉行,也是名花叢集,蔚為壯觀。時至今日,每逢花開季節,一些公園亦常舉辦蘭花、菊花展覽。

花會成都花會

成都花會始於唐、宋,相沿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花會的地址就在成都西門外的青羊宮。傳説道教始祖李老君的生日是農曆的二月十五日,故[唐代]以來,民間在此舉辦一年一度的廟會。又因成都的二月正是天氣晴和、春意宜人、百花盛開的季節,故又傳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因此,每年二月又在這裏舉辦花會。
成都人種花的歷史可追溯到[唐代]以前。唐人肖遘寫的《成都》詩中有“月曉已聞花市合”的句子,説明當時已興起了花市。詩人杜甫的很多詩篇都提到成都人種花的盛況,如“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宋代]詩人陸游也有讚頌成都人種花:“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氣可壓千林”。他描寫成都的梅花是:“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説明當年成都西門一帶種花風氣之盛。
清代末年實行新政時,在四川成立勸業道,當時的主管周善培利用成都人每年春季在浣花溪一帶郊遊的傳統風俗,把“振興實業”和“新春遊樂”結合起來,利用花會場合舉辦全省性勸業會,即全省商品工藝品展銷會,作為春季商品展銷會的花會連續舉辦了3次,直至[清末]。[民國]時改稱“物產展銷會”。屆時商賈雲集,十分熱鬧。花會期間,成都各劇團、雜耍班子,地方名小吃店主,以及其他民間藝人也都不請自來,為花會增添光彩。
新中國成立後,1951年正式舉辦建國後第一屆花會,以後每年一次,每次1個月至1個半月。屆時,成都附近的國營、集體花圃及廣大花農,都將各自辛勤培育的名貴花卉、家栽盆花、盆景等運到青羊宮,搭棚撐帳,擺攤設點,進行展銷。1980年起,市政府決定將花會場地定在與青羊宮一牆之隔的“文化公園”。花會期間除傳統內容外,又增加了鳥市、書市、書畫藝術展銷等內容。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