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餞趙尚書攝御史大夫赴朔方軍

鎖定
《餞趙尚書攝御史大夫赴朔方軍》是唐人的一首送別詩,這首詩的作者是唐朝著名宰相、詩人蘇頲,蘇頲這首詩要送別的歷史人物是“趙尚書攝御史大夫”,趙尚書要去的地方是朔方,朔方指塞北名城靈州(今寧夏吳忠市)。趙尚書攝御史大夫,即趙彥昭,甘州(今甘肅張掖市)人,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宰相。因為趙彥昭是刑部尚書,所以稱為趙尚書,依據是《資治通鑑》的記載:開元元年(713年)十月,“己酉,以刑部尚書趙彥昭為朔方道大總管“。 [1]  因為趙彥昭要去朔方軍屯所靈州,出任朔方軍大總管。友人蘇頲賦詩送別。另一位大唐著名宰相、詩人張説,同時也有一首送別詩:《送趙二尚書彥昭北伐》,題目中就已經説明趙尚書是“趙彥昭”。趙彥昭本人也是唐朝一位詩人。《全唐詩》卷103有其詩21首。
作品名稱
餞趙尚書攝御史大夫赴朔方軍
作    者
蘇頲
創作年代
初唐
作品體裁
五言排律

餞趙尚書攝御史大夫赴朔方軍作品原文

餞趙尚書攝御史大夫赴朔方軍
勁滷欲南窺②,揚兵護朔垂③。
趙堯寧易印④,鄧禹即分麾⑤。
野餞回三傑⑥,軍謀用六奇⑦。
雲邊愁出塞,日下愴臨岐⑧。
拔劍行人舞,揮戈戰馬馳。
明年麟閣上⑨,充國畫於斯⑩。 [2] 

餞趙尚書攝御史大夫赴朔方軍作者簡介

蘇頲(670—727),唐代詩人。字廷碩,京兆武功(今屬陝西)人。武則天朝進士,襲封許國公。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年間居相位時,與宋璟合作,共理政事,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當時和張説(封燕國公)並稱為“燕許大手筆”。原有集,已佚,現存《蘇廷碩集》,系後人所輯。 [3] 
唐朝著名宰相、燕國公、首任朔方節度大使、詩人張説,給趙彥昭的送別詩:
送趙二尚書彥昭北伐
張説
虜地河冰合,邊城備此時。兵連紫塞路,將舉白雲司
提劍榮中貴,銜珠盛出師。日華光組練,風色焰旌旗。
投筆尊前起,橫戈馬上辭。梅花吹別引,楊柳賦歸詩。 [4] 

餞趙尚書攝御史大夫赴朔方軍作品註釋

①這首詩選自《乾隆寧夏府志》(《朔方道志》亦收錄此詩)。趙尚書,名不詳。尚書,官名。攝,代理。御史大夫,官名,秦置,其位僅次於丞相。主管彈劾、糾察以及掌管圖籍秘書。漢沿之,與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馬)合稱三公。後改稱大司空、司空。晉以後多不置。唐復置。朔方軍,唐方鎮名,又稱靈鹽、靈武、靈州。唐開元元年(713年),為防禦突厥改朔方行軍大總管置,為玄宗時邊防十節度使之一。治所在靈州(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西南)。轄境約當今寧夏回族自治區直轄各縣市(鹽池縣除外)及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左旗地。
②滷:即“虜”,對敵方的蔑稱。此指突厥。
③揚兵:舉兵。朔垂:北方邊境。垂,通“陲”。
④趙堯:漢高組十年(前197年),趙堯代周昌為御史大夫。趙堯原為符璽御史。趙人方與公曾對御史大夫周昌説,你的部下趙堯年紀雖輕,然稱得是奇士,你要另眼相待,將來他還要代替您的職位呢!昌不以為然,笑着説,趙堯不過是一個刀筆小吏罷了,哪裏會到這種地步!後高祖心中不樂,羣臣不知所以然。唯獨趙堯知劉邦心事:劉邦因趙王如意年少,其母戚夫人與呂后有隙;擔憂自己一旦去世,趙王母子不能保全,故此憂鬱不樂。於是,趙堯建議劉邦為趙王置一呂后及羣臣皆畏憚的人做趙相,並推薦御史大夫周昌擔任此職,高祖由是徙昌為趙相。久之,又拜趙堯為御史大夫。因堯先前有軍功食邑,任御史大夫後又從擊陳豨有功,故得封為江邑侯。高祖死後,趙堯又事惠帝。及呂后稱制,因怨恨趙堯為趙王如意策劃,於是就除去他江邑侯爵位以抵其罪,並讓任敖擔任了御史大夫。
⑤鄧禹:東漢初南陽新野(今河南新野南)人,字仲華。幼遊學長安,與劉秀親善。劉秀起兵至河北,禹杖策往見,佐秀運籌帷幄。秀稱帝(光武帝),拜為大司徒,封酇侯。又渡河入關,所部號稱百萬。國內既定,改封高密侯。麾:旌旗之屬,作指揮用。
⑥野餞:在郊外以酒食送行。三傑:史傳詩文中稱三傑者甚多。如張良、韓信、蕭何稱漢三傑。三國諸葛亮、關羽、張飛稱蜀漢三傑。唐宋璟、張説、源乾曜等,也有三傑之稱。
⑦六奇:漢陳平六出奇計,協助劉邦統一中國,建立和鞏固了漢王朝。
⑧愴:悲傷。臨岐:指分道惜別。
⑨麟閣:漢代麒麟閣,在未央宮中。漢宣帝時曾圖霍光等十一功臣像於閣上,以表彰其功績。後多以“麒麟閣”或“麟閣”表示卓越的功勳和最高的榮譽。
⑩充國:斯:此。指麟閣。 [2] 
參考資料