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香山慈幼院

(北京西慈幼院)

鎖定
香山慈幼院創辦史:在民國六年九月(1917年9月)的時候,順直省區(包括直隸、京兆兩省區,即河北、北京地區)發生大水災,淹沒了一百零三縣,一萬九千零四十五村。受災的百姓有六百三十五萬一千三百四十四名;成災的田畝有二十五萬四千八百八十九頃一百六十五畝四分三釐。這是一場巨大的浩劫。那時候熊希齡奉命督辦水災善後事宜,見到各地方的災民,因為乏食的原故,有的甚至他的兒女遺棄道路或標賣,所以在北京設立了慈幼局兩所,委託英斂之(天主教徒)去收養災民的兒女。一所專收男孩,一所專收女孩,總共收了男女兒童差不多有千餘人。水災平息以後,這些兒童先後被他們的父母領回。可是到了後來還有二百多兒童沒有人認領。所以水災督辦處不得不設一個永久的機關,來教育這些兒童。可是當時,在北京城裏想找個合適的地方來蓋房子是很不容易的事。幸得時任徐大總統(徐世昌)同前清皇室的內務府商量,將香山靜宜園的地方撥出,建築慈幼院的男女兩校。熊希齡當時想着城內外困苦的兒童很多,報紙上載着他們的父母往往帶着兒女投河自盡的,又有全家自殺的,可憐這些孩子,他生下地來並無罪惡,為何遭此慘惡呢。熊希齡與水災處坐辦陳漢第、羅振方兩君商議,決定建一大規模的慈幼院,可以容的下千多人。把城內外貧苦的孩子招進來一同教育,免的這些孩子受苦,遂於民國九年九月三號開學。這就是香山慈幼院成立的大概了。
中文名
香山慈幼院
地    點
香山
距京城
20公里
海    拔
557 m

香山慈幼院發展歷史

香山慈幼院舊址 香山慈幼院舊址
熊希齡與學生合照 熊希齡與學生合照
香山靜宜園與慈幼院的關係:香山公園位於北京西北郊西山東麓,距京城約20公里。全園佔地面積約為160餘公頃。其主峯鬼見愁,海拔557米。香山名稱的由來,據《香山永安寺記》中載:“香山在都城西北三十里,以山有大石如香爐,故名,蓋勝境也。”《宛署雜記》中曰:“在香山,一曰香山寺,以山有巨石如香鼎,上幹雲霄,重崗疊翠,來朝皇闕。中有古場曰香山,上有二大石,狀如香爐、蛤蟆,有泉水自山腹下注溪谷,一號小清涼。”自古名山僧佔多。早在我國唐代香山就出現了極為壯美的寺宇建築,據文獻《宛署雜記》中載:“妙高堂,在宛平縣西四十里香山寺右,唐以來有之”,可見在香山營建寺廟之早。據《金史》載:“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二月,香山寺成,幸其寺。賜名大永安寺。”元代仁宗皇慶元年(1312)曾給鈔萬錠修繕永安寺,並一度更名曰:“甘露寺”。明代的香山,更為鼎盛。寺廟觀庵建築,幾乎遍佈各個地方。文獻《篁墩集》記載:“西山之剎以數百計,香山號獨勝。層樓疊層,……”。《帝京景物略》記載:“京師天下之觀,香山寺當其首遊也。”清代康熙十六年(1677),香山行宮建成。香山作為皇家園林,其大規模的營造修建則是在乾隆年間。乾隆十二年(1747),香山命名為“靜宜園”。北洋軍閥和國民黨反動派統治時期,香山的大部分風景區被“達官貴人”、“軍閥鉅商”建成私人別墅,多處名勝封閉,禁人遊覽。到1956年5月1日,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下,經過整修,才開闢為真正的公園,並更名為“香山公園”,正式對遊人開放。靜宜園今名香山公園,現已成為具有現代化設備的旅遊勝地。靜宜園還有一段幾乎被湮沒的歷史,即從1920年(民國九年)到1948年的這段經歷。在這近30年的時間中,靜宜園的全部設施及園地只供一所獨具特點的學校專用,這所學校就是香山慈幼院。民國元年革命的時候,看守靜宜園的每每把園裏的樹木私自砍了去買。當時馬湘伯、英斂之兩位先生到這裏遊玩,發現後就商量着怎樣可以把古蹟保存,他們又覺的西山附近的人又窮苦,又沒機會受教育,真是怪可惜的。所以他們打算設立靜宜女子學校。由喀喇沁王福晉領銜,奏請於前清隆裕皇太后,許她借用香山靜宜園這個地方。這時,熊希齡正任熱河的都統,就提助些公款,並募了點捐款,把破舊房屋加都修理修理,靜宜女子學校因此就成立了。數年間,靜宜女子學校畢業的學生差不多有好幾百人。這一時期園內設立了立法機關,分為兩種:頭一種是靜宜園董事會,專管園內租地和一切自治事宜。就拿所得租息作靜宜女校的經費,並拿來作為修治馬路、栽培樹木和設立園警的用度。第二種是慈幼院董事會,專管慈幼院的財政教育監督審計的事情。兩個董事會的會長都是趙爾巽。所規定慈幼院的章程:院長由董事會於董事中推薦,責任重在對外的,副院長由院長聘請,對於院內用人行政的事都負完全責任。這種意思是為調和立法行政兩機關,免的有衝突的。民國六年的水災期間,熊希齡建議以工代賑,撥了六萬銀元,由京兆尹僱用許多災民,修通西山的馬路,由萬壽山起經八大處到阜成門止,取名叫做仁慈路。此路修成,使從北京城內去香山的交通更加便利。這就是香山靜宜園與慈幼院的關係大概。
香山慈幼院初建:得到香山靜宜園這個校址以後,熊希齡與水災督辦處坐辦陳漢第、羅振方商議,決定建一所可以容下千多人的大規模的慈幼院。建校工程於民國八年二月十七號(1919年2月17日)動工,至年底男女校舍竣工。在工程結束之前,慈幼院於十七號間聘請施今墨到校主持教務,規定學科。後來施今墨任副院長,直至民國九年十月三號(1920年10月3日)慈幼院舉行開院儀式後才因事辭職。施今墨在慈幼院任職約一年。慈幼院初建時分為男女兩校,男校在靜宜園的東北,原是一片空地,大約二百餘畝,即香山公園管理處和香山別墅所在的地方。女校的地址,乃是前清皇室的寢宮,名中宮,即香山飯店所在的地方。香山慈幼院男女兩校仍有跡可尋,原男校的食堂,即香山別墅的餐廳;原女校的食堂,即香山飯店的餐廳。近年來這裏拆了院牆,增開了越過溝塹直通馬路的大門,以便餐廳對外營業。香山慈幼院總院的地址,即香山公園管理處的所在地,總院的大鐵門依然如故。從大門的鐵柵望進去,直視鎮芳樓(即香山公園管理處檔案室),此樓為河南省籍的張鎮芳先生捐四十萬元所建,故用捐款人張鎮芳之名命名——鎮芳樓。這座樓原來是慈幼院的董事會、評議會、院務會等開會的地方。總院鐵門外北側順石階而下有一方形廣場,圍繞廣場四邊有一米餘高的看台兩層。這裏原是慈幼院學生們春秋兩季開運動會的地方,平時是足球場。解放後,這裏一度變為桑園,植滿了果樹。
慈幼院男女兩校校舍落成以後,儘管熊希齡認為尚有不完備的地方,準備慢慢添補,但就當時的實際情況看,在殘破的舊中國,一所學校能佔據香山靜宜園這樣風景優美的地方作校園,能建成如此規模的校舍來教養貧苦無依的兒童,也可説是難能可貴的了。

香山慈幼院現今

北京實驗學校原名香山慈幼院,由我國著名慈善家、平民教育家熊希齡先生於1920年10月創建於香山靜宜園,1953年遷入現校址,迄今,已有100年的歷史。學校西接首體南路,南臨釣魚台國賓館,是一處交通便利又與繁華街市保持適當距離的、安靜的學習場所;是一所具有人文、科技、現代的校園文化,先進、一流、齊備的教育教學設施的完全中學,2010年成為海淀區首批示範高中校。
立新學校學校佔地面積60000餘平方米,是海淀區唯一一所集中、小、幼一體的公立學校。擁有設施一流的住宿部、體育館、禮堂、多功能廳、排練廳、實驗室、閲覽室及專業教室等。校園綠植繁茂、整潔清爽;教學樓寬敞明亮、設施完備;住宿部温馨、舒適,大氣而優雅的校園環境充分體現了“人文、現代、科技”的設計理念。置身於此環境中的校園生活會令你在驚奇和愜意中徜徉知識海洋,獲得成功的喜悦。
學校現有學生2600餘人,教職員工240餘人。80%的教師為研究生學歷或研究生課程班結業;70%以上的教師具有中、高級職稱;出現了連樹聲、任光輝等教育名家;學校設有十餘位特級教師和市區專職教研員擔當首席顧問的專家團。
多年的辦學歷程中,立新人繼承並弘揚了熊希齡先生“面向社會,全面育人,追求高水平教育”的教育思想並不斷創新,確立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人為本,創設現代化的、人文化的教育環境,面向全體學生,培養積極的生活者、國家合格的建設者,成為有所作為的人”的辦學思想。發展學校為學習型組織,創辦適應社會變革、人民滿意的優質學校,形成了“民主、嚴謹、求實、進取”的良好校風,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學校高中學生入學分數在全區處於中等水平,經過多年來的教學研究和教學實踐,教學效果比較顯著。本科上線率一年一個台階,穩步上升。理科本科上線率由2006年的66.8%提升至2010年的95%,一本上線率由19.63%提升至70%;文科本科上線率由2006年的73.7%提升至100%並保持三年。2010年高考中,7名同學總分在600分以上,最高分646分;理科實驗班成績尤為突出,100%重點本科上線,最低分528分。
近年來,學校先後被評“全國科研興教先進單位”、“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學校”、“北京市健康促進學校”、“北京市教育科研先進校”、“北京市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實驗先進單位”、“北京市文明禮儀示範學校”、“北京市紅旗團委”、“北京市學習型組織建設先進單位”、“北京市家教工作先進單位”、“北京市藝術教育先進校”、“海淀區科技活動示範校”、“海淀區國防教育先進校”等。學校還是“全國中學教育科研聯合體學校”、“中國基礎英語素質教育實驗基地”、北京市“學習型社會中‘友善用腦的研究和實驗’實驗學校”、“中英發展計劃合作項目實驗學校”、“北京市高中課程改革樣本校”。

香山慈幼院創始人-熊希齡

熊希齡 熊希齡
熊希齡,天生聰慧,被喻為“湖南神童”,十五歲中秀才,二十二歲中舉人,二十五歲中進士,後點翰林。1913年當選民國第一任民選總理,由於他反對袁世凱復闢帝制,不久就被迫辭職。熊希齡先生晚年致力於慈善和教育事業,1920年創辦著名的香山慈幼院。1937年12月25日這位風雲人物在香港逝世,享年68歲。當時國民政府為他舉行了國葬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